近期,#上班久了是這樣的#,這個詞條沖上熱搜,有網友評論:做剪輯的,晚上做的夢自帶字幕、做錯事第一反應是按Ctrl +Z ……
一、被確診為“班味很重”
朋友小周說自己才上了一個月班,入職第一天還是妝容精致跟同事做自我介紹,現在已經是素面朝天、寬松T恤搭闊腿褲,眼里已經沒有光了。
什么是“班味”?用打工人自嘲的話來說就是“上班久了身上獨有的疲憊氣質”,不管過去再怎么陽光開朗,一旦開始上班,“班味”就成了打工人刻在身上的烙印。
明明是按部就班的打卡、上班、吃飯、開會、下班,卻感覺身心俱疲,精神不振。
“班味”在打工人身上的一些具體表現:
上班回家什么也不想干,只想躺平;
剛過了周末還是沒有休息夠,完全打不起精神;
發際線逐漸上移、體型變差、目光呆滯、精神不振……
在工作時,讓我們感到疲憊的不僅僅是我們每天所付出的體力勞動和腦力勞動,我們還在付出第三種勞動——情緒勞動。
二、工作中的情緒勞動
「情緒勞動」的意思是:個體根據情緒規則來管理自己的情緒,從而呈現出環境所期待和接受的面部表情和身體語言。
或許很多職場人都經歷過,明明已經難過到近乎崩潰了,在轉過身的一瞬間,臉上依然洋溢著笑臉,盡量將狀態最好的一面展現在眾人面前。
聽起來很殘酷,但是在職場中,很多我們自己并不情愿做的事情,卻因為各種原因不斷勉強自己。
小影因為好說話以及不善于拒絕別人,就成了公司出了名的老好人,每天總是幫大家做各種雜活。
幫忙打印文件、掃描文檔的是她;幫忙訂餐,取快遞的是她;幫忙買咖啡,點下午茶的也是她。
然而所有任勞任怨換來的不是好結果,而是更加變本加厲的推卸和壓榨。
工作中好的機會一直輪不到她,但是背鍋卻總是躲不掉。就這樣過了半年,她身心俱疲,近乎崩潰。
在我們普通打工人的工作中,也離不開情緒勞動:
職場需要“高情商”,于是,我們在發送郵件、消息時免不了要字斟句酌地組織語言;參加團建活動要積極活躍、努力合群;在甲方反復提修改意見后要不厭其煩地加班加點改方案。
很多時候,明明內心的小火山已經要爆發了,我們卻還是不得不將其按捺下來,盡管內心已經在咬牙切齒了,但是仍然面帶微笑:好的、收到。
那些為了工作壓抑自我的無數個瞬間,都是情緒勞動。很多時候,累的不是工作,還有不得不與身邊的各種人和事周旋。長此以往,造成情緒過載,讓人身心俱疲。
三、如何擺脫情緒消耗
知乎上有個問題:“一個人活得很累的根源是什么?”有一個高贊回答是這樣回復的“不是能力問題,不是外貌問題,而是我們沒有處理好與自己的關系。”
那在職場中,應該如何處理好與自己的關系,避免情緒消耗呢?
1.合理規劃自己時間
根據工作的重要程度,確定事情的優先級,合理安排任務和時間,先處理重要的事情,可以大幅度提升工作效率,避免時常加班帶來的身心疲憊。
盡量將自己的工作與生活區分開來,讓自己在工作之余能得到較好的休息。
2.停止活在別人的世界
“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我們無法做到讓所有人喜歡自己。所以,不妨把那些給自己帶來情緒困擾的人看作推動自身成長的NPC,不因為他人的一句評價而患得患失。
3.給自己一片心靈凈土
學會創造一個讓自己可以自由表達情緒、減少取悅他人的時間和空間,學會享受當下的快樂!
培養自己的興趣愛好,做有氧運動、閱讀、看電影、紀錄片,體驗能那些能讓你的內心感到快樂的愛好,找到心靈的港灣。
在打工人努力工作之余,也要關注自身的情緒健康。愿大家能在職場乘風破浪,也能讓日落后的生活歸于自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