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早上我都會提前5分鐘把孩子送到學校門口,然后我再原路返回,在回來的路上我就發現很多孩子著急忙慌的往前跑,家長在后面跟著跑。顯然,他們也知道馬上要遲到了。
可以想象得出,很多孩子為啥總喜歡卡點進校。就像一位朋友說的那樣,他家孩子每天早上跟他一起起床,大概是六點半的樣子,他起來是給孩子做飯的。早上做飯相對簡便,基本上半個多小時就能搞定。這期間孩子雖然起來了,但是他不刷牙不洗臉,一會弄弄這個一會弄弄那個,等大人做好飯了,喊來吃飯的時候,他才開始洗漱。
吃飯的時候又是磨磨唧唧,吃一口動來動去的,大人飯吃好了,小孩還剛吃一點點。然后大人一看時間不多了,就開始催孩子快點、快點。
如果你家孩子做事情也是這樣拖延,那一定要看完下面的分享,因為都是我試過的好用方法。
1、提前灌輸高效做事的好處
不知道你們有沒有發現,很多時候,你若遇到事情了趕時間了,再來催他,教育他,反而沒啥效果。
而提前灌輸,卻能達到不錯的效果。
比如,我早就知道孩子上一年級以后要做作業,有的孩子因為寫作業拖到很晚。我在孩子上幼兒園的時候,就開始給他灌輸高效學習的好處,我跟他說老師布置的作業正常做一般半個小時就能做完,有的孩子卻要做幾個小時。我告訴他能高效完成作業的孩子剩下的時間可以做很多事情,而墨跡的孩子,可能面臨批評,還沒時間去做自己想做的事。
后來大班的時候,我給孩子入手一套28天兒童自理能力養成系列,我們首先看的就是這套書里的《快點吧!沒有時間啦!》這里講的就是一名拖延癥孩子變成時間管理“大師”的經過,小主人公的變化給了孩子很大的啟發。
上一年級后,我跟他一起計劃了幾個計劃表,他都配合得很好。可是,你知道嗎?上幼兒園那會,他也有輕微的拖延癥。可見,思想是可以改變一個人的。
若想讓孩改掉拖延癥,提前灌輸思想是很重要的。
2、做計劃、用計時器
對于低年級的孩子,他能知道高效做事,已經不簡單了,但是若讓他自己來做計劃,可能不會那么全面。所以,家長還是不能做甩手掌柜。
像我上面提到的,我家孩子上一年級以后,我便跟他一起做了幾個計劃,比如用艾賓浩斯遺忘曲線復習計劃表每天新背誦一首古詩詞、每天家庭作業控制在30分鐘以內、每天花5分鐘進行專注力訓練等,目前進行的都非常好。
關于定時,你們是不是首先想到了手機和鬧鐘,這兩樣是我以前慣用的,但是現在我們不用了,感覺還是有點麻煩的,需要去專門設置時間。我給孩子用的是一款新款的計時器,上面有多個時間,只要開機,把需要的時間朝上,就可以計時了,以說是非常的方便。
很多教育專家都建議家長,低年級要以培養好習慣為重點,而高效做事,戒掉拖延癥便是我們需要著重培養的好習慣之一。
想想同樣一件事,一個人能高效完成,是不是可以節省不少的時間,而拖拖拉拉,并不能躲掉,還要面臨被催的壓力,拖到最后,自己自由支配的時間都沒有了,是不是很后悔。
所以,家長若發現自家孩子做事拖延,一定要早些干預,并積極引導。不要以為孩子大了就自己知道了,即便有些孩子后面會自己頓悟,那也是存在一定風險的,好習慣要盡早培養,早養成早受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