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小琪轉行進了一家互聯網公司當運營,因為工作性質的關系,她陷入了嚴重的精神內耗,每天腦子里天人交戰:辭職還是不辭職。
每當辭職念頭涌上心頭,她又擔心辭職之后找不到更好的工作,于是陷入了兩難的境地,工作效率也愈發低下。
很多職場人在工作中也會面臨相同的困境:工作不開心,一天想一萬遍離職,但又無法下定決心離職,強忍著不開心按部就班打卡上班。
在職場中,離職不是擺脫精神內耗的最優解,想要辭職又害怕失業可能會錯過更好的機會。
小于進入職場半年,目前已經換過三份工作了,每當工作碰壁時,他腦中就會涌現辭職念頭。
目前這份工作臨近轉正,他又想要辭職,然而再次投遞簡歷時,他被HR以“缺乏穩定性”這一理由拒絕了。
很多職場人在面對工作壓力或者感到精神內耗時,心中涌現的第一想法就是:大不了就辭職,以為辭職就能解決當下的困境,實則不然。
這個世界上沒有十全十美的工作,這份工作的工作氛圍不好、同事不好相處、領導過于嚴格,換了下一家公司可能會“老戲翻新”。
在職場中,未慮勝先慮敗,用離職的方式逃避問題,會阻礙自己核心能力的提升,當離職成為慣性思維,會導致職場信譽的缺失、職場核心競爭力形成受阻。
職場中一遇到壓力就想辭職,但又害怕辭職之后找不到更好的工作,無非是以下兩個原因。
1.職業規劃不清晰
在遇到壓力的時候,糾結于辭職不知道下一份工作該如何選擇,大多是源于對個人職業規劃的不清晰。
如果擁有比較明確的職業規劃,就會把焦點放在工作產出和自我能力的提升上,注重自我能力的提升。
初入職場的小伙伴需要一段時間去適應職場的生存規則,在這段時間,給自己一點探索和學習的時間,規劃自我職業發展。
2.過度敏感,陷入情緒漩渦
有部分小伙伴屬于職場高敏型人格,會不由自主地因為一件小事,在內心不斷頭腦風暴,從而陷入精神內耗。
- 精心修改的方案,領導已讀不回但是又不敢直接詢問,這時候開始自責:是不是我的方案不夠好才沒能得到反饋。
- 開會時領導只叫了其他同事,是不是我就不重要了,為什么我不能參與進去,是不是這幾位同事比我優秀得多?
過于敏感的職場人面對領導的批評、同事的質疑,很容易被被情緒裹挾,感覺壓力巨大。
在職場中,逃避并不能解決當下的困境,當面臨工作內耗想要辭職時,不妨從以下兩個角度思考:
首先,思考目前這份工作對自己長遠職業發展的幫助,如果它在職場發展生涯中的作用不大,面臨精神內耗,果斷辭職去追尋更好的工作機會。
其次,考慮當前工作的成長價值,如果目前工作既沒有學習和成長的空間,還因為精神內耗損害自己的健康,此時及時止損是最佳選擇。
職場中,陷入精神內耗,可以從以下角度出發,減少精神內耗。
1.劃分公私分界線
劃分工作與生活的界限,做完自己分內的事情就下班,如果下班有工作信息,劃分優先級選擇性回復,盡量做到讓下班之后的時間歸于自己。
2.戒除過剩責任心
清醒地認識到人人皆有短板,自己也不會例外,與完美主義解綁,下班之后就不再為工作煩惱,在結束工作后自動放下工作中的不愉快。
3.培養修煉鈍感力
生活中沒有那么多的弦外之音,我們應該擁有自己的價值觀標準,不在意別人的看法和評價,不過度揣測領導和同事是否話中有話,不和自己較勁。
工作的主線任務可以是賺錢養家、可以是自我提升,但不是為了被人肯定。在工作中,不要從別人的評價中汲取力量,而是找到自己的價值。
心理學上說,快樂也是一種能力。工作不具有快樂屬性,我們可以嘗試在工作之余發展自己的興趣和副業,為自己的心靈尋找一處避風港。
愿每個職場人都不為工作內耗,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在職場中閃閃發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