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刷手機時,看到中國鐵路發布了12306APP購買靜音車廂車票指南,并且在37趟復興號動車組列車上增設了靜音車廂。
這讓才經歷過國慶假期“噪音地獄”般高鐵旅程的我立馬來了精神。
NO.1
靜音車廂是什么
其實早在2020年,高鐵就開始了靜音車廂的試點工作。
不過那時候的靜音車廂估計大多數人都和我一樣,基本上是“聽說過,沒坐過”。
而如今官方發布的靜音車廂視頻,倒是讓人一窺這片“出行凈土”的真容。
門口及車廂內隨處可見明顯的靜音車廂標識,車廂里還準備了眼罩、耳機、止鼾器等靜音產品。
圖源:中國鐵路
就連餐車服務員進入靜音車廂都會停止叫賣,如果想要購買餐食,直接掃描座椅扶手上的【鐵路暢行碼】下單,就會有工作人員送貨到座。
圖源:中國鐵路
本著少打擾的原則,每個座椅靠背處都會提供一份“靜音車廂服務提示卡”,就連車廂內的語音播報音量都是正常車廂音量的30%至40%。
不過倒也不用擔心因為播報音量小而錯過到站信息,乘務員會為每一位旅客提供一對一到站提醒服務。
圖源:中國鐵路
如果有人不守規矩,也會有乘務員提醒旅客保持安靜,多次違反則會被勸離出靜音車廂。
不得不說,單從靜音車廂這些人性化設計上來說,的確是讓我狠狠心動了。
仔細看了一下官方發布的內容,發現靜音車廂的車票和二等座同價位,并不需要額外付費,購買流程也和普通車票差不多。
在鐵路12306 APP中找到寫有“靜”字的列車,選擇二等座后便可勾選下方的【請優先為我分配靜音車廂席位】選項。
這時會有靜音車廂的特殊提示,要求靜音車廂的旅客必須關閉外放音源,佩戴耳機,手機要求靜音,接打電話和交談必須離開車輛,并且不建議帶孩子的旅客選購靜音車廂。
點擊確認后提交訂單,系統就會在有余票的情況下自動分配靜音車廂車票。
NO.2
靜音車廂真的靜音嗎
仔細想想,靜音車廂這不就是當年大學圖書館的模式嗎。
靜音車廂是圖書館自習室,乘務員是紀律委員,不守規矩的學生會被請出去。
出于對靜音車廂到底靜不靜音的好奇,我特別去網上看了看大家真實體驗后的分享,結果發現靜音車廂是否靜音,還得取決于兩方面。
一是乘客的素質程度,二是乘務員的管理力度。
我的朋友比較幸運,坐過一趟真正靜音的靜音車廂。
乘務員在列車啟動時,提醒大家這里是靜音車廂,需要保持安靜后,本還有些喧鬧的車廂秒變高三自習室。
大家都自覺戴上了耳機,關閉了手機鈴聲,甚至于小孩子都安安靜靜地在趴著寫作業。
即便有那么幾個不守規矩的人,也會被乘務員告知接打電話需前往車廂連接處,或建議聊天的人換到普通車廂。
整個旅途基本只有火車運行的聲音,她事后還感慨到難得不用戴著降噪耳機,第一次在高鐵上睡了個安穩覺。
但并不是所有人都這么好運,隨手翻翻網上也有不少靜音車廂根本不靜音的吐槽。
大聲打電話的,公放抖音的,高聲聊天打鬧的,噪音是一樣沒少聽,甚至不如其他普通車廂。
雖然乘務員極力勸阻,但人家前腳剛走后腳就立馬繼續喧嘩的大有人在。
并且如果你以為靜音車廂就能逃離出行的家長和小孩,那就大錯特錯了!
雖然勾選靜音車廂時會提示,不建議帶孩子的家長選擇靜音車廂,但這畢竟只是建議,兒童依然可以買票入座。
讓人忍不住想問一句“明知道自己要打電話、帶孩子、刷抖音、和朋友聊天,為什么還要選靜音車廂,都是成年人了還這么沒有自制力!”
底下網友的評論一語中的:“因為很多人是雙標的,他們選靜音車廂只是希望別人安靜。”
NO.3
厭童癥、高鐵俠的背后
這兩年隨著旅游熱情的高漲,高鐵上不同人之間的矛盾也越來越多,相關話題熱度更是居高不下。
前有苦熊孩子久矣的厭童癥,后有整頓高鐵喧嘩的高鐵俠,再有對不文明行為勇于發聲的關音菩薩。
在城市飛速發展出現的空間擠壓下,卻沒有課堂教大家如何在公共空間與陌生人溝通、協商。
總有人一再挑戰底線:車廂里來回跑動喧鬧不止的小孩,打電話超大聲談上億生意大叔,抖音外放高聲聊天的大媽……
靜音車廂看上去似乎成為了許多人心中的一片凈土,但考慮到高峰期乘客飽和以及僅憑個人素質的模式。
看來指望靜音車廂能解決一切,恐怕是有心無力。
也有不少人建議或許可以像國外一樣去設立兒童車廂、母嬰車廂、或付費安靜車廂等。
但同樣也有人覺得這樣的特色車廂也是另一種意義上的社會歧視。
或許關于這些問題的答案,只能靠時間來解答。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