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追溯中國城市更新的歷史,得回到改革開放之際。
改革開放之前,是我國城市更新的發展初期,主要形式以大拆大建為主,以解決大量農業剩余勞動力涌入城市帶來的居住問題和經濟發展之后生活環境、投資環境落后的問題。
此后,我國的城市更新進入到了規模最大、速度最快的高漲期。彼時的城市更新,主要方向變為與城市有機共生。
1983年,吳良鏞教授提出了“有機更新理論”,孕育出我國適用至今的城市更新重要思想:從城市到建筑,從整體到局部,如同生物體一樣是有機聯系,和諧共處的,主張城市建設應該按照城市內在的秩序和規律,順應城市肌理,在可持續發展的基礎上探求城市的更新和發展。
在理論基礎上,吳良鏞教授主導了北京二環路以內的菊兒胡同改造工程,以南北方胡同貫通,突破式建造進院、跨院,成為了近代中國建筑作品首次在國際上取得的最高榮譽。
如今再次路過這里,80歲的老太牽著孫兒走在百年歷史的胡同里,時間的印記如此神奇。修舊如舊、建新如故的菊兒胡同,正低聲講述著城市更新的故事。
2
對于當時的城市更新,吳良鏞教授的“有機更新理論”被奉為圭臬。
恰逢此時,隸屬于北京市國資委的北京城建集團在1983年正式成立,并于1998年創建了北京城建地產。
自創立以來,深受吳良鏞教授理論的熏陶,北京城建便始終以尊重土地價值,尊重城市發展規律的發展戰略,最終形成了以城建工程、城建地產、城建設計、城建園林、城建置業、城建資本、城建文旅、城建國際、城建服務為九大產業的大型城市建設綜合服務商。
與此同時,在菊兒胡同順利改造后,同樣位于二環的望壇改造也提上了日程。
2007年,北京城建接觸到了北京二環的望壇棚改項目。
從成立到此時,北京城建已走過24年。在這24年時間里,北京城建有了城建國家大劇院、首都機場T3航站樓、國家博物館工程等一系列的厚重沉淀。因此,在接觸望壇棚改時,北京城建已有足夠深的功底。但實際上是,在前有菊兒胡同改造工程的高定調下,北京城建對望壇棚改很是慎重,其前后規劃了十幾輪方案,歷經數次推翻重塑。
直到2021年,在多次對區域價值、品質的衡量下,才正式推出了天壇府首期產品。首期熱銷45億元,創下當時屬于北京二環的高光時刻。
3
而隨著城市發展的進一步深度化,城市更新被放到了更加多元的尺度和實踐中考量。
于是,在今年7月份,《首都功能核心區控制性詳細規劃三年行動計劃(2023年-2025年)》明確了減量發展的要求,把疏解非首都功能與老城保護有機結合起來,提升核心區城市環境品質,帶動老城整體保護。
城市更新從一開始的重建、恢復城市秩序到如今需要形成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質、提高城市內在活力、構建宜居環境、提高群眾福祉等多元功能于一體的存在。
此時,再回過頭去看歷時十余年才“誕生”的天壇府,或許便能讀懂北京城建當時遙遙領先的城市更新覺悟與水平,也能明白為何將天壇府看作城市更新的里程樣本。
首先,位于獨一無二的北京二環位置,天壇府生來就占據著北京區位價值序列的頂端,擁有著這里最為珍貴的城市資源。
從位置來看,天壇府距離六百年家國福祉——天壇公園僅800米左右的距離,擁享著同仁醫院、友誼醫院等多家三甲醫療;CBD、王府井、東單、新世界百貨、國瑞城等九大城市北京大商圈環繞;地鐵14號線、8號線、5號線三軌交互;安樂幼兒園、一師附小、匯文中學南校區等數十座學校集萃......
內城的城市更新,必須具備著融合城市多重要素的功能,這便對項目有了體量、配套等方面的多元業態考量。
尊享著獨一無二城市豐盈資源的天壇府,在這方面也下足了功夫。
瞭望君了解到,天壇府項目擁有著百萬方的體量,涵蓋住宅、寫字樓、商業等多業態產品,已然成為內城核心區規模最大、配套設施最完善的復合型房地產項目。
自身多元業態與周邊資源相輔相成,天壇府完美匹配了城市更新的高要求,成為了北京城市更新的里程樣本。
4
同時需要注意到的是,相較以解決問題,煥新城市為主要目的的城市更新初期而言,當下的城市更新,更需注重歷史人文的保留或重塑。
而就這點來講,更新具有歷史風味的內城,難度便尤為大些,既要保證內城面貌的全面煥新,又要承襲歷史,還要符合人居。總的一句話就是:歷史、城市、人要完美融合。
但是,天壇府做到了。
在“把疏解非首都功能與老城保護有機結合起來,帶動老城整體保護”的要求下,天壇府早已完成了對北京二環歷史文脈的恰當保護與重塑。
瞭望君獲悉,為了與天壇等重要文物保護建筑之間保持合理的空間次序和層次關系,天壇府特別規劃7-10層內城院落式低密建筑。這讓北京二環傳統與文化的記憶,在數百年后依稀可見。
為此,天壇府沿襲了皇城規制,其嚴格遵守中軸對稱的方正格局,中軸對稱。項目外立面的設計,巧妙的采用石材搭配金屬鋁板的組合,透露著皇室家族的大氣。碰撞出古與今的火花,也匹配著京城塔尖階層的高定。
低密建筑的規劃,汲取著天壇皇乾殿三段式結構以及故宮太和殿廡殿頂設計理念;園林的設計,尋跡著《乾隆南巡圖》,再現“三卷九境”的傳世勝景。在一步步的歸家路上,享盡北方皇家園林的氣韻與江南園林的秀美。
如此建筑,放眼整個京城,瞭望君都認為,天壇府足以稱得上是城市更新的經典標桿。
更重要的是,在對內城煥新高標準的需求下,天壇府也在逐步更新著北京塔尖圈層的格調:從單單滿足于身居內城便可,到居住所需擁有的人文價值,可充分感受歷史傳承的新要求。
與600年歷史天壇為鄰的天壇府,作為內城代表更高圈層脈絡的住宅之一,為一千五百余戶塔尖家庭提供著入住內城的機會。
價值匯聚,圈層聚集的同時又在無限升級,形成循環向上的圈層文化,這讓天壇府每每入市便廣受追捧。
今年9月26日,天壇府六期開盤,10分鐘銷售73億,24小時網簽30億,刷新北京市商品房住宅單日網簽金額和轉簽速度雙紀錄。自2021年入市開盤以來,天壇府六期累計熱銷319億,同樣刷新著北京市住宅商品房紀錄,長期處在北京商品房市場的熱銷榜。
當前,隨著天壇府住宅一期、部分辦公、商業已經交付使用,配建的匯文中學南校區也于今年9月份開學,天壇府將持續成為北京商品房市場及塔尖階層的追捧者。
百余年的城市更新史,從來不僅僅是舊城改造、修繕維護,涂脂抹粉,它核心歸根結底是歷史再現、是文化承襲、是社區人居體驗的無限升級。而天壇府就是京城城市更新的里程樣本之一。
如今,天壇府正成為與菊兒胡同一般,見證古今千萬事,眼見京城日日新,又日新,講述城市更新新故事的那一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