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微氏家族
1976年,在陜西扶風縣莊白村發現了一個西周的窖藏,出土青銅器103件,其中有銘文的74件,是迄今發現最大的青銅器窖藏,出土有被稱為“青銅史書”的史墻盤,藝術珍品折觥,這批青銅器屬于微氏家族。
微氏家族是殷商舊族,商亡后臣服于周,做了周的史官。微國的地望在巴蜀。
“大河流金”展出的有陵方罍léi
西周早期,高38.2厘米,肩部四面各飾兩個渦紋,中間有一個獸首。領內有銘文:“陵作父日乙寶罍,單?!薄皢巍笔亲髌髡吡甑淖寤?,他不是微氏家族的人。
豐尊
西周早期,高16.8厘米,最醒目的是腹部裝飾的大鳥紋,分尾,巨冠前垂。
腹底有銘文31字,譯文是:“六月乙卯日,周王在成周,命令豐去見大矩,大矩賞賜給豐青銅和貝幣,豐因此作寶器祭祀自己的父親辛?!?/p>
豐卣yǒu
西周早期,高21厘米,腹部的主體紋飾也是大鳥紋,蓋子上是鳥蛇盤交紋,華麗非凡。器、蓋同銘,銘文內容與豐尊相同。
十三、單shàn氏家族
2003年,在陜西眉縣楊家村的一處斜坡狀半崖上,發現了一處西周時期的窖藏,出土了青銅器27件,全部都有銘文。紋飾以環帶紋,重環紋為主,竊曲紋次之,還有龍紋。年代為西周晚期的宣王時期。
這批器物屬于單shàn氏家族,他們是關中舊族,姬姓,是周王室堅定的維護者。
最重要的一件是逨lái盤,銘文372字,記錄了單氏家族8代人輔佐從文王到宣王12代周王的事跡,比前文的史墻盤更多,印證了幾乎整個西周諸王的世系,前所未見。
楊家村窖藏雖然已經距今2800年,但窯洞一直未坍塌,密封良好,形成了一個穩定的封閉空間。擺放的青銅器器身未與土壤接觸,所以青銅器的銹蝕生成緩慢,有些青銅器保留了剛鑄好時的金色,本次“大河流金”展出的鼎和匜就是這樣。還有銹色為綠色、藍色的,顏值極高。
四十三年逨lái鼎(甲)
西周晚期周宣王時期,高53.3厘米,腹壁銘文316字,內容是逨lái治理林澤有功,被周王冊封獎勵的情況。銘文中有明確紀年,即王在位43年的時候作器,從鼎的形制、紋飾看只能是西周晚期器,而只有周宣王在位超過43年,所以這件鼎作于周宣王四十三年(785B.C.),這批銅器(一件盂除外)可以做宣王時期的標準器。
窖藏出土了四十三年逨鼎10件,用“甲乙丙丁”的命名方式區別,另有四十二年逨鼎2件,都是研究西周社會情況的珍貴史料。
叔五父匜yí
西周晚期周宣王時期,出土于陜西眉縣楊家村窖藏,流至鋬pàn長36.6厘米,口沿飾竊曲紋,腹部飾瓦紋,后有龍首鋬pàn,四扁平龍首足。
匜yí內底有14字銘文:“叔五父作旅匜其萬年子孫永寶用?!?/p>
通過其他器物的銘文信息,叔五父可能就是單逨lái。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