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上海氣溫驟降,就和下半年的豪宅市場一樣。
11月13日,單價13.2萬的豪宅世紀·前灘天匯結束認籌:認購率僅58%。
項目位于上海樓市最熱門的前灘板塊,這里二手房價曾突破20萬,新房更是一房難求。
因為銷售過于冷清,中介們圍在門口直播蹭流量,甚至一度“直播的比認籌的還多”。
不僅豪宅新房遇冷,二手豪宅也在“崩盤”。
一套俯瞰陸家嘴濱江的世茂濱江花園法拍房,單價僅約8.9萬成交;曾經站上30萬+的豪宅濱江凱旋門,近期也跌破20萬關口。
隨著造富神話的終結,豪宅市場的冬天確實來了,這也是一個非常不好的信號。
01
地段不靈了?國企連續翻車
有趣的是,下半年上海豪宅新房的“崩盤”,卻可能是由兩個國企項目引發…
9月,上海建工打造的海玥黃浦源項目入市。
距離上次黃浦豪宅入市,已經過去了整整273天,因此主力戶型3000萬+的海玥黃浦源,也被視為上海豪宅的一次“反擊”。
海玥黃浦源,總爺實拍
然而結果卻令人大跌眼鏡,這個毗鄰人民廣場和南京西路的項目,認籌率不但沒破百,至今仍有房源在等待買家。
首先,噪音問題勸退了不少買家。兩塊舊改地塊征收,7號地塊由于歷史風貌保護只能建別墅,上海建工將1號地塊做成超高層。
據說地下有地鐵穿過,地基可造面積被壓縮,于是便看到了航拍中“臉貼高架”的奇葩豪宅。
海玥黃浦源,總爺實拍
另外,超高層住宅帶來的低得房率較、密度高、日照遮擋等問題,以及戶型上的各種限制,更是讓建工的豪宅顯得非常變扭。
一句話說總結上海建工的豪宅:有錢人看不上,普通人買不起,再加上市場行情下滑,這次爆冷其實是有據可循的。
緊接著上海建工,另一家本地國企陸家嘴集團,11月推出了前灘豪宅世紀前灘天匯。
這是上海前灘最后一塊宅地,也被視為入住前灘的最后機會。
陸家嘴集團的世紀前灘天匯
這個疊蓋在商業樓上的住宅,區別于上海客戶更喜愛的圍合式小區,幾乎沒有傳統的社區居住氛圍。
另外,因為超厚的墻體,導致世紀前灘天匯“地毯率”超低,室內實際使用面積只剩60%左右。
由于項目現場異常冷清,不少二手房中介都來蹭流量,“直播的比認籌的多”。
為了安撫這些中介,以及最后時刻撈點客戶,項目甚至開啟“1萬元”推薦獎勵,讓豪宅客戶哭笑不得。
世紀前灘天匯認購現場
豪宅爆冷,再加上最近沸沸揚揚的“毒地”事件,陸家嘴集團的操盤能力,受到了業內的廣泛質疑。
這兩個豪宅項目的爆冷,深深打擊了市場信心,唯地段論被國企狠狠擊碎。
現在再復盤這兩個項目,除了豪宅市場的整體冷清,開發商的產品和操盤能力也是重要因素。
上海建工的黃浦源,占據著內環C位,但卻沒解決噪音干擾,戶型和產品未能匹配期待。
陸家嘴集團的世紀前灘天匯,盤踞在前灘核心位置,但低得房率+沒有社區環境+倒掛消失,徹底擊垮了前灘的樓市神話。
兩個國企項目的爆冷,揭開了豪宅市場的脆弱一面。而這樣的情況卻僅僅是開始。
02
豪宅跌落神壇,倒掛神話結束
說到豪宅跌落神壇,不得不提下今年火遍全國的“云錦東方事件”。
“上海云錦東方開盤事件證明,限價最后便宜的還是有錢人。”
這是萬科董事會主席郁亮,在今年住建部房企座談會上說的,足以可見云錦東方事件影響有多深遠。
新房二手房的倒掛,一直是大家對新房趨之若鶩的原因。
豪宅更是因為總價高、倒掛充足,創造了近幾年的造富神話,也吸引了很多抱著炒房目的的買家。
云錦東方認籌現場
上半年上海豪宅云錦東方入市,高層限價13萬/平,二手房卻穩定在23萬/平以上,形成了千萬級別的倒掛。
所以在極為嚴苛的購房條件下,購房者還是前赴后繼,認購率達667%。
炒房客為了 “買到躺賺2000萬”,發生了“假結婚”、“掛名額”等一系列亂象,樓盤認購也被有關部門緊急叫停。
云錦東方亂象
沒想到了下半年,豪宅拐點來得如此突然。
不久前,云錦東方二手房爆出“8折房源”,單價跌破20萬大關,還有2個車位贈送,就這樣依舊很難成交。
云錦東方二手房源
曾經2000萬的倒掛空間,正在逐步縮水,再加上五年限售的利息成本,那些高杠桿的炒房客們面臨巨大壓力。
“房東出國,豪宅低價出手。”這是今年上海豪宅中介最常說的一句話。
總爺和專業從事豪宅中介的朋友交流,相比前幾年“哄搶”、“盲訂”的景象,今年詢價的買家都少了很多。
即便是有真正想買的買家,幾乎也都是抱著“撿漏”、“屠龍刀砍價”的心態,豪宅二手市場降入冰點,中介只能以“房東出國”等由頭制造低價噱頭。
二手豪宅有多冷?我們看看有“豪宅風向標”之稱的濱江凱旋門。
上海塔尖豪宅濱江凱旋門
濱江凱旋門是新鴻基在陸家嘴江畔開發的豪宅,正對黃浦江灣道,是上海濱江豪宅的代表。
下半年以來很多中介感慨,怎么連濱江凱旋門也開始滑坡了?
近日,濱江凱旋門一套江景法拍房成交,總價5529.8萬,成交均價19.64萬/平,跌至20萬/平以內。
阿里法拍截圖
同樣是法拍房,今年上半年這里單價還有26萬/平,6個月跌了差不多6萬/平。
除了塔尖豪宅,中產家庭向往的改善豪宅,也一夜回到三年前。
深受陸家嘴金融高管喜愛的仁恒河濱城,最近成交價跌到12萬/平,回到三年前的價格。
仁恒河濱城二手房成交價
僅僅三年時間,該小區樓層接近的同戶型房源,已經跌去26%,高峰買家被套幾百萬。
更可怕的是,這樣的情況不僅發生在上海。
03
不僅上海,全國都不容樂觀
上海豪宅市場,對全國究竟是怎樣的存在?
去年全國成交的3000萬以上二手豪宅,上海占比近七成,匯集了全國的購買力。
2022年總價3000萬以上二手房成交情況
如今上海陷入僵局,其他城市更愈發艱難。
這兩年,隨著深圳樓市成交量斷崖式下跌,深圳灣的豪宅也開始崩塌。
8月,灣區豪宅君匯新天一套200平以上的大平層,成交價至2750萬,較2021年初的最高點4500萬跌去近40%。
深圳灣區豪宅君匯新天
雖然個別房源有樓層、朝向等原因,但深圳灣大部分豪宅,較歷史高位普跌20%以上。
老大哥北京也未能幸免,萬柳、望京、孫河、朝陽公園、西山等豪宅板塊,一直都是“降價幾百萬出售”消息。
對于幾千萬的豪宅來說,降價個1000萬已經是最基本的操作。
北京豪宅降價千萬
這兩個月,北京的幾個豪宅項目金輿東華、中信城等,更被傳出大面積“退房”的消息。
上海、深圳、北京如此,更不用說早就崩了的二三線豪宅。
一方面,整體大環境下豪宅樓市低迷,投資客加速離場,真正有需求的買家,也不得不掂量下入場時機。
另一方面,一線城市很多核心地段被本地國企占據,但卻不能提供相匹配的產品,也導致了一系列連鎖反應。
在雙重原因的推動下,豪宅市場的冬天,可能才剛剛開始。
這輪漫長的調整,從老破小到剛需房,再到改善盤,現在終于傳導到了豪宅市場。
最保值和抗跌的豪宅市場,最終未能幸免。
豪宅是樓市的“風向標”,目前在下行期出貨的豪宅賣家,除了部分扛不住的炒房客,大多是嗅覺靈敏的富裕階層。
豪宅市場如此不景氣,更凸顯出市場信心的嚴重不足,這也是非常危險的信號。
如今的樓市,比任何時候都需要信心。
對于豪宅的“崩盤”,大家怎么看?歡迎點贊、留言一起討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