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一天,你覺得運動攀登不夠刺激了,那就去free solo(徒手攀登)吧!”
這是在陽朔時,一位本地攀巖教練對我們說的話。關于free solo到底有多驚險刺激,那部獲得了第91屆奧斯卡最佳紀錄片獎的同名影片已經為我們展現得淋漓盡致。如果非要總結,free solo就是這個世界上最純粹的攀登方式,也是一項毫無容錯的運動——在幾百米甚至更高的巖壁上,等待你的只有完美登頂或死亡,別無其他。
《徒手攀巖》劇照,圖片來源:National Geographic官網
前不久,影片《徒手攀巖》(Free Solo)的主人公,同時也是這個時代最優秀的攀登者之一——Alex Honnold,以THE NORTH FACE攀登運動員的身份開啟了逾期一周的中國之行,先后在上海和北京與中國的攀巖愛好者們見上了一面。
早在2008年,Alex就正式成為了THE NORTH FACE的簽約運動員。同年9月,他成為了首位無保護登上半穹頂(Half Dome)的攀登者。在過去的16年間,Alex在THE NORTH FACE的支持下完成了許多驚人的攀登挑戰。
此次中國行期間,一帳與百忙之中的Alex在北京問山攀巖館進行了一次短暫的面對面采訪。在這之前,我們惡補了有關Alex的幾乎一切信息,比如重新觀看了《徒手攀巖》、翻閱了大量過往采訪,以及驗證了一下在搜索欄中輸入“Alex Honnold”是不是真的會出現“是否還活著”的相關詞條。
通過這次有組織有預謀的“復習”,我們發現了一些有趣的現象。比如每當人們談起Alex,總會提起“生命”“恐懼”等相對來說有些激烈的主題。盡管Alex已經不止一次在采訪中表示自己并不是感受不到恐懼,也并非不害怕死亡,只是他想以某種特定的方式生活下去,也愿意接受自己所熱愛的運動所帶來的風險。
所以當屢次被問到“你如何應對恐懼”之類的問題時,Alex總是回答:“大多數情況下,如果某件事情真的看起來很可怕,我就壓根不會去做。如果我害怕,我要么花更多時間準備,要么干脆不做,謹慎是勇氣的重要組成部分。”
是的,Alex并不是感受不到害怕,科學刊物《鸚鵡螺》(NAUTILUS)在2016年的一篇專題早就證明了他的大腦和其他正常人一樣健康。對于Alex而言,他只是做好了準備,以至于面前的高山已經“嚇不住”他了。
于是,哪怕是在完成了4小時內freesolo酋長巖(El Capitan)的壯舉之后,Alex仍覺得這比以前的那些徒手攀巖經歷輕松許多。因為他已經準備了一年多的時間,在Freerider這條路線上花費了數百個小時,并為每個部分精心排練編排,記住了數千個復雜的手部和腳部序列。
圖片來源:National Geographic官網
作為一名有著非凡成就的攀巖運動員,Alex總給人留下謙遜、從容、堅毅,甚至有些偏執的印象。其言非虛,他確實有著所有偉大運動員都有的那些特質。但在這次與Alex面對面的交流之后,我們還是嗅到了一些他身上不那么容易被發覺的魅力。或許在看完接下來的內容之后,你也能對他有些新的認識。
你好Alex!先來和我們說說最近的生活吧。來中國之前你都在忙些什么?
我剛剛和妻子還有女兒在優勝美地度過了三周的時光,然后我們回到家里休息了一周,之后就開始了這次中國之旅。
這次的旅途怎么樣?會感覺有些疲憊嗎?
能再一次來到中國感覺非常好,但確實有些疲憊。一方面是因為時差,另一方面是我在家的生活非常規律,早睡早起。來到中國之后作息被打亂了一些,不過還好。
《徒手攀巖》是我們永遠繞不開的話題。電影上映之后,你徹底成為了一名“攀巖明星”。你對“成名”這件事有什么看法?成名之后你的日常生活受到了影響嗎?
說實話,我的日常生活的確受到了一些影響,但問題不大。對我而言,拍電影是當時的一種選擇,雖然我從沒預想過這部電影會有這么大的影響力。
但一切都還好,除了現在擁有自己的房子之外,我還是在按照以前的方式生活。就像我做的其他選擇一樣,我選擇去攀爬、選擇拍電影并推廣它們、選擇接受采訪……以及最重要的選擇成為一名職業運動員,因為這讓我去到了很多地方。事實上,現在我擁有的一切都是選擇之后的結果,所以一切都很好。
你還住在電影中出現的那輛房車里嗎?和那時相比,它有沒有變化?
沒有,很遺憾我把它給撞壞了。不過在那之后我的妻子就懷孕了,所以我們正好需要換一輛適合孩子的房車。
那你們現在住在新的房車里?
不,我們現在住在拉斯維加斯的家中,但我們每年還是會有一兩個月甚至更多時間開車出去旅行。
Alex和他的房車,圖片來源:National Geographic官網
說起《徒手攀巖》,這部影片的導演、你的好友Jimmy Chin在2008年給你拍過一張照片。
照片中的你站在Thank God Ledge的巖壁邊緣,這個動作后來被稱為“honnolding”。我想知道你攀巖時經常做這個動作嗎?
當然不會,因為那是一條很特別的路線。它之所以被成為Thank God Ledge,是因為那里就像大自然的奇跡一般。當你爬過幾個拐角,一條狹長的平臺突然出現,你需要穿過那里到達另一端,然后才能完成整條線路。
當時我的一個朋友和我打賭,說我肯定沒辦法走著過去,緊接著另一個朋友又賭我不能背靠巖壁走過去。于是就有了那個瞬間,說實話面朝外真的很嚇人,我平時并不會那樣做。不過這也算是人生中的一次難忘經歷,還挺酷的。
聽起來就很嚇人,你當時在想什么?
我在想“可千萬別打噴嚏”。(笑)
開玩笑的,我當時就想著要小心移動自己的身體,畢竟它真的很嚇人。
Alex在Thank God Ledge背靠巖壁,圖片來源:Jimmy Chin個人官網
“恐懼”好像是你在采訪時經常被問到的話題,你在平時生活中有害怕的東西嗎?
我年輕的時候超怕在公共場合講話,也害怕人多的地方。
其實我和絕大多數人一樣會對一些事情感到害怕,只不過我在“管理”恐懼這件事上做得比較好罷了。
許多攀巖者都在強調攀登時的“專注度”,你真的能夠在攀巖時保持100%專注嗎?
其實并不會,因為你并不需要一直保持100%專注。拿我爬酋長巖的經歷舉例,有大概1/3的路線非常難,你得保持100%的集中;1/3的路線是中等難度,你需要小心,但可以相對放松一些;還有1/3路線非常容易,雖然你仍需謹慎,但大部分時候可以放松下來。
我覺得這和跑步很像:當你跑得很快的時候,你能做的只有注意動作和呼吸;但當你跑得慢的時候,你就可以分出心思干其他的,比如打電話。攀巖也是一樣,當遇到難的部分你得100%專注,當遇到簡單的,就可以放松一下神經。
酋長巖上的Freerider路線,圖片來源:National Geographic官網
順便問一句,你攀巖嗎?
當然,不過我還只能算是個新手。
那你應該知道的,很多線路都有簡單的部分和困難的部分,簡單的部分你可以攀爬的很輕松,遇到困難的部分就要提高警惕。大巖壁是一個道理,即使像酋長巖也有不同難度的部分,所以你要學會如何使用你的注意力,來應對一條線路上不同難度的部分
當然了,當你在巖壁上的時候,“專注度”還是很重要的,只是你不需要一直保持100%。我認為對于一個人類來說,一直保持100%的狀態是不現實的。不過當你攀巖的時候,肯定是會比散步時更集中。
在整個對話的過程中,Alex非常耐心地回答了我們帶去的所有問題。他是一個非常棒的聆聽者,也在認真思考過后,給出自己的答案。
短短的30分鐘時間里,Alex和我們聊了很多自己的想法。不過由于信息量實在過于龐大,我們很難在一篇文章中呈現所有對話內容。
所以我們決定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將Alex的專訪內容分為上下篇奉上。也許你可以趁著“中場休息”,想想有沒有自己感興趣的話題,然后鎖定明天同一時間,看看我們是不是想到一起去了。
PS:在明天的下半部分專訪中,我們為各位帳友準備了驚喜禮品,敬請期待。
*部分圖片由THE NORTH FACE提供
*部分圖片來源于網絡
?懦弱的人仰望,勇敢者探索道路
?露營約會,美好只是一種假象?
?小朋友眼中的露營,和我們有區別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