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3日,第十批25位在韓中國人民志愿軍烈士遺骸歸國。11月25日,沈陽實行交通管制,車輛不能從烈士遺骸上方駛過。山河無恙,英雄歸鄉。
而在位于朝鮮首都平壤以東約100公里的平安南道檜倉郡,坐落著朝鮮境內面積最大的中國人民志愿軍烈士陵園。在陵園之中,佇立著一座年輕戰士的半身雕像,他就是毛澤東主席的長子毛岸英。
1950年11月25日上午,美軍轟炸機突然飛臨志愿軍司令部上空,投下幾十枚凝固汽油彈,正在作戰室緊張工作的毛岸英不幸壯烈犧牲于朝鮮戰場,年僅28歲,這時距離其隨志愿軍司令部到朝鮮,剛過去一個月。
毛澤東得知毛岸英犧牲的消息后,強忍喪子之痛,緩緩地說:“打仗總是要死人的。中國人民志愿軍已經獻出了那么多指戰員的生命,他們的犧牲是光榮的。岸英是一個普通戰士,不要因為是我的兒子,就當成一件大事。”這是毛澤東一家為了中國人民的革命事業犧牲的第六位親人。
1950年10月16日
毛岸英(后排左二)在出國作戰前
在今遼寧丹東遼東解放烈士紀念塔前與戰友合影
毛岸英,中共黨員,1922年10月生,湖南韶山人。8歲時,由于母親楊開慧被捕入獄,他也被敵人關進牢房。楊開慧犧牲后,翌年中共地下黨組織安排毛岸英和兩個弟弟來到上海。由于地下黨組織遭到破壞,毛岸英兄弟流落街頭。年僅9歲的毛岸英不得不想盡各種方法謀求生計,歷盡艱辛和磨難。
周恩來鄧穎超在蘇聯看望毛岸英兄弟
1936年,中共地下黨組織安排毛岸英前往蘇聯學習。1937年,毛岸英進入蘇聯國際兒童院,不久擔任少先隊大隊長,1939年加入共青團并擔任支部書記。1941年蘇德戰爭爆發后,毛岸英先后進入蘇雅士官學校快速班、莫斯科列寧軍政學校和伏龍芝軍事學院學習。1943年1月,毛岸英加入蘇聯共產黨(1946年2月轉為中國共產黨黨員)。
《斯大林接見毛岸英》陳玉先繪
軍校畢業后毛岸英被授予中尉軍銜,任蘇軍白俄羅斯第一方面軍坦克連指導員,參加了戰略反攻,冒著槍林彈雨,馳騁于歐洲戰場。
1945年底,毛岸英回國。1946年1月到達延安。毛澤東要求毛岸英上“勞動大學”,毛岸英和農民睡一樣的土炕,吃一樣的粗糧,干一樣的農活,和勞動群眾打成一片。后毛岸英參加中央土改工作團,在山西、河北、山東等地參加土地改革工作。
毛岸英和外婆等人合影(拍攝于1950年)
新中國成立后,為了能直接參加國民經濟恢復和建設工作,毛岸英向黨組織提出了下基層的要求。1950年秋,毛岸英被安排到北京機器總廠任黨總支副書記。同年10月,中國人民志愿軍入朝前夕,新婚不久的毛岸英在家中遇到了準備出征的志愿軍司令員兼政治委員彭德懷,便主動請求入朝參戰。
1949年10月15日,毛岸英與劉思齊結婚
毛澤東身邊的人都不同意,因為他們知道毛澤東已經為中國革命失去了五位親人,更何況此次要面對的是世界上最強大的美國軍隊。毛岸英的態度非常堅決,當許多人都出來勸毛澤東出面阻止時,毛澤東的回答卻是:“誰叫他是毛澤東的兒子!他不去誰還去!”
10月19日,毛岸英隨中國人民志愿軍司令部入朝,擔任志愿軍司令部俄語翻譯和秘書。除了彭德懷等少數幾位領導了解他的身世外,其他人都只知道他是一個活潑、樸實、能干的普通年輕人。白天,他與戰友們在辦公室工作,晚上就在用稻草搭的地鋪上睡覺。
1950年11月25日上午,毛岸英犧牲于朝鮮戰場,年僅28歲。毛澤東決定不把毛岸英的遺體運回國,并安葬于朝鮮平安南道檜倉郡的中國人民志愿軍烈士陵園,墓碑上題字為“毛岸英同志之墓”。
1959年春,劉思齊第一次去朝鮮為毛岸英掃墓。2006年5月12日,劉思齊再次前往朝鮮祭奠毛岸英。
2009年,毛岸英獲評“100位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之一。2009年10月5日,溫家寶來到毛岸英烈士墓前獻上花束。他對著毛岸英的塑像說:
岸英同志,我代表祖國人民來看望你。祖國現在強大了,人民幸福了。你安息吧。
2010年5月,毛新宇、劉松林( 即毛岸英妻子劉思齊)及親屬赴抗美援朝烈士陵園祭奠毛岸英。
2019年9月25日,毛岸英獲“最美奮斗者”個人稱號。
2022年1月7日劉思齊逝世,享年92歲。
編輯|臥闌聽魚
文獻資料| 網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