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0年啟動以來
廣工每年精準征集10項發展大事
10項民生實事并高質量組織實施
實施3年來
學校各項事業實現跨越式發展
辦學條件明顯改善
師生幸福感和獲得感進一步提升
將師生“心上事”作為廣工“上心事”
廣工2023年10件民生實事
涵蓋育人環境優化
師生服務提升等內容
部分重點項目的進展
跟著工仔一起來看看吧~
開發就業創業優質資源,“沃土工程”扎實推進。開展“書記校長訪企拓崗專項行動”“政校行企合作”等畢業生就業服務系列活動,增加優質就業崗位供給。先后走訪制造業名企195家,開拓崗位3258個;舉辦宣講會685場、招聘會29場,提供崗位36萬+;“攀撐職播間”直播觀看總人數達10萬+。
圖 | 書記、校長與企業交流
就業指導服務提質升級。開展3期“春招助力工作坊”系列活動,開展“家門口就業”“1對1咨詢”等精細化就業指導服務,為800余名學生提供1對1職業規劃咨詢;五個校區“曉業咨詢室”優化升級。
圖 | 線上直播帶崗
就業創業品牌化引領、項目化推進。啟動第六屆就業創業文化節活動;選樹63名校友典型,線上線下方式開展10余場宣講;舉辦首屆全國大學生職業規劃大賽校內選拔賽,報名人數達18284人;舉行就業創新訓練營等創新創業類活動30余場。
圖 | 學校舉辦創新創業訓練營
工大創谷二期改造工程順利竣工,為創新創業交流、創業實踐、孵化提供條件;創享創新班、創享長青班入駐工大創谷,推動學校創新型人才培養邁上新臺階。
圖 | 工大創谷二期改造升級
傾心營造舒適校園
改進大學城校區校園機動車減速帶,增劃交通標線,人車通行舒適度顯著提高。增設人行道透水磚、改造洞平湖側欄桿,進一步優化提升龍洞校區廣工六街馬路兩側人行道交通環境,有效緩解上下課高峰擁堵,滿足師生出行需求。
圖 | 改造升級后的校道
新建龍洞校區洞平湖環湖棧道,改造東側入口廣場和西北角休閑小島,升級校園道路景觀步道,顯著提升龍洞校區洞平湖景觀價值,營造良好的校區育人氛圍。
圖 | 龍洞校區洞平湖環湖棧道
11個戶外體育場地的LED燈光建設完工并投入使用,校園照明條件和節能效果明顯改善,為師生夜間運動提供便利。
體育場地完成“顏值”煥新,大學城校區網球中心休息室、龍洞校區內區籃球場、番禺校區田徑場翻新改造全面完成,為師生提供更優質的運動體驗。
圖 | 龍洞校區風雨球館、戶外足球場燈光
打造“一站式”綜合服務育人平臺。以“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為主題,在大學城校區生活西區建成占地面積約320㎡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體驗館。館內設有愛國研討區、工大云客廳、沉浸式思政教育體驗空間、誠信亭、友善團輔站等功能室,配套打造了具有廣工特色的“愛國、敬業、誠信、友善”沉浸式體驗課堂。
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體驗館
學生社區“一站式”服務大廳將勤工助學申請、學生失物招領、生涯與職業咨詢、成績單打印、物業報修報障等服務事項集約化歸并,最大程度實現“一窗受理、集成服務、一次辦結”。
圖?學生社區“一站式”服務大廳提供業務辦理
“青春劇場”以“因地制宜、傳承創新、開放融合”為建設理念,打造“動”“靜”分區。“動區”設置展演舞臺,打造靈動多元的文體活動場地,“靜區”融合花草樹木與觀演區,形成自然愉悅的學習交流空間。打造學生社團主題文化墻,讓文化“凝集”,讓墻壁“說話”。
圖 | 青春劇場
圖 | 文化活動中心內部2樓主題文化墻
圖 | 文化活動中心內部1樓西側共享空間
自主研發廣工智慧教室管理平臺,更快捷高效為師生提供優質服務。完成五個校區共446 間課室信息化、智能化改造升級,滿足標準化考點考場建設要求,建立以大學城校區為中心的考試統一指揮中心。
示范性智慧課室含教學區、研討區和教師形象墻等,滿足翻轉教學、錄播、小型研討等多場景的需求。
圖 | 智慧教室管理平臺
圖 | 數字化課室
圖 | 示范性智慧課室
開展以“數智化賦能教師教育教學能力提升”系列專題培訓,參訓人數近2000人,受益中青年教師比例超過80%;選送上百人次的教師赴外進行專題研修,助力中青年教師數字化教學、科研能力的全面提升。
圖 | 開展系列主題培訓
健康教育基地位于大學城校區生活東區14棟架空層,總占地373㎡,承載急救培訓教學、健康教育活動、宣教展覽等重要功能。自啟動“健康廣工”系列活動以來,聯合廣東省紅十字會、廣州市紅十字會,共舉行急救技能實操培訓9場,人數超300人,共有190余人獲得紅十字會救護員證書,初步建立校園急救網。完成新增《應急救護》實操選修課,2024年春季面向全校各級學生全面開課。
圖 | 健康教育基地開展急救技能培訓
為教職工提供有力的心理支持,邀請專家入校開展心理評估與咨詢服務;提供心理技能工作培訓8場,開展正念、親子、藝術性表達、園藝心理沙龍等個性化心理指導活動28場,開展心理拓展體育文化活動8場,覆蓋教職工人次1000+。
圖 | “花潤‘心’田,盛放廣工”心理沙龍活動
圖 | 舉辦教職工親子溝通沙龍
民生“溫度”標注“幸福”刻度
保障師生利益,改善校園條件
沒有終點站,只有連續不斷的新起點
學校將繼續緊盯師生困難事、煩心事
答好“民生考卷”
為推動學校高水平創新型大學建設保駕護航
來源|黨委辦公室、校長辦公室
編輯 |黃俊杰 袁立群
運營團隊|學生新聞中心
責編|王宇涵
初審|李成瑤
審核| 杜清
終審| 張育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