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廣東省中醫藥學會主辦,廣東省中醫藥學會音樂治療專業委員會承辦的第四屆廣東省中醫藥學會“音樂治療專業委員會學術大會”暨“2023年粵港澳大灣區特色音樂治療學術會議”暨“中醫康復音樂治療GMST技術培訓班”(項目編號:BZ20231925005)于2023年12月2-3日在廣州成功舉辦。本次大會主題是“新時代中國特色音樂治療的發展未來”,探討狀態音樂治療GSMT團體標準、臨床應用實踐介紹、產教應用、工作坊和多元化發展創新模式等。
廣東省中醫藥學會音樂治療專業委員會主委余瑾博士作主題報告。并對學會旗下2010年成立的“音樂治療教育研究基地”的廣州市嶺南古琴藝術研究所,在將嶺南古琴運用在GSMT上的實踐與成果表示肯定,特別是在進校園中的身心扶正,放松解壓功效上,成效突出。
廣東省自然醫學研究會藝術治療與心身康復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魯新華教授在“廣東省中醫藥學會音樂治療專業委員會承辦的“音樂治療專業委員會學術大會”暨“2023年粵港澳大灣區特色音樂治療學術會議”上,分享了廣東省自然醫學研究會藝術治療與心身康復的近年來的工作成果,并介紹作為嶺南古琴傳承基地,和中醫特色學校春耕園學校在古琴和中醫上的運用。對嶺南古琴在春耕園學校的考研實踐,中醫、古琴、書畫、國學的融合運用,并應二十四節氣的校園養生扶正。取到了很好的效果。
廣州市嶺南古琴藝術研究所作為廣東省中醫藥學會音樂治療專業委員會的扶持和指導單位,自2016年成為專委會的教育研究基地,發展至今,作為專委會在考研發展的新生力量,廣受專委員專家組的扶助,特別是張孝娟女士、余瑾博士、以及魯新華教授,在年會上,嶺南古琴藝研所寧蘭清所長、李明心副所長,攜代表性的GSMT古琴考研應用學校春耕園學校,分享了專委會的古琴年度發言,主題為《情志養生——GSMT古琴教研發展與多元應用》
廣東省中醫藥學會音樂治療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嶺南古琴藝術代表性傳承人、廣東省自然醫學研究會藝術治療與心身康復專業委員會委員,寧蘭清,在12月2日中醫康復音樂治療GMST技術培訓班”(項目編號:BZ20231925005)的培訓上,主持 《狀態音療——GSMT古琴放松減壓工作坊》,分享了古琴在放松減壓的特色和在教研的中發展與多元應用。并受到與會專家和學員的好評。
余瑾博士點評了嶺南古琴在GSMT運用中的可行性與有效性。
古琴工作坊分享環節
嶺南古琴小小傳承人廣州市南武中學謝寧彌元,與中醫小小傳承人華南師范大學附屬小學余東桓、余東潤,以《黃帝內經》經典誦讀與古琴結合,拉開工作坊的序幕。
廣州市嶺南古琴藝術所長、嶺南古琴藝術代表性傳承人寧蘭清老師、副所長李明心老師,琴簫合奏《碧澗流泉》
余瑾博士用音樂導引旁白,與導引呼吸法,帶領現場聽眾放松。然后由春耕園學校鹿鳴古琴社的同學余鎮豪、劉美含、王幸媛分享古琴曲《神人暢》
嶺南琴茶在校園的教研發展與多元應用,分享了古琴、茶道與簫的作品《清音和樂》,由寧蘭清、李明心、藍娜三位老師共同演繹。
嶺南古琴,琴風中正平和、由廣州市嶺南古琴藝術研究所副所長、全真龍門派第二十代傳人李明心老師與廣州市南武中學謝寧彌元,共同分享《琴心劍膽》。
最后,由嶺南琴茶兩位音樂治療專委會的常務寧蘭清老帥、李莉老師,作為2008年由廣州省衛生廳赴川災后援助音樂治療小組的兩位成員,將琴養生、茶療帶到災區,并受到災后群眾、醫護人員、工作人員的認可,兩位老師為現場的與會者奉上一道嶺南琴茶。
二天會議合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