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技術手段操作僵尸,影響輿論走向的水軍,最為可惡。
.水軍是公關手段的簡單粗暴省略版,取其糟粕,去其精華。
.公關本質是溝通媒體,達成共識,而不是下場冒充網民。
.公關的任務是擊敗水軍,而不是扶持水軍。
比亞迪再一次把水軍送上了熱搜。
公關人嘴里說的水軍到底是什么?他們的前生后世是什么?到了如今這個時代,又有什么變種形態?未來又會有什么新的可能性?
我一直認為,互聯網上的網民,永遠都不能代表民意,因為真真假假難辨真偽,哪怕是高度實名制的今天。
所有的公關行為,本質上都是一種影響他人心智的行為,媒體溝通、約稿、評測、種草、水軍,所有涉及到金錢利益的公關行為,都是一丘之貉,種草、水軍從C端入侵受眾心智,媒體、約稿、評測從B端影響受眾心智。
但是,這里面針對競爭對手玩水軍,最為可惡,制造一個虛假的“消費者意愿”。
水軍的本質目的是什么?調動消費者情緒,巧了,公關存在的價值也是這個。
所以,正經公關用正經手段實現,有代理人派,有資本派,而不正經公關用水軍去實現,經典灌水派。
先說誰喜歡用水軍,首先外企是不敢用的,你別看中國企業在國內公關戰打的風生水起,但是去了國外,都很老實,合規是一個企業在別的國家做生意,生存法則第一條,所以外企不敢;其次,國企也基本不參與,遵紀守法是第一位,業績可以一般,有一些稍微膽子大點的,最多找個代理公司,搞搞自己的正面形象維護,負面也不會去做,這就是白酒領域為何這么多年,一直很少有撕逼的公關戰,大家面上和諧的原因;最后,熱衷于搞水軍的,大多是生存壓力最大的民營企業,尤其產品型的民營企業。
這里面就是一個底層方法論的問題,對于平臺型,靠商業模式取勝的企業來說,要展現的宏大敘事,水軍是很難起到作用的,因為他們很難發揮講故事的作用,也很難用一兩點有效地攻擊對手,正向,反向,都很難,媒體和kol幾篇重磅的定調稿,來的效果更快;但是對于產品型,靠交付商品取勝的企業來說,水軍的作用就很大了,他們可以假扮成消費者,直接用真真假假的用戶體驗,來影響其他消費者的認知,就像今天,很多消費者在買貴重物品之前,都會去小紅書看一下筆記一樣,素人koc在這個決策鏈路中的作用,比媒體和kol更大。
產品型公司的公關策略一定在C,平臺型企業的公關策略一定在B。
所以,在公關戰最熱鬧的互聯網圈,水軍并不是大家的慣用伎倆,甚至大家不用水軍。
只有在涉及到彼此公司老板的個人公關的時候,偶爾才會動用水軍。
畢竟,在毀掉一個人的時候,微博熱搜加水軍的模式,是非常好用的,企業家個人很聚焦,可以視作產品,柳傳志、馬云、劉強東都吃過大虧。
產品型企業在水軍上的投入不斷挑戰人的底線,大批從互聯網圈跨界去車圈的公關直呼:以前我們覺得自己挺沒底線的了,但是來了車圈才發現,原來大家真TM文明。
產品類公司慣用水軍,要追溯到移動互聯網早期,國產手機剛剛爆發的時候,國產手機大廠,無一幸免,沒有一家不用,從遙遙領先到碉堡了,模式是千奇百怪,每次榮耀、OPPO等手機大廠開發布會,看看直播的評論區,清一色的刷屏,說實話,很低級。
水軍一定伴隨著口水戰,所以微博一直是水軍扎堆的平臺,因為這里是企業之間公開吵架的地方,從手機時代到新國貨時代再到如今的新能源汽車時代,擂臺上的企業家們換了一茬又一茬。
這里面,把水軍真正玩出新境界的,肯定是南方那個讓人又愛又怕的大廠,是他們讓影響消費者心智的技術手段,從早期的1.0無腦灌水的水軍模式,升級到了2.0代理人模式。
其實,最早撬動微博流量的北方的某大廠,他們開始利用微博的kol建立起口碑,但是南方友商進來后,直接集團軍作戰,開始用大手筆投入賦能一些kol做大做強,做成MCN,形成矩陣,然后每個矩陣里的大號,又都有自己的鐵粉,需要上去干仗的時候,直接往群里發個紅包,扔個觀點,讓鐵粉真人上去,戰斗力非常強,經常有很多意想不到的奇思妙想,什么手機發熱煎雞蛋都給你玩出來。
這一波打法是非常成熟的,而且對手挑不出刺來,人家都是真人用戶,不是機器算法,這里面有兩家被南方大廠賦能的公司做的是很大的,被業內戲稱為HG集中營,現在能力很大,也開始接外面的活。
1.0的無腦灌水水軍模式,我就不贅述了,就是一群用技術手段實現的,留言和灌水,質量很低劣,內容枯燥無趣,一般用來維護自己的正面形象,把負面評論壓制住,但是好處也很明顯,物美價廉,批量實現,但是用來攻擊對手,就很難產生有效火力了。
去年南北方兩家大廠的公關戰,其實就上演了一場1.0和2.0的對決。
南方一家大廠的一些人,流動到了南方另外一家大廠,帶去了先進的生產力,開始建立屬于自己的kol以及他們的鐵粉,通過合作的模式,形成了一個100家左右的代理人規模。
而北方這家大廠,則被一家技術流乙方公司給忽悠了,說了一套手機數碼圈八百年前就不用的技術手段外加一套AI的皮去對抗,結果慘敗。
這里面本質的區別是,南方陣營,在用真人,而北方陣營沒有利用好人。
這就回到了公關的本質,何為公關?公關是一門與人溝通的藝術品,一切想要把人給忽略掉的公關策略,注定會失敗。
1.0的水軍模式是灰色地帶游走的違法行為,而2.0的代理人模式,則是合規合法的公關行為。
短期內,AI在公關行業,很難產生價值,第一AI不能代替人去拜訪媒體,第二AI不能代替人去收集信息,第三AI不能代替人去向上管理。
代理人的策略,在中長期來看,依舊會是一場持久有效的方法,在一場海天盛筵之中,大家拼殺的你死我活,多掙一口飯,那就需要拉攏真正站在自己一邊的話筒,我持之以恒的觀點是:在利潤足夠大的風口里,如今的媒體,不站隊幾乎是不可能的,玩平衡的,往往賺不到錢,當然利益與風險共存,平衡派代表了道德和穩定。
那么問題來了,有沒有一種模式是凌駕于1.0和2.0之上的3.0呢?
答案,很顯然有,就兩個字。
投資。
用各種隱蔽且安全的模式,對“鐵粉量”高的具有媒體屬性的kol或者傳媒公司投資,為什么我總說互聯網公司是代表著公關最高先進生產力?因為互聯網公司的老板們最熱衷于透過現象看本質,與其我去長期維護你,還不如一刀子直接買斷你。
這就讓我想起了當年王自如與羅永浩的經典對話。
當然,這條路,過去幾年,也被堵死了,具體原因,大家懂得都懂。
肉眼可見,如果未來中國真的要誕生兩三家代替大眾、豐田、通用的公司,那么這個圈子里的媒體老師們還要誕生多少財富神話。
貧窮限制了我的想象。
公關的熱鬧與冷清,永遠是跟著風口走的,哪里有創新,哪里有故事,哪里有洗牌,哪里有財富,哪里才會有公關,我長期關注互聯網、酒業、汽車,但是這三個圈子展現的姿態非常奇怪。
互聯網圈跪著賺錢,酒業躺著賺錢,汽車吵架賺錢,從這三個圈子的現狀來看,公關某種意義上來說,是一種行業創新活躍指數,創新最活躍的時候,公關最熱鬧,創新蕭條之后,公關無所事事。
曾經的互聯網,今天的新能源,中國酒業是不是該反思一下了?你好我好,大家真的能好嗎?是不是競爭起來,吵一吵,刺激一下行業創業,也是好事呢?和諧到最后,也許是大家一起走向式微。
畢竟,躺著就能賺錢的機會,正在走向稀缺,品牌走向廉價的大幕,才剛剛拉起。
最后,我說一下我對于水軍,最后的觀點。
這個物種,中短期內,很難被消滅,除非把微博、小紅書、抖音、快手、微信等等所有社交平臺全部關掉,只能寄希望于企業自身的合規意識加強,希望大家多用2.0的公關手段去做事情,當然也可以用3.0的資本模式,少數賦能一些民營傳媒公司,千萬不要采取1.0的簡單粗暴違規模式。
水軍絕對屬于行業的糟粕,雖然廉價好用,但是有毒。
珍愛生命,遠離水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