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酒店服務員到旅游公司的導游,再從導游到北京電影學院表演系的學生,張頌文究竟經歷了什么?
他是如何以一個大齡的職高畢業生,進入北京電影學院表演系的?
他又是如何從一個屢屢碰壁的跑龍套成為表演指導的?
他又是如何從一個常為生活發愁的表演指導,成為享譽全國的大腕影星的?
要想知道這些問題的答案,就得細細去看張頌文的人生。
他會告訴你,堅持、努力,再小的人物也終會爬上枝頭變成鳳凰!
1.
1976年,張頌文在廣東省韶關市新豐縣回龍鎮塘村出生。當時張頌文的父親是一位軍人,而他的母親則是一位鄉村醫生。由于父親職業的關系,年幼的張頌文常常跟在母親的身邊,每當母親去村子里給人看病時,張頌文也會跟著母親一起去。
張頌文的小學就是在回龍鎮讀的,后來隨著父親轉業到機關后,張頌文也隨著家人一起搬到了城里,并且在城里讀起了初中。當時,張頌文的生活和家庭看起來一切都很順,但就在初三那年,張頌文的母親因肝癌去世,一下子便給了年幼的張頌文一個沉重的打擊。
母親的善良和溫柔,影響了張頌文很多。但同時,母親的去世也讓張頌文變得過早的成熟。
在職高讀了兩年書后,張頌文便正式進入社會工作。
張頌文步入社會后,做的第一件工作是印刷廠的普工,后來又轉行做了空調安裝工。但這兩樣基本都是體力活,與張頌文在學校學的酒店管理專業不符。為了能更好地發揮在學校學到的知識,張頌文最后還是選擇去酒店當服務員。
張頌文在酒店工作的時候,常常會遇到在機關擔任干部的父親和同事來一起吃飯。
有一次,當張頌文的父親和同事在包間坐好后,張頌文便提著水壺去給他們倒水。一進包間,父親看到張頌文之后,愣了一下,沒有說話。恰好在這時,張頌文父親的同事向他父親問起了他的現狀,張頌文的父親只是含糊了過去,并沒有向同事介紹,旁邊這個倒水的服務員其實就是他的兒子。
在酒店干了三年的服務員之后,張頌文成功上升到了酒店經理,一個月拿著2000多的固定工資。收入和時間都穩定之后,張頌文心里也有了更大的想法。恰好也是在這個時候,張頌文的堂哥來找張頌文,一見面就告訴張頌文,他們兩人一起合伙開個大排檔,保證能賺錢。
于是,在酒店當經理的同時,張頌文和堂哥又一起合伙開了個大排檔,專門炒田螺。起初,張頌文只是想著隨便賺點就行了,但沒想到,大排檔開業后,生意出奇的好,一天晚上能炒200多份田螺。到了月底,張頌文和堂哥兩人一算賬后,都不由得嚇了一跳,一個人一個月居然分到了整整5000塊。
90年代,張頌文一個月加上工資和生意分紅,總共能夠掙到7000多塊。這還不算張頌文后來又擺的一個汽水攤的收入。
不過,也就是在張頌文的小生意搞得熱火朝天的時候,他的父親找上了他,一見面就跟張頌文說:“能不能不要再干這些?”
張頌文明白父親的苦心,父親希望他能像他母親一樣,找個穩定的、有意義的工作,而不是每天在街頭東抓一把、西抓一把地跑來跑去。
有了父親的勸告之后,張頌文便開始想著轉行。恰好當時的張頌文從來沒有出去旅游過,于是他便想到,如果能夠考個導游證,專門帶著旅行團去旅游的話,那樣豈不是很爽嗎?
有了這個念頭后,張頌文便辭掉酒店的工作,開始專心考取導游證。
拿到導游證后的5年里,張頌文去了所有想去的地方,也攢了一筆數目可觀的資產。但同時,張頌文也陷入了迷茫,因為沒有目標了。而這時,張頌文也快滿25歲了,結婚的事情也突然給他帶來了一些困惑。
也就是這個階段的時候,張頌文開始真正考慮起了自己的夢想,考慮著自己要不要找一個真正喜歡的工作和事情來干。這個念頭一起后,周圍不少的朋友都給了張頌文各種各樣的建議,但沒有一個讓張頌文感興趣。直到最后一個朋友說道:“你既然喜歡看電影,那怎么不去做電影呢?”
這句話猶如晴天霹靂一樣,驚醒了張頌文。
于是,張頌文當場就決定辭去導游的工作,去北京報考電影學院。
2.
1999年,張頌文只身來到北京,報考了北京電影學院。
當時,張頌文想報考的是導演系,但導演系在那年卻不招生。而就在張頌文不知道怎么辦時。招生辦的老師突然對張頌文說:“先考個別的專業啊,導表不分家,不如先干脆報考表演系。”
這句話讓張頌文誤解了導演系和表演系的區別,以為兩者除了名字不一樣,課程都差不多呢。于是,張頌文當即就決定報考表演系。
當時的張頌文25歲,已算得是一個大齡考生。而北電考試有4個考項:聲樂,臺詞,形體,表演。張頌文去考試的時候,聲樂、臺詞、形體三個考項考得是一塌糊涂,基本上已經沒希望了。但當考表演的時候,張頌文卻意外地得到了幸運女神的眷顧。
當時算上張頌文總共有25個考生,老師給這25個人抽了一道題目,讓這25個人創作一段劇情,飾演一個角色。題目一出后,所有人都在激烈的規劃劇情、討論角色,只有張頌文一人傻傻地站在一旁,聽的一頭霧水。直到最后,有人突然問“導游”的角色誰來演時,張頌文才反應過來,便接過話題說了句:“那我來當這個導游吧!”
表演結束后,張頌文演的“導游”一角在場的眾人傻了眼,考官極為滿意地拍著掌對張頌文說:你演的就好像真的當了導游一樣。張頌文呵呵一笑,告訴了考官他當過導游的事情。
后來,張頌文被表演系錄取后,才知道像他這樣的大齡學生,學院一般是不招的。但就是因為在這場表演中,張頌文用自己的經歷完美的飾演了一個虛構出來的導游,感動了當時的考官,所以才被破例錄取。
3.
2003年,在北京電影學院學了三年的表演之后,張頌文畢業了。畢業后,張頌文選擇了留校任教。但同時,也整天跑去各個劇組面試,想尋求一兩個角色。
但這次,張頌文的運氣顯然已沒有當初考表演系時那么好。他也沒想到,從他畢業的那一刻起,他就已經步入失業。在整整一年中,張頌文幾乎每天都跑去劇組面試,但無一例外的是,每個劇組的面試官一看到他,便直接以能力不行的借口拒絕了他。
這樣的借口讓張頌文很是難受,他很想對那些面試官說:你用都沒用我,你怎么知道我能力不行呢?
雖然這樣的借口很敷衍,但總歸還是禮貌的。真正讓張頌文感到難堪、羞辱的是在之后的一次面試中。
當時,張頌文和同在北電表演系學過表演的同班同學 這句話讓張頌文記了一輩子,每每想起時,他的心里就說不出的難受。 可生活不會因為你難受就變得舒適,但努力,總歸會看到一點希望。 2004年,廣東本土情景喜劇《乘龍怪婿》開拍,劇組正為新人不會表演的問題發愁,恰好這時張頌文來劇組面試,在得知張頌文是北電表演老師后,他們便表示可以給張頌文一個角色,但前提是張頌文要免費幫他們培訓、指導一下劇中新秀演員的表演。 聽到這個要求后,張頌文沒有多做考慮,便立即答應了下來。 從這里開始,張頌文就一邊去各個劇組跑龍套,一邊又兼職給一些演員和劇組做表演指導。 這樣的生活堅持了5年之后,張頌文因實在承擔不起市區的房租,于是便搬到了順義區的農村。同時,張頌文也離開了北京電影學院,開始專心做演員。 2009年,張頌文拍攝完電視劇《楊貴妃秘史》的戲份后回到了家。到家后沒多久,劇組的演員突然給張頌文打來了電話,告訴他陳嘉上和劉偉強兩個大導演來劇組探班了,想從該劇組找幾個演員,來出演他們電影。 當時,北京正下了一場暴雪,而劇組拍攝的地點離張頌文住的地方有五六十公里,但張頌文聽到這個消息后,立即起身坐上車就往劇組飛奔。到達劇組后,車還沒停穩,,張頌文就跳了下去,一口氣跑到陳嘉上和劉偉強的車旁邊,氣喘吁吁地攔下了正要上車的陳嘉上和劉偉強,接著,張頌文簡單的做了個自我介紹,并誠懇的對著陳嘉上和劉偉強說:“兩位導演,拍電影是我的夢想,你們兩位的電影,有任何角色都可以找我,哪怕是沒有臺詞的路人甲乙都可以。” 張頌文說完這些話后,導演劉偉強立即就笑得合不攏嘴,但并沒有馬上表態,直到坐上車,車門關上的那一瞬間,劉偉強突然說了句:“行了行了,那就過來玩吧。” 就這樣,張頌文憑借自己的努力,成功的出演了劉偉強執導的電影《精武風云》。這是張頌文人生中的第一部電影,雖然在里面他只是飾演了一個小馬仔,但對張頌文來說,他經歷了從電視到電影的一個大跨步。 從這時開始,張頌文正式進軍電影界,接連出演了《摩登年代》《大上海》《風中有朵雨做的云》等等一系列影片。 之后,張頌文又憑借《掃黑決戰》《心居》《狂飆》等多部電視劇成為了享譽全國的大腕影星。 梅花香自苦寒來,寶劍鋒從磨礪出。 從出道到爆紅,張頌文經歷了20多年的磨礪,才終于在影視圈占據了一席之地。有人說是運氣,有人說是天賦。 但是,人一生有多少個20年呢? 又有多少人能夠將一件事堅持不懈地去做20年呢? 張頌文有今天,全是他自己的堅持和努力。根本沒有天賦,沒有運氣這一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