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遼寧與多家中央金融機構簽訂了投資協議,預計未來3年向遼寧投入5萬億規模的資金,用于振興東北經濟。
不過,想要扭轉東北經濟下行趨勢,僅靠資金援助是完全不夠的,或許有可能導致經濟反方向發展。
振興東北經濟的問題已經算是老生常談的話題了,在過去的十多年里,包括各類投資和幫扶政策并不少見,幾乎每一段時間都會有一定規模的投資給到東北。
比如在2016年時就有“新一輪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振興戰略”的1.6萬億投資項目,最后的結果也不必多說,至于沒能振興的理由雖眾說紛紜,但都逃不開人口和產業結構等一系列問題。
本次投資和之前的模式大致相同,會有一部分資金會用于基礎建設投資,這些項目如果無法獲得持久的盈利效果,就很容易會形成更大的債務。
我們從遼寧的經濟中心沈陽來看,2022年沈陽市總稅收529.4億元,華晨寶馬納稅金額為485億。
乍一看,寶馬自己就占了90%的財稅收入,其余數萬家企業加一起不足十分之一,可實際上,寶馬的485億是“虛的”,這里沒有計算退稅免抵和上繳給中央的金額,如果算進去的話,大約只有100億左右為沈陽市的稅費收入。
也就是說,寶馬只占了5分之一,不是90%。另外其余納稅大戶也多為金融保險或房地產投資型企業,并且總部都不在沈陽,其中前25名企業,只有華潤啤酒、東北制藥、上海通用和特變電工為制造業。
真正歸屬沈陽當地的其實就只有兩家,所以,5萬億投資最后會流入哪里已經成為定局,指望建立新興行業崛起更是遙不可及。
因為人為改變不了“勢“的變化。
我這么說可能有一些抽象,但我可以為大家舉個例子,來理解勢到底是什么意思。
從事偷盜的人增加,看上去是一件不好的事情,但如果一個國家處于上升趨勢,那么這就是一件好事,這種社會現象反而會讓攝像頭行業快速發展。
而當一個國家處于下降周期時,盜賊的增加,不僅不能增加任何好處,還會讓社會更為割裂。比如美國麥當勞為了防止搶劫,他們先是考慮把櫥窗安裝上防彈玻璃,而不是從社會結構入手去解決問題,表面上高福利看上去全是好處,可最后的結果一定是反向的。一件不好的事情在上升趨勢中叫因禍得福,而在下跌趨勢中叫壓死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想要靠人力改變趨勢,絕無可能。
當一個區域處于經濟退化時,讓其跌到谷底往往比幫助它更為有利,可以預見,這既不是第一次振興,也不會是,最后一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