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互聯網耍了n年,現如今梗是問候語,段子是家常便飯,花里胡哨的開場詞更一抓一大把。
直到某個失眠的秋夜,你無聊點開了抖音里百萬贊的視頻,安靜樸素的文字在紛繁嘈雜的短視頻里顯得如此特殊。
淺讀幾句后,遙遠的故事也清晰鮮活起來:
玻璃管里過期的橘子粉,小時候關于奶奶的回憶。
沒有漂亮的修辭,樸素到能一秒劃走,但此刻這幾行字卻把人拽住,與腦海中的記憶重疊。
意猶未盡地擤擤鼻子,你點開評論區想看看大家怎么說,淚點又遭了炮轟:
評論區的共情力是濃稠的。
在一人一句的接力里,細膩的文筆讓情緒倍增。配合原博自帶的bgm,無限的回憶給有限的文字續上更多內涵,最終讓屏幕前的人原地爆哭。
因為表達干凈樸素,又實打實地抒發現實的苦痛,于是這些靠文筆闖四方的網友,便拿下了“網絡小余華”的統一外號,調侃與褒獎的意味大概各摻一半。
淺品他們的作品,鼻酸仿佛是固定的副產品:
她說“活也活夠了,我不怕死”
卻不知我怕
“人生油燈將盡,而夜色無垠”
他用一百零九個竹筐
給我換了三兩肉
整理遺物時我打開了那個紅布包
里面裝的是他沒吃完的干饅頭
我也無法想象
十九個小時的站票
父親又是如何度過
而車票里
夾著一張被淚水浸濕又干掉的一封信
“你跑快點,來時路上,福星高照”
那座我原本翻不過的
名為重男輕女的大山
是我踩著她的背
硬生生翻過去的
淺了刷一下,這些話題大多有關親人離世、懷念舊人舊事,文字貼合生活,且不論是原博還是評論區都時常蹦出金句,活脫脫作文大賽現場。
而對于讀者來說,則是一種在他人故事里尋覓情感寄托的代入感,更有讀be文學的那股上頭勁:耐不住想繼續看的心,但又恨作者太刀。
如此看來,人送“小余華”的外號本就帶點夸張打趣的意味,上綱上線去解讀自然也沒必要。但如果懷著欣賞路邊野花的心情去閱讀,隨手采擷故事的感覺也不錯。
畢竟從中找到回憶、與之共情的體驗,仍然是美好真切的。
【超值活動推薦】
《李欣頻廣告創作系列》
原價256元,全網最低3.8折
最后抄底價,只需99元/套
文章來源:文案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