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中國消費者協會發布2025年第一季度全國消協組織受理投訴情況分析。
根據全國消協組織受理投訴情況統計,2025年第一季度,全國消協組織共受理消費者投訴461767件,同比增長33.33%,解決261218件,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23723萬元。
投訴熱點問題主要涉及電影消費、交通出行、信用租賃消費、共享經濟消費、婚戀服務、新能源汽車消費等行業和領域。
投訴性質比例圖(%)
八大投訴熱點分析
1. 電影消費市場退票難問題成為焦點
退票難問題頻發
影院強制要求購買3D眼鏡引發爭議
電影票票面顯示價格與實際支付金額不符
案例:電影票退票難,消費者投訴遭推諉
消費者稱2月21日在杭州某文化創意有限公司微信小程序上下單購買了2月22日的電影票,因臨時有事想在平臺上退票,但平臺無退票功能。消費者隨即聯系該平臺客服,客服稱平臺無法退票,需顧客聯系影院釋放座位提供退票憑證,方可協助退票。消費者聯系電影院,影院表示支持退票,主要是平臺方不愿對接影院發起退票申請,而消費者不是直接通過電影院購買的電影票,無法直接向電影院提出退票要求。消費者投訴要求退票。
消協意見:建議監管部門推動出臺統一、清晰的電影票退改政策標準,明確平臺、影院各自的責任與義務,建立合理的退票規則和標準化流程,從源頭上降低糾紛發生概率。
2.共享服務計費異常和歸還難引發消費者不滿
共享單車系統故障使“合規停車”變“違規收費”
共享充電寶歸還難
共享充電寶異常計費
案例:共享充電寶好借難還
葉先生稱其于2025年1月5日上午10點左右在廣州南站掃碼租用杭州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共享充電寶。在使用完畢后嘗試歸還,卻連續奔波至13個歸還點,均因設備滿載等原因而失敗。
消協意見:建議相關部門制定統一的共享經濟類服務標準,推動平臺建立訂單自動終止機制和系統糾錯機制。
根據相關投訴進行數據監測和風險提示,建立企業信用評分與通報制度。根據使用熱度科學配置歸還設備與充電站,避免“歸還難”問題長期存在。
消費者在租用和歸還共享設備過程中如遇到相關問題,應及時截圖和拍照,便于后續維權使用。
3.交通出行投訴增多
鐵路車票候補成功無短信提醒
航空公司隨意變更機型
航空公司加價選座問題引發消費者不滿
案例:車票候補成功但消費者未收到通知,導致錯過使用時間
李女士表示,她在2月9日發起了對2月9日、10日、11日三天車次的候補申請。直至2月11日晚上,她才在APP中發現三張車票均已候補成功,但期間未收到任何短信通知,錯過了使用時間。李女士致電客服要求退票,客服回應稱候補成功信息已通過支付寶推送,拒絕退款。但李女士在支付寶中并未查到相關提醒。
消協意見:建議鐵路票務平臺優化候補成功后的通知渠道。
航空公司應在發生機型更換后第一時間通知消費者,對于重大差異機型變更,應提供補償機制或免費退票通道。
建議監管部門對加價選座等基礎服務拆分變現行為進行適當干預,防止企業通過不合理設計侵犯消費者權益。
4.信用租賃消費模式暗藏風險
租賃手機內置軟件限制部分功能
租賃平臺不當催收
租用費糾紛多發
案例:群發騷擾短信,租賃公司使用極端行為催收
張先生稱,2023年8月12日,他在深圳某科技有限公司租賃了一款iPhone 14 Pro手機,市場價約為7999元,但由于高利率等隱性費用,合同總支付金額高達13499元。因個人經濟狀況出現問題,張先生在一次付款中逾期2天,該公司隨即展開向其親友、同事群發催收信息,向其家庭住址、村委會打電話、發送騷擾短信等極端催收行動。張先生認為該公司的催收方式涉嫌“軟暴力”,已對他本人及家人造成嚴重困擾。
消協意見:建議相關部門及時建立和完善電子租賃產品平臺信息披露標準,并加強對侵犯隱私、實施軟暴力催收等不當行為的監管和處罰。
提醒消費者仔細審閱商品信息與租賃協議,理性評估個人支付能力與使用需求。
5.月子中心服務投訴增幅明顯
機構突然“跑路”
不公平格式條款問題突出
免費拍照套路多
服務與承諾不符
案例:消費者付款后還未入住月子中心已跑路
消費者稱其于2024年12月15日與江蘇某母嬰服務集團有限公司簽訂服務合同,并支付了總計19800元的費用,然而還沒有入住的情況下,在網上看見該月子中心跑路事件,打電話發現無人接聽,前往門店查看后,發現已是人去樓空。
消協意見:建議有關部門對消費者預付資金加強監管,避免企業“收錢跑路”。
制定完善國家標準,對母嬰護理從業人員資質、服務流程、衛生安全等設定基本規范。
消費者應選擇口碑良好的品牌機構,警惕“免費拍照”“贈送服務”等營銷活動。
6.網游賬號相關交易平臺服務能力有待加強
賬號購買后存在被找回風險
平臺審核不嚴導致違規賬號流通
售后服務缺失
案例:游戲賬號遭 “找回”,賠付爭議引糾紛
消費者稱2024年10月3日在金華市某網絡科技有限公司花費504元購買“暗區突圍”游戲賬號(含46元雙倍賠付險),2025年1月29日消費者發現賬號被“找回”。劉先生在賬號被“找回”后與“找回”賬號的號主聯系,號主稱賬號是被他人盜竊所得放在平臺售賣。消費者向游戲交易平臺投訴要求賠償,游戲交易平臺表示,只能按照其花費46元購買的雙倍賠付險賠付900多元,其余損失不予賠償。
消協意見:第三方游戲交易平臺應強化賬號真實性審核、交易安全保障、售后處理等方面的主體責任。
第三方游戲交易平臺加強與游戲廠商溝通協作,建立數據接口合作機制,共享相關賬號信息,提升審核可信度。
7.新能源汽車行業三類新問題投訴較為集中
定金退款爭議頻發
車型更新引發老車主不滿
補貼兌現落空引發糾紛
案例:新能源車剛落地就成 “舊款”
孫先生稱他花13.28萬元購買某汽車銷售有限公司的新能源汽車,辦理完機動車登記手續的當晚,該品牌發布智駕系統并且全系標配。消費者稱在與該品牌銷售溝通購買車型及其價格時,銷售人員并沒有告知車型即將停產,且購買的車型僅僅上市三個月。消費者認為銷售人員在明確知道車輛將會重大升級的情況下,依然不對消費者明確告知,反而加快辦理速度,讓其在發布會當天完成交易,并承受莫大損失。
消協意見:新能源汽車行業應強化合規銷售和售后保障,切實維護消費者的知情權、選擇權,推動新能源汽車行業高質量、可持續發展。
8.婚戀服務市場亂象頻發
營銷行為不規范
服務質量未達承諾
退款難
案例:婚戀公司隨意定價
王先生表示,2025年3月6日在天津某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工作人員引導下花費14080元簽訂婚戀服務協議,過程中工作人員完全未提及任何關于退款或違約責任的內容。后續消費者上網查詢得知,該公司同樣的服務對每一個用戶收費標準都不一樣,缺乏透明的定價機制。隨后在付款當晚,王先生在未接受任何服務的情況下提出全額退款,該公司先是提出退款需支付30%違約金,后來又說屬于消費者原因不能退款。
消協意見:建議相關部門加強對婚戀行業的監管,明確行業準入門檻,對從業人員資質、平臺信用評級、服務資質等進行統一規范。
完善行業國家標準,制定統一的服務流程和質量要求,明確服務內容、頻次與效果評估方式,防止虛假承諾。
消費者需警惕各類“情感陷阱”營銷,不要輕信未經驗證的承諾。
來源 | 中國消費者協會、中國消費者報
編輯 | 李星彤
校對 | 聶行
責編 | 張可
審核 | 李曉龍
終審 | 鄭先聰
版權聲明 | 本文僅作分享之用。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