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商代的山東
夏代對應的山東考古學文化是岳石文化,上文有述。
商周時期,最主要的文化載體是青銅器。
濟南大辛莊、滕州前掌大和青州蘇埠屯等遺址墓葬的發現,證明商代山東存在著多個方國。
甲骨文中的“人方”和漢文獻中的“夷”指的是同一群人,居住在山東南部和江蘇北部,即“東夷”。商王朝與東夷的關系時好時壞,甲骨文中記載了多次征伐東夷的戰爭,沖突交流促成了融合,商代山東的高等級墓葬中,商文化與東夷文化已經水乳交融,不易區分。
亞醜chǒu(丑)鉞,商后期青銅器名品,山東青州蘇埠bù屯1號奴隸殉葬墓出土,現藏山東博物館。有透雕的人面紋,像是在咧嘴大笑。在嘴的兩邊,鑄有對稱的銘文“亞醜chǒu”,右邊正寫,左邊反書。
蘇埠屯1號墓,是商代殷墟王城之外,唯一一個帶四條墓道的亞字形大墓,規模最大,等級最高。墓室中央有亞字形的木槨,殉葬了48個奴隸和6條狗1只獸。
前掌大商代墓地:在山東滕州市附近,以前掌大村為中心的商晚周初的遺址群,經過10次發掘,清理墓葬175座,車馬坑5座。北Ⅰ區有12座帶墓道的大墓,是山東地區規模最大,等級最高的商代墓葬群,一般認為是商代的薛國。也有學者認為是史國墓地,史族商末周初在此地建立方國,到成康時期達到頂峰,西周中期迅速衰落,取而代之的是以薛國故城為代表的任姓薛國。
三、周代山東
武王伐紂,建立周,封武王之弟周公旦于魯,在山東西部,周公要在王朝執政,所以他的長子伯禽就封。魯國以推行周禮著稱。
姜子牙被封于齊,在山東北部,太公望建國后,煮鹽墾田,國富兵強,到齊桓公時期,尊王攘夷,成為春秋五霸中第一個霸主。
鴨形銅尊,造型奇特,口部銜著一條魚,魚身上有花灑,用途大概就是個花灑,可以開發文創的奇特青銅作品。
書刻工具,出土于山東滕州市薛國故城2號墓。薛國人原為東夷,發祥于泰山以南的古泗水流域,夏商周三代均被封。夏代時,奚仲造車有功被封,后隨商人進入中原,再后有女太妊(太任)為周文王母,和周人結親,周代薛國最后被齊國所滅。
這套工具是迄今最全的春秋時期的書刻工具,共計三十件,有斧、錛、削刀、刻刀、鑿、刻針、鋸、鉆、磨石,包括了從破竹、修正到刻字、改錯、磨礪工具,為研究春秋時期書刻提供了一套完整的實物資料。
竹節柄銅汲酒器:出土于山東淄博市臨淄區戰國墓中,極其罕見的汲酒器。器中空,荷蕾底部和柄上部有孔,使用方式是巧妙地利用大氣壓強原理,把荷蕾浸入深腹的酒容器中,用拇指按住柄上的方孔,就可以把酒汲取出來,再在酒杯上方松開拇指,酒水就可流出。此器最大容量240毫升,正好與同墓出土的耳杯配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