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成長沒有固定模樣,一段好的家庭教育也沒有標準答案
就像有些孩子積極陽光,而有些孩子甚至社恐到連話都不敢說
前幾日,和朋友帶著孩子出去吃自助餐
剛走進餐廳,朋友就提醒她兒子說:“要上廁所嗎?如果要上廁所一定要提前說”
男孩搖搖頭并沒有說話
可是等到飯吃到一半時,孩子突然低聲抽泣起來
你問他怎么回事,孩子根本不回答,只是躲在媽媽的身后紅著臉
等到他媽媽耐心溝通后才知道,原來孩子是想上廁所,在人多的情況下又不敢說出來,以至于最后出現了尿褲子的窘境
面對如此尷尬的情況,男孩早已經羞得不敢抬頭
旁邊的媽媽呢,也嘆著氣解釋說:“這孩子膽小,肯定是跟我一起去女廁所怕被別人嘲笑,一個人去男廁所又害怕了,所以才一直憋著不敢說話”
聽完男孩的“不敢說話”,我突然意識到社恐對一個孩子的傷害性
而一個社恐的孩子,他們就像是在黑夜里迷失了方向一樣,很怕黑又特別渴望光明
想要改變社恐對孩子的傷害,那么我們就要做一些能讓孩子變得落落大方的事情
比如,以下9個小建議對孩子的社恐治愈就大有幫助,建議收藏備用
01
少點內心戲
鼓勵孩子按想法去做
孩子太自卑,不敢見人、也不敢開口說話
很多時候都是“內心戲”太深了
喜歡拍視頻記錄的婆婆,每次拍一個短視頻能消耗好幾天時間
拍了刪、刪了又重新拍,自己看了好幾遍后,還拿來讓我再看一遍
當你告訴她“可以,挺好的”時,人家還不信,總覺得哪里不好發出去會讓人笑話
這就是內心戲太多,喜歡胡思亂想,也覺得很糟糕、會不受人喜歡
而這種生活在別人嘴巴、別人眼里的人又怎么會快樂呢?
所以,治愈孩子的社恐,就需要從“少點內心戲”,做最真實的自己開始
孩子畏畏縮縮不敢做決定時,鼓勵他們大膽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
孩子猜東猜西總愛多想時,也要告訴他們:“決定的事就沒必要去后悔,就算犯錯了,我們想辦法去糾正和解決就行了”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優秀之處,家長能做的就是扶持孩子直面內心感受
一個能做自己決定、也能按照自己想法去做的孩子,是具有可塑性的
即便是他們當下還平凡普通,隨著個人主見的不斷加深,孩子會從不敢說話慢慢變得落落大方,未來也會越發展越有主角光環
02
不要貼標簽
承認我們都是普通人
人無完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缺點,我們不要太執著于追求完美
有位事業上的女強人,大家都叫她KK姐
這是一個做什么都講究品質和細節的完美主義女性
平時在工作上一絲不茍不說,對待手底下的員工也格外嚴厲
有一次公司聚會,大家聊起了女強人這個話題
大家都認為,女強人就是全能型超人,上得了廳堂、下得了廚房
K K姐作為女強人代表,一下就成為全公司的焦點
事實上,她根本不會做飯,平時都是點外賣為主
可為了成為真正的女強人,也不在同事面前丟臉,她強迫自己苦練廚藝,也讓本身就很忙的生活變得亂上加亂
這就是屬于標簽影響
當一個人被貼上標簽后,不論是好標簽、還是壞標簽,都會成為一種形象代表,為了迎合這份形象還會漸漸失去自我
所以,讓孩子做最真實的自己,是一定不能亂貼標簽
如果孩子社恐,那就大方承認這個事實,告訴孩子:“我們都是普通人,害怕就害怕,膽小就膽小吧”
先減輕孩子的心理負擔,他們才會慢慢打開心扉,勇敢地說出自己的內心想法
03
不要想太多
抱著一次性心態接觸
人生在世,最大的寬慰就是別想太多
你越是在一件事情上想太多,自己就越容易受到折磨
之前看過一個帖子,說的是一個29歲年輕人的離奇去世
為什么離奇呢?因為這個人每天總是會想太多了
明明周圍有很多好玩、好吃的,也有一些值得高興的事情,可他卻一點也沒感覺
腦子里想的也是工作、生活、還有內心各種擔憂和壓力
就這樣,時間一久,內心負擔過重就引發了失去年輕生命的災難
說到這里,就想到單位新來的一個女同事,她每次一說起對孩子的性格就焦慮不已
不是說孩子見人不敢說話,就是憂慮這樣的性格將來怎么辦
領導聽到后立馬點評說:“這是因為你想的太多了,干嘛要讓孩子那么大的社交壓力,一次性社交心理不好嗎?反正很多人也就是見一面而已”
其實,對于社恐心理的孩子來說,就該如此
還沒有發生的事情不要想太多,發生的事情也不要抱有太大幻想
我們也告訴孩子:“不要想那么多,下一次大家不一定會見面,即便是見面了,也不要那么大的壓力,好朋友都是在相處中慢慢產生的”
當孩子沒有那么大的心理壓力了,自然就不會感到害怕、與憂慮了
04
培養自信心
對著鏡子多自我介紹
社恐的孩子之所以不敢說話,那是因為他們的內心不夠自信
我見過一個特別落落大方的女孩,她從小到大都是別人眼中的優秀學霸
每次隔著一條路,只要女孩見到你了就會大老遠打招呼
那熱情勁兒,幾乎誰見了都會忍不住表揚一番
對于這樣的熱情開朗、樂觀積極,身邊的很多家長都特別羨慕,大家也會經常向女孩媽媽請教育兒經驗
有一次,我問她:“為什么你的女兒看起來那么落落大方,不像我家娃,妥妥的社恐一枚”
媽媽告訴我:“哪有什么天生的社恐,孩子缺哪一樣就應該補哪一樣,只有孩子找到了社交的自信心,他們才會不懼與人相處”
原來,女孩之前也是一個不敢講話的社恐,媽媽就讓她對著鏡子每天練習“自我介紹”
剛開始女孩也是各種害羞尷尬,但隨著對鏡子里的自己越來越熟悉后,就不再羞于開口了
這就是自信心,自信也是了解自己、認識自己、和欣賞自己
如果我們的孩子是社恐、不敢說話,不妨跟著試試這個方法,改變自己也需要先接受自己
05
放手去體驗
孩子能承受的矛盾別管
每個孩子都有無限發揮的可能,關鍵就在于他們有沒有迎難而上的精神
如果一遇到困難就退縮、一遇到嘲笑就自卑,那孩子就留在低谷時期自我放棄了
聽過這樣一個小故事
有兩個孩子一起打架,一個恨得牙牙癢,另一個也哭得稀里嘩啦
爸爸見了想要上前勸架被阻止了,媽媽說:“他們能承受住的矛盾,不要去管”
后來,兩個孩子打完、哭過之后,沒過一會竟然和好如初了
兩個人照樣是你離不開我、我離不開你的好伙伴
過后再想想,如果孩子吵架爸爸媽媽上前幫忙了,那究竟該哄誰、批評誰呢
常言道:“清官難斷家務事”,孩子們之間的矛盾也是一樣
盡管我們有很多擔心,但孩子始終是需要離開我們獨自飛翔
如果現在能承受的矛盾孩子不自己去改變,那將來遇到更大的矛盾該如何應對呢
所以,放手讓孩子去體驗吧,能承受的矛盾就不要管
即便是遇到不能承受的矛盾了,也是支一些招讓孩子自己去慢慢化解
而隨著參與社交的次數多了,孩子的溝通能力自然會一天比一天有所進步
06
接受不順眼
找你麻煩的直接懟回去
在意別人的感受,這是自然心理反射
因為每個人都希望自己可以更好,孩子也是一樣
可再完美也做不到讓所有人都滿意,能接受別人的不順眼,也是強大內心的一種力量
蘭媽的女兒在上小學之前也是一個社恐
記得剛上幼兒園時在學校一句話不敢說,回到家就各種鬧騰說:“不想上幼兒園”、“我也不愿意跟小朋友講話”
后來才知道,原來女兒在學校被一個同學嘲笑說:“你穿的衣服真丑”
這句話也深深地烙印在她的心里,每天早上都要翻箱倒柜地各種找衣服,最后穿什么衣服都不滿意,也覺得穿什么衣服都很丑、很難看
這就是過度在意別人眼光的氣場不足,也會很容易成為被霸凌的對象
想要通過提升氣場來改變社恐,那孩子就要敢于“不被喜歡”
有人看孩子不順眼,那就告訴他:“我們做不到人人都滿意,喜歡你的人做什么都是對的,不喜歡你的人做什么都不對,你只需要珍惜那些喜歡你的人就行了”
如果有人故意找孩子麻煩,那更要直接懟回去,告訴他們:“喜歡欺負你的人,你越躲、他們越喜歡找你麻煩,遇到別人的敵意就要直接懟回去,讓對方知道你不好惹”
07
允許孩子犯錯
告訴可以改變錯誤的方法
每一個優秀孩子的成長,都是踩著缺點一步步成長起來的
而作為一個合格的父母,允許犯錯也是改變孩子社恐的重要一步
有位朋友分享說
上中學時,班上很多人都有了手機,他很羨慕
趁著中午打掃衛生的時候,他悄悄把一個同學新買的手機放進自己書包
沒想到,這個動作還是被同桌發現了
等到丟手機的事情在班里傳開后,同桌也很快把這件事情告訴了班主任
隨后,老師把他叫到辦公室,還打電話把家長叫到學校
好在,媽媽趕到學校得知情況后并沒有當眾批評
她溫柔地說:“我知道你不是故意的,肯定是覺得新手機稀罕,想要借過來新鮮一下吧,可是我們拿借別人的東西一定要經過主人同意哦”
轉過身,媽媽又幽默地對丟手機的同學說:“真是好奇心害死貓呀,等我孩子買了新手機,你也惡作劇悄悄地借走一會,讓他也著急擔心”
隨著哈哈一笑,一場尷尬的犯錯就此打住
這件事就告訴我:社恐就跟犯了錯一樣,事情既然發生了,那就告訴孩子應該怎么做、如何才能改變
減輕內心負擔,直至孩子變得落落大方
08
允許經濟獨立
孩子長大后給他們零花錢
有人說,只要你有足夠的money,別人對你的評價就能改變很大
成年人的世界,經濟能力確實是象征著一個人的地位與價值
而對孩子來說,經濟獨立卻是一種社交與膽量的鍛煉
還記得女兒上幼兒園時就是屬于典型的窩里橫,在家里厲害得很,出門后連一句話都不敢說
有一次到商場逛街,女兒看上了最新款的芭比娃娃
為了鍛煉女兒的膽量,我給了一百塊錢,讓她自己去問問價格
她很想要,但又不敢上前去,而我也待在原地不幫忙
大概僵持了十幾分鐘,女兒最終鼓起勇氣跟老板對話,最后也買到了心愛的玩具
從那以后,我就定期給女兒一些零花錢,上小學后的所有學習用品也都是她自己帶錢去買
剛開始獲得經濟獨立的時候,她有好幾次還把零花錢用超了,而幾次超額不能買東西后,也漸漸地學會了貨比三家
孩子到了一定的年齡后,允許他們有自己的小金庫,這是在鍛煉孩子的財商能力,也是提升孩子與人社交的膽量與智慧
讓孩子知道:“我有多少零花錢,我可以買什么,我不可以買什么”,這更是家長對孩子的正確財商投資
09
堅持每日閱讀
讓知識幫助孩子快速蛻變
有人說,一個家庭最好的氣氛就是能夠聞得到書香味
這句話不假,改變孩子的社恐也是一樣
如果您的孩子膽小不敢說話,那就讓他們堅持閱讀
如果您的孩子不愿意與人交朋友,那也堅持讓他們每日閱讀
有一個單親媽媽,平時忙于工作很少有時間和她女兒一起說說話
也因為缺少陪伴和溝通,母女倆的感情是日漸冷淡了
好不容易放假一次,女兒也是跟同學一起相約出去玩
如果?嘮叨一句,女兒直接甩臉走人,一句“你別管”的架勢直接讓媽媽不知所措
后來,媽媽也漸漸發現,她女兒每次跟同學出去玩時永遠都是等待的那個人
從早上起床穿鞋眼巴巴地等著,如果同學突然說不去了,就灰溜溜地脫鞋回到房間
了解之后才知道,原來孩子是怕:“同學等太久了,會不跟她玩”
這就是討好型的社恐,永遠在替別人著想,也永遠是孤零零等待的那一個
可正當媽媽急得不知所措時,女孩突然回家說:“媽媽,老師說我的聲音很好聽,讓我把社團課改成朗誦”
從那以后,女孩每日大聲朗讀,聲音也變得自信又有力量
意識到朗讀能提升自信心后,媽媽就像是發現了什么奇跡,每天不管多忙都陪著孩子一起閱讀打卡
自此,女孩變得越來越自信,和媽媽之間的感情也開始走上坡路線
這就是大聲朗讀的意義,提升孩子的知識儲備,也能從“開口讀,大聲說”來改變孩子社恐的不敢出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