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個品牌 可在抖音售賣處方藥
本月初,抖音在平臺違禁商品清單中刪除了“經中國注冊批準的處方藥”這一類目。這意味著,該平臺為入駐的商家經營處方藥解除了限制。這一類目的擴容,意味著醫藥新零售正在迎來新一輪“風口”。
不過,由于處方藥的特殊性,政策對其銷售有不少限制。抖音本次解禁處方藥售賣的同時,還發布了《處方藥品類管理規范》和《處方藥準入品牌清單》。這是抖音電商首次正式上線處方藥的管理規范。
打開處方藥經營大門的同時,抖音十分謹慎,依照相關法規制定了一系列限制措施。
目前,抖音對處方藥品類采取定向邀約制度。首批《處方藥準入品牌清單》顯示,有500個品牌獲得準入資格,包括阿斯利康、白云山、輝瑞、同仁堂、可威、葵花藥業等。入駐品牌在抖音的店鋪類型為賣場型旗艦店/官方旗艦店/旗艦店/專營店,并同時必須滿足一定的要求。
抖音《處方藥品類管理規范》對入駐店鋪的要求
除了制定品牌入駐的較高門檻,抖音對處方藥銷售還有許多限制。
現行《互聯網廣告管理辦法》明令禁止發布處方藥廣告。因此,按照抖音本次推出的規則,應邀入駐的處方藥只能以貨架形式售賣,不能以任何形式進行推廣。對具體藥品的標題也有明確規范:標題組合需為“中文品牌(英文品牌)+藥品商品名(若無則不填)+藥品通用名+規格參數”,不得展示“廠家、藥品名、規格劑量”通用框架以外的信息。
在藥品展示頁面,禁止以任何形式做廣告,不得使用如店鋪名稱、物流信息、正品保證、xx同款、特殊符號、會員專享等營銷類信息;不得使用“療效最佳”、“安全無毒副作用”、“零風險”、“根治”等不科學用語;不得使用“熱銷、搶購、試用”“家庭必備、免費治療、免費贈送”等誘導性內容等等。
本次推出的規則中,抖音禁止出售疫苗、血液制品、麻醉藥品、精神藥品等國家實行特殊管理的藥品。此外,基于用藥安全考慮,還有一些藥品暫時不支持售賣。
一年多以來,抖音在藥品電商領域不斷試水。
2023年初,抖音開始嘗試OTC直播賣藥。直到5月1日,新版《互聯網廣告管理辦法》明確了互聯網廣告發布的“禁區”和“紅線”,直播賣藥按下暫停鍵。
8月,抖音更新了一版《藥品類目管理規范》,大幅降低入駐門檻。11月底,抖音更新《藥品類目宣傳規范》,明確可通過短視頻和圖文的形式推廣OTC藥品,并放開了抖音官方營銷平臺準許OTC藥品推廣投流。
近日,抖音首次正式上線處方藥的管理規范,其電商售藥的探索更進了一步。
抖音、快手、小紅書新流量爆款平臺帶來什么機會?
中國的線上賣藥市場規模已經高達千億。2022年,中國實體藥店和網上藥店的銷售規模達到8725億元,同比增長9.7%,其中網上藥店突破2600億元。京東健康、阿里健康等互聯網醫療領域巨頭已經開始盈利,叮當健康等醫藥垂直電商平臺也成功登陸二級資本市場。
近期,醫保支付還開始逐漸覆蓋線上藥店。例如,在試點互聯網藥店醫保支付的上海,美團、餓了么平臺已有部分藥店標注“醫保支付”字樣,消費者在這些線上藥店購買帶“醫保”標簽的藥品,即可選擇使用醫保支付。顯然,線上賣藥還會有進一步發展。
如今,在傳統互聯網醫療巨頭之外,新玩家也開始進入這個領域,試圖分一杯羹。除了抖音之外,快手、小紅書也已推出售藥業務。這些平臺的售藥業務還在發展初期,目前尚無自營,邀請合適的線下藥店入駐是其發展的重要手段。考慮到這些平臺巨大流量給各行業商業模式帶來的變革,可以說,對相關藥店來說,這可能給已有業務帶來挑戰,但也可能是醫藥新零售的又一次“風口”。
處方藥通常具有相對高的不當用藥風險,必須在醫生指導下使用。因此,相關政策與規則監管有更多的限制。在抖音等新興流量平臺售賣處方藥,還可能存在的問題是:在嚴格的法規限制之下,這些流量平臺的營銷優勢能否發揮?
抖音等超級流量平臺,未來是否會超越現有互聯網電商,后來居上?抑或由于相關政策限制,其流量紅利在賣藥這件事上受限過多、難以發揮優勢?線下藥店從其中又可能獲得怎樣的機會?一切還需要繼續觀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