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閱近年的《人民日報》,有一家地方農商行,金融支持實體工作在2020年3月15日、7月19日的頭版頭條被兩次報道,一度成為全國金融樣本,這就是甬城農商銀行。作為浙江農商聯合銀行系統82家行社之一的甬城農商銀行,目前有19家支行,63個網點,在職員工700余人,是江北區 存貸規模最大、成長最快、渠道覆蓋最廣的銀行。而甬城農商銀行的快速發展,離不開浙江農商聯合銀行的堅強領導,浙江農商聯合銀行存款規模達到4.4萬億元、貸款余額達到3.4萬億元,存款規模連續多年保持全省銀行業第一,全國農信首位。
堅守“金融為民”,引灌活水潤澤小微。在國家大力推行普惠金融,不斷出臺新政策支持民營、小微企業的大背景下,甬城農商銀行積極優化信貸結構,堅守姓農姓小姓土的核心定位,扎根本土,專注于民營小微企業,走出了一條專業化、差異化、特色化的發展之路。
我行著力提高金融服務精準度,有效降低融資成本,堅持傳統與創新“雙輪驅動”的業務發展方式,推進制度性管理創新,以實際行動支持和服務民營企業、小微企業發展。在審批時效、利率、融資成本等方面推出一系列針對性優惠舉措,快批快貸,隨借隨還,將有限的資源盡量多地投到優質的小微增量上,全面強化對民營實體經濟的金融服務支持力度,打通金融活水流向小微企業的“最后一公里”。
助力鄉村振興,夯實全方位普惠金融。以金融賦能經濟高質量發展為己任,深入貫徹普惠金融“做真、做實、做好、做活、做持久”的發展要求,讓普惠金融服務為鄉村振興引入金融活水,注入農商行的智慧和力量。我行始終把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促進民生改善作為重要著力點,推進普惠金融從“最后一公里”到“最后一米”,努力成為社區百姓、新市民和農民心中的“首選銀行”,當好全方位成體系助力共富的金融主力軍。
下細功夫、苦功夫、實功夫做好全方位普惠金融,著力發展人民金融,通過建設20個豐收驛站、50個金融服務點,完成重心下移、力量下沉、服務下延,推進“七星”服務網點,利用我行“點多面廣”的特點,使金融服務和政策宣傳輻射觸達轄區每一個行政村,為村里老年客戶、空巢家庭提供最普惠的服務,加強反詐宣傳教育、消保宣傳進社區、服務村集體存貸款等,致力于打造成為甬城百姓“家門口的銀行”。
聚焦社會公益,踐行金融責任擔當。積極創建省級文明單位,發揮黨建政治引領作用,為提升全民金融素養貢獻力量,強化責任治理、踐行公益慈善、促進生態文明,彰顯金融機構責任擔當。一是守好百姓“錢袋子”。針對“一老一少”群體,轄內支行“進農村、進社區、進校園、進企業、進商圈”,對周邊群眾開展金融教育宣傳,傳播金融正能量,提高人民群眾防騙意識,樹立正確的金融消費觀。二是溫暖群眾“心窩子”。在江北區慈善總會設立企業冠名基金,每年投入150萬元用于慈善幫扶,累計慈善捐款達1500萬元。專設“江北區鄉村消薄扶貧慈善基金”,為浙江省首個消薄扶貧基金,啟動“江北區低收入農戶幸福安老項目”,為60周歲以上的低收入農戶進行居家用電安全改造。連續三年分別為我區老年群體和殘疾人士免費購買甬寧保,累計投入近90萬元、惠及近8000人次。(記者 張益波 通迅員 張曦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