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虞,紹興市轄區也,上虞是浙江建縣最早縣之一,史籍記載和出土文物證明,新石器時代,就有人類在這里生活繁衍,上虞縣屬于虞舜后代的封地,地名虞賓,父系氏族社會后期,虞舜避丹朱之亂來此,據郭沫若考證,殷商甲骨文中已有“上虞”地名,夏帝少康后,屬越國。
離去紹興城區,自然是選擇奔襲上虞,上虞雖然只是紹興其中之一的城區,但是上虞的古玩市場卻非常繁華,上虞古玩市場兩處,上虞古玩城一處,零零散散古玩門店更是不計其數,門店數量上非常驚人,這才區級城市是非常少見的,但是走訪近千余戶古玩門店,卻并未見一件中古以上到代玉器,市場古玉質量令人窒息。
上虞市場給我的印象是,滿市場明清時期的瓷器木器非常的豐富,特別是清晚民國時期的瓷器可以說是琳瑯滿目,少有些許門店明清時期玉器也有所見,但是都是一些比較常見的,屬于民俗玉器帽花簪子一類,想見到中古以上的玉器,借用當地老板們一句話,在上虞想玩中古以上的玉器,除非你去上虞博物館去偷。
除此以外,你們外地人,根本見不到上虞的中古玉器,即使有些工地時常出來一些,也早就被當地高手們承包了,市場上嘛,仿品倒是有一些的,聽聞此言,對于我們而言并不生氣,因為當地前輩們并非是,見我們年紀小,或者是見我們是外人語言調侃,而是同行之間的如實相告。
上虞古玩城雖然沒有見到中古以上的玉器,但是也并非一無所獲,地攤之上巧遇梅花青石案頭盆一尊,據老板講,這尊小盆巧了,昨日走街串巷剛剛從戶家收來的,這種小巧精致的石盆一般都是當年紹興老城區文人家庭的老爺們,書房東南角養菖蒲的必備之物,聽言上手觀器物做工雖簡,線條卻非常利索,制作工藝方面,內堂以套管掏制而成,外廊殼以傳統工藝片切消磨制作,皮殼風化剝蝕,符合宋代時期文人風格。
念及此,詢問老板做價多少可讓,老板倒也爽快,五百收來的,您給八百可以否,見其如此坦誠相待,自然沒有再磨價格的道理,再者走街串巷擺攤兜售養家糊口也不容易,故按照老板的價格達成共識,彼坦誠相待,余也傾囊相助,這便是古玩市場之間君子相交的一種默契。
又逛之半晌,上虞古玩街再遇六角石墩,這件器物比較有意思,他是屬于魏晉時期的線捻底座,許多同學可能只見過,古代圓的線捻或者紡紗輪,六角線捻底座卻非常少見,這種屬于站立姿態的線捻,中間插一根木頭桿子,站立裹線使用,一般用于粗線,故皮殼磨損非常滄桑。
更為巧合的是,雖然是不同時代,不同攤位所遇,但是他們之間的相遇,卻又猶如渾然天成,就好像幾千年前就是天生的一對夫妻,經過坎坷波瀾的歲月里,蹉跎時光的各自流浪,在幾千年后某一個下午,卻又能夠再次相遇,天圓六角的盆,地方六角的底座,除了彼此身上的風霜略有不相同,大小尺寸天圓地方相契合,真如一對苦命夫妻,讓人不由的感嘆唏噓。
如此完美組合,自然是選擇讓他們永遠在一起,撫摸美物心情舒暢,不徐不疾慢慢駛離上虞城區,不知不覺間闖入了世外桃源之地,白馬湖村,白馬湖村雖然依舊隸屬于紹興市,但是她卻又不像紹興市區那樣繁華喧囂,她,安靜,安靜的像是一處南山仙宮,停車瞭望,秋風青山云隱隱,只是怨幾,相見恨晚欲說詞,卻又無言。
襟坐田埂之間,瞭望鶴谷青山,秋色云隱峰無邊,觀身外古物,觀己心一路走來,更是唏噓不已,踏入古玉這個行業,多年來,在詭譎多變的市場里跌宕起伏,想要生存,有時候很無奈要隨波弄舟,比如遇見心儀的器物,老板卻又不坦誠相待,想賣高價者有之,想賣殘破修補者有之,老玉新改也常有之,臨摹有七八分味道,想作古而賣的也有之,在這樣的市場環境里,想要生存,唯有技高一籌,看破不說破才能存活。
想起剛入行那會兒,我也如稚子般天真,別人畫的大餅也是吃到飽嗝兒,在市場的不斷錘煉中,不管愿意或者不愿意,理解或者不理解,市場的殘酷無情,必將推著你眼力必須向上提高,多年修煉,多年無名英雄們的不斷栽培,終于相玉之術修煉有成,能看清這世界里的牛鬼蛇神,孫子兵法的三十六計也是運用自如。
也許,許多同學會覺得,眼力技巧達到如此地步,行走江湖兇險如若無人之地,該是多逍遙自在的巔峰感覺,但是我卻沒有一丁點兒成就感,每次與不誠實賣家們兜兜轉轉,每次使用技巧使用術的時候,我都是一種羞恥感,這和我追求的君子坦誠相待如稚子的精神世界是背道而馳的,術為何,術的本質是卑劣,術的本質是下策,術的本質是我們對一件事情,無可奈何才會迫不得已使用的一種無可奈何的手段。
猶如孔子說,以直報怨,以德報德的君子處事標準,我們作為收藏家,我們是多么渴望與天下的所有收藏家在交流的時候,是能夠做到坦誠相待以德報德,因為古董自古就是文人之間趣玩之物,但是利弊拉扯之間,以德報德總是難相見,但是同學們,世界不管多么不堪,你所遇見的人不管多么詭譎復雜,當你無奈以直報怨使用計策的時候,一定要心懷對道的敬畏之心。
計策是一把雙刃劍,他在傷人的同時也會慢慢侵蝕我們的心智,有時候無奈使用計策的時候,要反思,要羞愧,要覺得這是恥辱,要學會不與對方狡詐者為伍,更萬萬不可把這份計策,算計在與你坦誠相待的朋友身上,想盡可能的去以德報德,去怨存德,萬般小計皆下策,世間最高明的計,是無計之計,心中無計,世人皆坦誠,眼中無計,人間皆南山秋色,君子當無術為道,愿此心,此見,此悟,與諸君共勉。
方葉之
一線實戰收藏家
古玉收藏苦行僧
實戰是檢驗真理唯一標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