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香港無線電視臺播出了電視劇《射雕英雄傳》,劇中扮演郭靖的黃日華一夜爆紅,成了無數人心目中最完美的靖哥哥。
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在黃日華還沒出現之前,“靖哥哥”這個稱呼一直是屬于白彪的,他可以說是真正的“郭靖專業戶”。
在金庸大俠寫出《射雕英雄傳》和《神雕俠侶》這兩本書后,影視圈將這兩本書翻拍了一遍又一遍,“郭靖”這一角色前前后后也換了很多演員來演。
但在這些演員中,白彪飾演“郭靖”這一角色的次數是最多的。
而且在所有飾演過“郭靖”的演員中,只有黃日華和白彪是最讓觀眾認可的。
黃日華被認為是最好的“年輕郭靖”,而白彪則被認為是最好的“中年郭靖”。
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個“中年郭靖”的人生歷程,看看他是怎么從貧民窟走進電影圈的,又是因為何種機緣成為“郭靖專業戶”的!
1.
1946年,香港。劉氏夫婦生下了自己的第八個孩子,是個小男孩。孩子出生后,劉氏夫婦給他取名叫劉國榮,名字大氣而又有內涵。后來,當劉國榮進入電影圈后,因圈內流行用藝名,他也便給自己取了個叫白彪的藝名。
白彪出生后,他的父母又陸續給他生了四個弟弟妹妹,加上白彪,他們兄弟姐妹總共有12個。
孩子生得越多越好,這是老一輩的思想觀念。除了這一點之外,也是因為當時的生活條件,讓大多數人既沒有避孕的措施,也不具備避孕的觀念,所以,基本上每家每戶都是四五個孩子起步。
雖說,兄弟姐妹多是件很熱鬧的事情。但對白彪來說,這種熱鬧僅限于白天,到了晚上的時候就很頭痛。
因為,當時的白彪家里只有一張木板床。12個兄弟姐妹加上父母兩人,總共14個人就擠在這一張木板床上。
這樣的一幕現在恐怕已經很難再見到,但在那個時代卻是再也正常不過的事情。除了感嘆一聲木床的質量真好之外,剩下的也只有一聲無奈的嘆息。
不過,好在當時的白彪和兄弟姐妹們都還很小,一群人睡在這樣一張木板床上總歸還不算太擠。
但是,隨著白彪開始讀小學之后,木板床便再也擠不下了。
好在窮人的孩子都有個非常大的特點,就是皮實。環境越是艱苦,這個特點就越是顯眼,盡管都是生活所迫。
所以,當木板床睡不下之后,白彪和弟弟,還有鄰家的小玩伴,一到晚上的時候,就出去找地方睡。
起初,白彪等人找的地方是位于荃灣的一處墳場。墳場雖有點瘆人,但好在既干凈又安靜,晚上過去在雜草堆中一躺,通常都能一覺睡到天亮,不會被任何刺耳的響聲打擾。
一覺睡醒后,白彪等人就背著書包直接去學校上學,到晚上的時候,又再回到墳場來睡。
不過,墳場雖然很安靜,但也有不好的地方。首先地面的濕氣重,再加上雜草中時不時的還會竄出幾只小蟲子來。
所以,在墳場睡了一段時間后,白彪等人又轉移到了青山道兼善里的天臺。
天臺算是一個比較好的過夜場所。尤其夏天的時候,白彪等人就經常跑到天臺這里來睡,因為有自然的涼風,吹到身上特別的舒服。以至于有些在家吹冷氣的人,看到他們也是特別地羨慕。
而也正是因為家庭條件的貧苦,讓白彪在很小的時候,就已經明白了錢的重要性。同時,也讓他琢磨出了一套賺錢的辦法。
當時,在九龍城碼頭附近有一條小渠。白彪和弟弟去那里玩耍時,看到里面有泥鰍,于是趕緊跑回家,用竹子做了個簡易的竹蘿。做好竹蘿后,白彪和弟弟又去市場四處撿面包渣、骨頭渣之類的東西。
撿到面包渣之后,兩兄弟便拿著竹蘿,跑到小渠旁邊,將裝著面包渣的竹蘿丟進去,然后數一二三再拉起來。如果抓到泥鰍的話,白彪和弟弟就拿著泥鰍跑到菜市場去換錢。
這種事情可能很多人小時候都做過,哪怕當時只是換了一兩毛錢或者是幾塊錢,心中也是無比的高興和滿足。但當人長大后,就算掙到了比那還要多上幾十倍甚至是幾百倍的錢,恐怕都找不回那種感覺。
2.
白彪的童年大部分時間就是在找地方睡、抓泥鰍換錢這樣的方式中度過。
后來,白彪到了青年,便開始外出打工。起初,白彪也換了好多份工作,直到最后,進了一家織布廠后才穩定下來。
當時,織布廠開的工資非常不錯,白彪一天能拿到20塊,一個月就是600塊。60年代,一個月能掙到這個數,可以說生活已經算是步入小康了。這樣讓白彪在周圍的鄰居朋友面前威風了好一段時間。
不過,織布工的工資雖然不錯,但對白彪這樣的年輕人來說,把一生就這樣放在一個織布廠里,未免也太過浪費。
而且,當時的香港地小機會多,倘若放手去闖一下,說不定哪天就咸魚翻身,成為一方大佬了。
抱著這樣的想法,白彪和弟弟在閑暇時間去報考了警察。
當警察是所有男人心目中的理想,白彪也不例外。但他和弟弟去報考警察,其實并沒有把握,純粹是去碰運氣。而令白彪沒想到的是,考試結果卻出乎意料,他們兩兄弟不僅考上了,還被安排要去警校。
但是,在這個結果出來之前,一個小插曲改變了白彪的人生軌跡。
當時差不多快到1969年了,香港無線電視臺開了演員培訓班的同時,還開了一個邵氏武師技能培訓班。
這個培訓班的招生海報登在了當時的早報上。因為白彪很喜歡練武,所以白彪的大哥看到后,便拿著報紙找到了弟弟白彪,問他有沒有興趣去試一下!
白彪看到“武師”兩個字,便覺得很對自己的胃口,恰好報考警察的結果也沒下來,于是便不再猶豫,跑到邵氏公司報了名。
當時,與白彪一同報名的還有狄龍、高雄、陳觀泰等人,他們一起跟著一位名叫林蛟的老武師進了培訓班。
看狄龍、林蛟、高雄這三個人的名字,基本就能了解白彪的這個藝名了,與他們三人很對稱。
也就是在白彪進入武師培訓班沒多久后,報考警察的結果下來了,他和弟弟被錄取了。但此時的白彪,已經沒心思再去當警察。因為他已經從老武師的口中了解到了行情,像他這樣的武師,出工的話工資一天是60塊。
而當時,香港的一套房也不過才一兩萬,他一年就可以掙一套房出來。
也正因為報酬豐厚,白彪也把弟弟拉了進來,成了一名龍虎武師。
可以說,從這時候開始,白彪也已經慢慢有了翻身的勢頭。
不過,在真正翻身之前,白彪一直在各種武打片中擔任著替身、龍套等一些工作。
而也由于當時的香港武打片盛行整個亞洲,以至于不少國外的電影公司都想找香港的武師去拍一些武打電影,其中尤其以經濟發達的韓國最為熱切。
70年代中期,白彪、林正英、陳觀泰等一眾武師受邀前往韓國拍戲。
這一段經歷給白彪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因為韓國電影公司的工作人員,一聽他們的來歷之后,便驚聲高呼著大師。而且除了令人吃驚的崇拜之外,韓國的電影公司更是給他開出了以往聽都沒有聽見過的天價片酬。
一部戲5萬美金!
這樣的報酬放在今天,對大部分人來說也是個不小的沖擊。
就這樣,白彪算是拿到了出道以來,最高的一次片酬。
而讓他沒想到的是,一件比這更幸運的事情,馬上就砸到了他的頭上。但當時,他還并不知情,他正一邊忙著拍電影,一邊忙著和林正英借書看。
看的正是金庸的《射雕英雄傳》。由于《射雕英雄傳》分了好幾冊,他看完第一冊后,就跑去跟林正英借第二冊。
也就是在剛看完《射雕英雄傳》全冊后,白彪接到了佳藝電視公司負責人蕭笙的電話。電話一接通,蕭笙便問白彪:“有個角色你撈不撈?”
白彪問了一下是什么角色!蕭笙便立即告訴他,是《射雕英雄傳》,公司要求找個看著憨厚的。
這個回答讓白彪愣了一下,他剛看完這本書,里面除了“郭靖”這個角色之外,似乎并沒有其他憨厚的人物了。隨即,他便立即答應了下來。但同時,他也有些不確定,因為“郭靖”這個人物是男主角,怎么會輪到他呢?
而事實果真如白彪猜想的那樣。當他去佳藝電視公司試鏡時,負責人就告訴他,找他演的角色就是“郭靖”!
于是,在1976年,白彪憑著《射雕英雄傳》中的“郭靖”一角一夜爆紅。
緊接著,佳藝電視趁熱打鐵,在同年,又拍攝了《神雕俠侶》,而白彪也又一次飾演了“郭靖”。
至此,白彪的演藝生涯可以說是徹徹底底地穩定了。
不過,內地大部分觀眾對白彪的認識,還是在1995年,TVB重拍的古天樂版的《神雕俠侶》中。
這一版是白彪第三次飾演“郭靖”,也是因為這一版,白彪才被認為是最好的“中年郭靖”。
如果說,高雄是電影圈最有宗師風范的演員的話,那么白彪就是電影圈最有大俠味道的演員。
雖然他的成名期維持得比較短,但他在熒幕上留下的身影卻至今讓人難以忘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