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完了我自己對于各家車企的 2024 年展望后,年關將至,正好是一段寶貴的休憩時間。
與朋友閑聊的時間里,話題兜兜轉轉又聊到了蔚來身上。雖然在之前聊過 2024 對于蔚來而言會是困難的一年,但一如既往對蔚來充滿信心的朋友依舊保持了樂觀的心態,還興致勃勃地向我聊起了蔚來的未來和海外展望。
暢聊即將結束時,手機推送里的新出行快訊又更新了一條,又是 Banyan 系統的 OTA 更新升級,這一次更新到了 2.4.0 版本。隨口問了一句朋友目前蔚來的海外車型座艙版本到哪了,他回答到:跟國內是同步的。
好奇心驅使我去查了一下,支持全球各地,不同國家,不同語言,截止到如今的 Banyan 2.4.0,蔚來智能座艙已經給蔚來用戶們帶來了 109 次 OTA 更新升級,其中包含超 1680 次功能新增和優化。
那第 109 次 OTA 更新升級后的蔚來,以后的方向在哪里?
一、關于Banyan 2.4.0:從車輪之上重新思考 OTA
從燃油車時代步入到現如今的智能電動車時代,我想 OTA 這項事物的發展是時代進步的重要見證人。
放在現在來看,每家新勢力車企的每一次大版本 OTA 更新,都會顯得聲勢浩大。OTA 已經在無形中成為了消費者購車的重要因素:一臺可以持續 OTA 更新的車型,意味著背后努力的研發團隊,愿意積極聆聽用戶反饋的車企……消費者們在燃油時代收獲到的產品能力會隨著使用周期拉長而不斷下滑,但有著可持續 OTA 能力的車型和車企,會讓這條下滑的拋物線變得更長、更遠。
身處這個智能電動車噴涌而出的時代中,我們見到的每一款產品,似乎都有著可以持續 OTA 的能力。但在其中,不同品牌的優劣勢與差異化,驅使著消費者選擇不同的品牌車型。而在了解完蔚來的這次 Banyan 2.4.0 OTA 更新后,我給出了如標題所見,從車輪開始重新思考 OTA 的評價。
為什么我會對這么一次看似平平常常的 OTA 推送更新給出這么高的評價呢?答案自藏于這一次的更新說明當中——4D 舒適領航。
我們所談及的智能化,在絕大部分的時間里,是在針對著智能駕駛和智能座艙,這些我們在古早的燃油車上體驗不到的“新奇玩意兒”;但對于一些保守的人們而言,燃油車的駕駛感受顯然是面對負重電池包的新能源車型最好的反擊。
我說西,你說東,關公戰秦瓊。智能電車的主戰場與燃油用戶們對于一臺夢想的駕駛者之車顯然相去甚遠。但 Banyan 2.4.0 當中的 4D 舒適領航,顯然是蔚來思考的新一步——智能化的風,如何吹拂除了座艙/智駕以外,車輛本身更多的領域?
在蔚來對于 4D 舒適領航的解釋中,除了智能座艙與智能駕駛之外,還有新的角色出現:AI智能底盤。
底盤作為全車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理應是需要智能電車去著重傳播智能化光輝的重要領域。而在打通這三大域(智能座艙/智能駕駛/智能底盤)之后,蔚來對于旗下的車型,能為用戶帶來的內容顯然變得更多起來——
如 4D 舒適領航中的說明那樣,理想情況下,車輛根據車身上的智能駕駛硬件提前生產路面特征,再通過實時或離線的大數據處理,最終反饋到底盤域中,實時調整懸架高度和阻尼控制策略,讓車輛的行駛舒適性更優秀。
文字上的表達或許尚會有些不清楚的地方,但我們需要知道的是,蔚來并不是第一次在為底盤智能化而努力——擁有天行全主動智能懸架的 ET9 ,便是蔚來在AI智能底盤上的得意之作,宛如魔毯般的底盤表現,想必大家還記憶猶新。而 4D 舒適領航這項功能,可以理解為前瞻技術的下放,和蔚來對于車輪之上,座椅之下的更深層次智能化思考。
除開蔚來本次 OTA 新加入的智能底盤維度,在智能駕駛域和智能座艙域上,Banyan 2.4.0 的更新內容幅度之大,已經接近了某些車企的年度大版本更新體量——包括 GOA 異形障礙物預警及輔助,EP MODE 賽道模式;車內更聰明的NOMI ,無麥 K 歌;與 NIO Phone 手車聯動的車外超感泊車等等……
這一份跨越式的 OTA 更新“大禮包”中,蔚來將底盤智能化拉入到與智能座艙、智能駕駛相同的更新“群聊”里,相對其它車企,蔚來無疑走在了更前一步。
二、強大研發體系下的“三世同堂”
事實上,就在 2024 年的 1 月 31 日,蔚來系統中最“年長”的 Aspen·白楊又迎來了一次 OTA 更新推送。
從 18 年的 ES8 創始版開始計算,今年已經是 Aspen·白楊度過的第 6 個年頭。面對這位少年老將,蔚來對其的OTA更新也并未敷衍了事,NIO Phone 對車控的積極適配,車機應用生態的不斷擴張……即使 Aspen·白楊早已被 Alder·赤楊和 Banyan·榕取代了用戶主力位置,但與其相互扶持,從無到有,從弱到強,到如今體系化的蔚來智能化研發團隊,仍在繼續呵護著它。
和 ES8 相比,同年推出,堅挺到在互聯網上梗多如潮水的小米 6 ,如今早已放棄了系統的 OTA 更新。
從商業行為上來看,堅持對一臺誕生了接近 6 年的車型持續 OTA 更新,是一件投入巨大且在常人看來非常愚笨的事情。但作為擁有感性能力的人,面對著一個有溫度的品牌給予的慰籍,我想大家總是會喜歡在這個搏殺的世界,那個始終溫情款款的蔚來。
蔚來是少數幾個邁過“30 萬”價位坎的中國新能源品牌,如果定語再精確的情況下,30 萬元以上的純電市場,蔚來已經初步塑造出了屬于中國品牌的高端形象——在 30 萬以上的主流純電市場獲得了超過 40% 以上的市場份額,這些都是用戶對蔚來在品牌、技術、產品等多方面的認可。
沒有硬實力,空談用戶的體驗與感受顯然無以為繼。在 NIO Day 上,放出“行政旗艦就是技術旗艦”口號的蔚來ET9(參數丨圖片),便是蔚來在研發體系上的一次“亮劍”操作——集成式的全主動液壓懸架,整車全域 900V 高壓平臺,最高充電功率超過 600kW 的同時支持換電,轉速突破 20000 轉的后置電機,全自研的天行底盤系統,自研的 5nm 神璣智駕芯片,七重安全冗余……
蔚來 ET9
而在省略號的最后,是李斌與大家爽朗地交談著:“我們其實在直播前刪了很大一段有關 ET9 的技術介紹頁,畢竟 NIO Day 是屬于我們蔚來用戶們的節日。”智能化團隊的研發能力強大,正是李斌得以放下公事,與用戶們在 NIO Day 暢聊的根本。
結語
在 2024 年,還會有著諸多的困難、挑戰和質詢沖擊著蔚來的“未來”。
但這一次在寒冬中的 OTA 升級,我們能看到蔚來在智能化更新上帶來的全新跨域思考,強大的研發團隊支撐著“三世同堂”,和之后全新平臺車型登場后的“四世同堂”持續迭代推送升級的場面。
嚴冬雖寒,但肆虐后又有柳樹抽新芽;有人于寒冬中轟然倒下,但有溫度的蔚來,會在這個寒冬中,和用戶一起直面挑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