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憶舊丨鐵北一路北十條街雜憶
作者:嚴景有
鐵北一路和北十條街都是長春的街路名,位于寬城區的東北角,鐵北一路為東西走向,北十條街是南北走向,附近還有平交鐵道口。
【鐵北一路、北十條街口附近,作者供圖。↑】
我家就在鐵北一路東頭的北十條街32~1號一個大雜院里,從三歲始至二十二歲搬離,我在此地生活了19年。鐵北一路、北十條街伴隨我度過了愉快的童年、少年和青年,對我那初始的環境十分喜歡、認可。鐵北一路、北十條街對我來說,就是倍感溫馨的一個地方。
【鐵北一路東首,已經廢棄的鐵道專用線遺跡。和平拍攝于2020年11月。↑】
六十年代,鐵北不似如今的繁華,鐵北一路、北十條街等街路上還鋪著馬蹄石,就是一塊一塊像方形饅頭一樣、十厘米見方的石頭,密密麻麻的滿鋪在路上。那時候的長春,路面上汽車還很少,運輸工具多為是馬車、驢車等畜力車。冬日時分,馬路上一層薄雪,馬車走上去,車輪吱吱呀呀,一掛馬車三匹馬十二只的蹄子,錯落有致的踏在一塊塊石頭上,咔嘚咔嘚的聲響十分響亮。
【整潔的北十條街。和平拍攝。↑】
鐵北一路和北十條街所在的鐵北區域,在那時候擁有許多的工廠。鐵北一路北十條街附近有二鞋廠,文具廠、蛋禽廠、釀造廠等,距我家僅一箭之遙的保溫材料廠,我再熟悉不過了。這家工廠前身為日本人所建的一家磚廠,直至七十年代末期工廠內尚可見到一個高高的煙囪上有“營口窯業”四個大字。我們小時候總去這家廢舊的廠房里玩,窯場的車間里空無一人,成了我們小孩子的游戲場,一根根松木房梁距地面足有五六米高,長度六七米,寬度不到二十公分,那時候我們一些小伙伴比賽誰在這房梁上跑的快,一個個頑童健步如飛,絲毫沒有害怕的感覺,五六米的高度,摔下來非死即傷,現在想起來都后怕,但那時候每天都去,樂此不疲。
【北十條街東側新居住區建筑與碼放整齊的耐火材料。和平拍攝。↑】
每到夏日夜晚,位于北十條街保溫廠的鐵路專用線燈火通明,這是一個露天堆場,若干個電線桿上吊起的氙氣燈號稱“小太陽”,亮如白晝。明亮的燈光,吸引了無數的蝲蝲蛄沖著燈光飛奔而來,可能是燈光的光線太強?抑或是其它什么原因,反正蝲蝲蛄在強光下紛紛從夜空跌落下來,落到地上就成了我們的戰利品,許多小孩子跑來跑去地逮蝲蝲蛄,一個夜晚能捉百十只,拿回去喂雞,小雞可愿意吃了。
【鐵北一路街景,作者供圖?!?/p>
在北十條街上學騎自行車,也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們個子小,自行車騎不上,就用“掏襠”的方法,一遍遍的遛,一趟趟的騎,不消幾日,便可滿世界的暢行了。
在鐵北一路北十條街這個路口看焰火是我們的一個美好的回憶。記憶中每個國慶日或者慶祝黨的代表大會勝利召開,市里的人民廣場都會施放焰火以示慶祝。我們左右鄰居扶老攜幼你簇我擁的來到路口,向市區的夜空望去,秋高氣爽夜幕降臨,一串串焰火騰空而起,我們這幫小伙伴便是一片歡騰,至高潮迭起拍手跳躍興奮至極。
【北十條街上,鐵北一路附近,和平拍攝于2020年11月?!?/p>
一般人形容這燦爛的焰火常常用姹紫嫣紅、絢爛多彩等等,我們這班頑童,哪有那些詞句,黃色的焰火來了,發一通喊:大火球!啊~啊。橙色的焰火來了,又發一通喊:胡蘿卜!胡蘿卜!啊~啊!美好的夜晚里,焰火給我們帶來無限樂趣。
【1990年長春市區工業企業分布圖,鐵北一路和北十條街附近局部,和平拍攝。↑】
我家的位置就在北十條街與鐵北一路交匯處最東頭的一處大雜院里,每次出入這個大雜院需經過一條長六十米、寬約三米的一個胡同。夏日里,胡同兩側高高的院墻,正好把陽光擋住,清涼不少;到了寒冬臘月就很鬧心了,幾十米的胡同正好形成一個大大的風口,肆虐的北風把大雪傾瀉到這窄仄的胡同里,形成一道道雪浪雪墻,高可沒膝。每到這時候,我便和父親拿起鐵鍬或者鐵鎬,去胡同里刨冰除雪,確保全院鄰居正常出行。
【2020年11月份見到的鐵北一路景象,和平拍攝?!?/p>
北十條街在長春的位置偏僻,居住在這里的居民以工農為多,我們這個院子里十八戶居民,有三四戶菜社的菜農。近朱者赤,我也跟著做菜農的鄰居學種菜。我家的房子大,又是把著山墻,院子也就比別人家大,給我種菜、種果樹提供了極好的條件。我先后種過倭瓜、大蔥、土豆,還種過藏紅花;院子一角種了四棵海棠樹,門前最好的位置種了幾株葡萄。一到秋天,海棠樹掛滿了果子,紅的黃的,半紅半黃的,煞是喜人。那時候我剛上初中,海棠剛摘下來,還有些酸澀呢,但我們不怕,感覺甜的很,不等果子熟透了,便迫不及待的摘著吃;倭瓜等菜蔬成熟了,就陸續摘下來,張家送幾個,李家送幾個,價錢不貴,情意濃濃,些許菜蔬,拉近了鄰里間的距離。夏日炎炎,坐在自己家的葡萄架下,頓時涼爽了很多,搖著蒲扇,幾位近鄰說些家常嗑,十分愜意。
【北十條街街景,和平拍攝。↑】
我家在 1978年搬離鐵北, 離開了鐵北一路和北十條街。屈指算來,已過去四十多年,這里留下很多美好記憶。
如今的鐵北用日新月異來形容一點不過分,高樓林立,綠樹成蔭,北十條街鐵道口也修建了立交橋,大家出行更加方便了。我的很多老鄰居都搬進了新居,看著寬敞明亮的大樓,跟低矮潮濕的舊房比較,真的是天地之差。
【鐵北一路靠近東道口附近的鐵路專用線與偽滿保稅倉庫遺跡,網絡資料圖片?!?/p>
改善最大的還有學校,原先我曾經的小學清一水的平房,操場也是很小的一片;如今的學校,一排排的樓房高大氣派,塑膠跑道上、操場上孩子們盡情的跑啊跳啊,開心極了,數不清的體育器材環伺操場周圍,一陣陣的歌聲,一陣陣的朗朗讀書聲,勾起我難忘的童年。
日月如梭,滄海桑田,我們的城市也跟我們偉大的國家一樣,在黨的領導下,一步步走向輝煌。
作者簡介:嚴景有,網名行者老嚴,漢族,長春生人,長春作家協會會員。平素喜歡攝影、文學,偶有作品見諸報端。
編者:李春昌
【和平胡同-春發盛】編發長春歷史文化圖文,歡迎您閱讀與留言?!竞L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