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鄙視宏大敘事,甚至有人說只有窮人才喜歡宏大敘事,精英都在考慮經濟利益、個體命運。還有人跑到我文章后面留言,說我也是個宏大敘事愛好者,就會寫“宏大敘事”爽文。
宏大敘事有問題嗎?只有家長里短才跟普通人有關嗎?當然不是。
例如,產業升級是宏大敘事,成功了提升社會下限,月薪3000變5000,失敗了成拉美,天天為物價發愁,怎么與普通人無關?
宏大敘事不在于它爽不爽,而在于它對不對。
比如福山的“歷史終結論”就是典型的宏大敘事,但止于爽文。
東歐劇變之后,福山迫不及待地跳出來為西方搖旗吶喊,認為西方自由民主政治是最好的制度選項,完美的制度,歷史發展到這一步就抵達終點了,搞其他的都沒出路。
然后用一大堆似是而非的哲學概念進行論證、說明,把西方民眾煽動得熱血沸騰,爽到不行。
可結果呢?中國在完全非西方制度背景下崛起,用40年時間,GDP從第11位干到第二位。而西方呢?大部分停滯不前,福山的老家日本甚至倒退。
哪怕福山投靠的新東家——美國,政治體制也是風雨飄搖,民主自由成了笑話,國會山被沖了,前總統的賬號被禁了,德州直接和聯邦政府干起來了。
歷史證明,“歷史終結論”這樣的宏大敘事是錯誤的,是純粹的爽文,沒有一種模式能解決人類所有問題。
除了福山的歷史終結論,還有馬漢的“海權論”,布熱津斯基的“大棋局”,喬治凱南遏制理論都是宏大敘事。
西方不僅學者愛搞宏大敘事,他們的政府也樂此不疲,甚至把宏大敘事當武器。
早些年提出的“碳達峰”就是宏大敘事。地球要完了,人類要完了,我們不能再燒鍋爐了,大家一起來搞環保吧!
當丁仲禮院士揭示了西方國家制定的IPCC協議,表面上打著環保的旗號,實際上是在約束發展中國家,特別是中國的時候,被西方宏大敘事洗腦的公知露出不可思議的表情。
你在質疑IPCC?質疑西方?
她對西方那套深信不疑,從沒想過對面是在利用宏大敘事PUA第三世界。
如果丁院士的回答還不足以說明問題,現在再來看看。
當中國有條不紊的走向碳達峰,刺激出全鏈條的新能源競爭力的時候,西方受不了了,開始換一套敘事方式,說中國的新能源是威脅。
現在美國都開始制裁中國的電池制造商了,環保的政治正確不要了,你說可笑不可笑?
英國開始放風不準備搞碳達峰了,德國默默地重啟燃煤發電廠,驚不驚喜?意不意外?
除了“碳達峰”,還有“自由貿易”。
這個世界已經開始并逐漸割裂成新舊兩部分。
一部分是以美國及其用美元霸權驅動,新聞媒體洗腦,收買政客操弄的附隨國組成的利益輸送體系,是個新舊混雜的殖民世界。
這個體系僅為了手握陳舊技術的巨富繼續躺賺超額利潤,利用各種貿易壁壘,排斥更新的技術,更有性價比的產品。
還有一部分是以中國為首的新工業制造世界。卷科技,卷效率,努力為世界更高效的提供更新的工業制品,用自己的汗水和雙手去制造一個更美好的世界。
當后者競爭不過前者的時候,殖民體系就推銷新自由主義,用“自由貿易”的宏大敘事推平貿易壁壘,幫他們的產品掃清障礙。
世界是個大家庭,你們不應該“閉關鎖國”,要加入到國際產業鏈當中,做其中的一環。要發揮比較優勢,你們不是人多嗎?就應該安安心心搞代加工,不要想著創新。
當新世界,尤其是中國制造崛起后,歐美感受到壓力了,他們立馬把“自由貿易”拋之腦后,搞起小院高墻,脫鉤去風險。
我們的安全受到威脅,要美國優先、西方優先,要共同的價值觀,我們不和沒有共同價值觀的國家玩耍!
所以,宏大敘事一直都存在,而且廣泛影響著人們的生活。
不夸張地說,宏大敘事的方式對不對,講得好不好,事關大國興衰和百姓福祉。
中國也有宏大敘事,而且很多宏大敘事堪稱頂級。
抗戰期間的“論持久戰”就是典型的頂級宏大敘事。
在抗戰最困難的時候,毛主席反對“速勝論”和“亡國論”,高屋建瓴地提出“持久戰”,并預言抗戰將分三階段:戰略防御、戰略相持、戰略反攻。
“這就是說,日軍要完全被敵對的中國人所包圍;日軍要被迫運來他們所需的軍用品,而且要自己看守;他們要用重兵去保護交通線,時時謹防襲擊;另外,還要有一大部力量駐扎滿洲和日本內地。”
“并且日本還想占領菲律賓、暹羅、越南、馬來半島和荷屬東印度,把外國和中國切開,獨占西南太平洋。這又是日本的海洋政策。”
“此階段內,敵之企圖是保守占領地,以組織偽政府的欺騙辦法據之為己有,而從中國人民身上盡量搜括東西,但是在他的面前又遇著頑強的游擊戰爭。”
“此階段的戰爭是殘酷的,地方將遇到嚴重的破壞。但是游擊戰爭能夠勝利,做得好,可能使敵只能保守占領地三分之一左右的區域,三分之二左右仍然是我們的,這就是敵人的大失敗,中國的大勝利。”
《論持久戰》是公開發表的,若不相信頂級宏大敘事的存在,多數人會把它歸為爽文,可結果呢?
今天回過頭將論持久戰的描述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中日戰場狀況進行對比,就會發現是驚人的相似。哪怕日軍對此一清二楚,也無法阻止宏大敘事的成真。
除了抗戰時期的“論持久戰”,還有改開“三步走”。
第一步,實現國民生產總值比一九八O年翻一番,解決人民的溫飽問題。
第二步,到20世紀末,使國民生產總值再增長一倍,人民生活達到小康水平。
第三步,到21世紀中葉,人均國民生產總值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較富裕,基本實現現代化。然后,在這個基礎上繼續前進。
1978年提出來的時候,有多少人相信這個能實現?會不會認為那是爽文?彼時,中國人均GDP不到330美元。
2005年天涯論壇上一個名叫“聯合光子”的ID發了一個帖子《中國和日本的真實差距》,比較了中日現狀,認為中國沒有出路。
無數人深以為然。
后網友“雪亮軍刀”發帖對其駁斥,并預言中國將在2030年GDP超越日本。當時,日本GDP4.6萬億美元,中國僅僅1.4萬億美元,幾乎只有日本的三分之一。
很多人留言諷刺軍刀,后因逐年回帖的數量巨大,蓋起了“高樓”,被網友們稱為“光子大廈”。
而如今,超越日本是爽文嗎?中國早在2010年,也就是帖子發表的5年后,GDP就超越了日本。
所以,不存在什么窮人玩宏大敘事,精英考慮經濟利益、個體命運,只有正確與否的宏大敘事,以及會不會實現的宏大敘事。
一個宏大敘事是否正確,能否成功,是看該敘事戰略是否能幫助主體占據有利的位置,并支持它持續增長。
所有頂級宏大敘事都建立在自我奮斗基礎之上,具有正義性,不能寄希望于搞垮別人,或者要別人配合屈服。
毛主席是不世出的奇才,是頂級宏大敘事者。
秋收起義失敗后,他帶著700殘兵上井岡山,經過20年的不懈奮斗,到1948年,人民軍隊的數量發展至280萬,有了與國軍一決雌雄的實力。
是什么在支持我黨在處于絕對劣勢條件下,能逆轉局勢,最終取得全面勝利的呢?
毫無疑問,是毛主席天神下凡般的宏大敘事能力。“農村包圍城市”、“不在意一城一地的得失”、“以運動戰消滅敵人有生力量”、“在敵人最薄弱的后方建立根據地”......這一系列開創性的宏大敘事,幫助我黨在各個時期,修正了方向與路線。
總結這些宏大敘事,最大的特點正是“變被動為主動,幫助主體持續增長”、刀刃向內的正義性。
同樣的宏大敘事,“碳達峰”“自由貿易”為什么注定半途而廢?因為西方提出這些概念的時候就沒安好心,他們把希望寄托在削弱別人上,采陰補陽以壯大自己。
真正頂級的宏大敘事,應該是類似“論持久戰”“三步走”“一帶一路”這類既壯大自己又滋養別人的戰略,具備歷史的正義性。
所以,別被某些大V帶偏了,宏大敘事不僅存在,而且和普通人息息相關。對于國家確定的頂級戰略,我們理應舉雙手贊成。
當然,也不要隨便見個套子就往里面鉆,所有的宏大敘事都要接受歷史的檢驗。
全文完,謝謝閱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