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我們,設為星標,精彩不失聯
黃浦區
上海外灘美術館
“胡昀:遠山”
展期:2024年3月23日-8月25日
地點:黃浦區虎丘路20號
上海外灘美術館呈現胡昀首個在中國的美術館個展“遠山”,介入點是RAM所處的建筑:在1933年為中國最早的自然歷史博物館——皇家亞洲文會博物館所建。藝術家在跨越三層樓的空間介入中交織個人敘事、歷史事件和自然元素,挑戰傳統觀點并激發內省。展覽從既定歷史的滑脫之處出發,呈現了那些偶然間逃脫了積累、分類和歸類過程的聲音和知識。
上海外灘美術館
“覆寫上海:重構亞洲文會圖書館”
展期:2024年3月23日-8月25日
地點:黃浦區虎丘路20號
“覆寫上海:重構亞洲文會圖書館”聚焦皇家亞洲文會北中國支會(RAS)及文會二十世紀初在上海的數位重要人物,包括博物學家、上海博物院館長蘇阿德(Arthur de Carle Sowerby),漢學家、亞洲文會榮譽圖書管理員愛詩客(Florence Ayscough),漢學家、藝術收藏家福開森(John Calvin Ferguson),醫生、慈善家伍連德(Wu Lien-teh),標本制作師唐氏家族(Tang family)以及藝術收藏家羅伯特·斯特林·克拉克(Robert Sterling Clark)(即蘇阿德穿越華北考察之旅的出資人)。
東一美術館
“提香·花神——烏菲齊美術館威尼斯畫派珍藏展”
展期:2024年3月29日-7月28日
地點:黃浦區中山東一路1號
本次展覽共分為六大章節。不僅展現了16世紀威尼斯的人文與自然風光,亦有從人性、權力、古代歷史、神話故事、宗教文化、戰爭等角度切入而進行的創作,色彩濃郁、顏料細密,畫作充滿戲劇張力,深入揭示了提香與威尼斯畫派對歐洲藝術長達數世紀的深遠影響。
春美術館
“復調·回響——獅語畫廊16周年特別展出”
展期:2024年3 月1日-3月30日
地點:黃浦區福州路655號
此次展覽匯聚芭芭拉·愛德斯坦(Barbara Edelstein)、蔡雅玲、塞西爾·倫珀特(Cécile Lempert)、胡順香、黃朔菲、林延、劉九彰、奧爾加·布萊西(Olga Bl?si)、塔瑪拉.科威斯塔澤(Tamara Kvesitadze)、張雪瑞共10位藝術家的創作,這場展覽借用了從音樂領域生發的“復調”(Polyphony)概念,試圖通過跨越繪畫、裝置、影像、雕塑等多重媒介作品間的相互對話,探討延伸至文學、藝術等諸多文化領域的“復調”如何在這場展覽中發出連綿的、獨屬于當下的回響。
誌屋
“何見平:千千萬萬”
展期:2024年3月22日-4月21日
地點:黃浦區建國中路10號7號樓
何見平在平面設計領域具有國際影響力,是首位問鼎波蘭華沙國際海報雙年展金獎的華人設計師。何見平將美學和創意貫穿于設計,不拘泥傳統框架地將設計生活化、藝術化,作品受西方藝術概念影響,同時自然流露出東方文化根源。此次展覽回溯了何見平2003-2023年間的重要藝術設計項目,開放式地探討東西文化和媒介轉變下的視覺形象使用的可能性及創新,并首次展出他闡述空間與視覺設計關系的裝置《千千萬萬》。
蜂巢|上海
“娜蒂莎·瓊斯:乳牙”
展期:2024年3月8日-4月16日
地點:黃浦區北京東路270號
蜂巢|上??臻g推出印尼藝術家娜蒂莎·瓊斯個展“乳牙”,集中呈現她最新的繪畫創作。此次展覽是藝術家繼2022年蜂巢北京個展“直到成為一座火山”之后在中國的第二次個展。娜蒂莎·瓊斯將“乳牙”視作生命中各個階段注定失去與告別的象征之物,投射著復雜難言的心緒:既有對遺失天真的感傷,亦有對投入全新生命周期的喜悅;既有對割舍陰翳過往的釋懷,亦有對面臨未知成長的焦灼。而這些無法被天平輕易衡量的得與失,愛與痛,均是她一直以來的繪畫創作從未駛離的命題。在最近一年的時間中,娜蒂莎折返于阿姆斯特丹的工作室與巴厘島的童年家中進行兩地創作,在這個伴隨著追憶思緒與內觀覺知的拉鋸過程里,連綿不斷的心理肖像次第顯形。
蜂巢·生成|上海
“許晶媛: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
展期:2024年3月8日-4月16日
地點:黃浦區北京東路211號
蜂巢·生成|上??臻g呈現韓國藝術家許晶媛(Jungwon Jay Hur)的亞洲首次個展。展覽由策展人唐一菲策劃,將呈現藝術家的最新創作,包括木板油畫、布面油畫、蝕刻和炻器等作品。許晶媛的創作常常帶有虛構的自傳色彩,這種傾向來源于她以對個體的想象重新解讀和承接藝術史、宗教和民間傳說的創作方法。在她的視角里,這些流傳下來的故事和線索都是無形的楔子,將引誘被動的、非物質的元素并重新賦予他們視覺的、有形的外衣。通過這個自我的重新建構和圖像集體的敘事過程,她試圖將使我們沉重的事物變得輕盈,編織排演故事和圖像,不斷挖掘象征的意義。
里森畫廊
“阿洛拉&卡爾薩迪亞:感應”
展期:2024年2月24日-4月13日
地點:黃浦區虎丘路27號2層
這是駐波多黎各藝術家組合阿洛拉&卡爾薩迪亞 (Allora & Calzadilla) 的中國首次個展。他們探索“感應”的理念——這一概念源自中國古代宇宙學,在當代語境下被用來描述日常生活中各種力量與生靈之間的糾葛和作用。他們結合宇宙和時間的主題,將重要的歷史時刻與當下的全球氣候危機聯系起來,在哲學、歷史和生態學的交匯處實現了一種優雅而矛盾的平衡。
阿爾敏·萊希畫廊
“法比安·阿德勒:羞赧”
展期:2024年3月15日-4月13日
地點:黃浦區虎丘路27號2層
在法比安·阿德勒的作品中,我們有時能發現人物的手,擺放位置看起來極具風格主義(Mannerism),其側臉看起來像是即將開口卻又戛然而止的畫面,由此便塑造出一種期待感。藝術家常會基于同一幅作品的構圖為藍本,創作多個版本,這樣一來,他就能隨機應變于畫布上所展開的事物,憑直覺展現不同的色調和氛圍。在《長椅上的兩個人物》(Deux Figures sur un Banc)的一號與二號作品中,場景或被染上讓人聯想起意大利畫家萊昂諾爾·菲尼(Leonor Fini)的赤藍暮色,或展現出帶有灰色陰影、皮維·德·夏凡納(Puvis de Chavannes)風格的淺黃黎明。
貝浩登
“雕塑公園”
展期:2024年3月15日-5月25日
地點:黃浦區虎丘路27號3層
展覽“雕塑公園”是著名法國藝術家澤維爾·維揚于中國大陸地區的第二次個展,展出了藝術家2021年至2023年完成的全新作品系列。維揚的創作涉及雕塑、繪畫、裝置和攝影,他將自己定位在手工藝與技術創新的交叉點上,挑戰并拓展了傳統藝術與數字媒介的界限。他的藝術實踐以持續的創新精神和實驗精細為基礎,批判性地探討了表現的觀念及觀念的物質化表現。
大田秀則畫廊
“黃漢明:太空大戲臺”
展期:2024年3月22日-5月4日
地點:黃浦區虎丘路78號一層
上海大田秀則畫廊將呈現出生于新加坡、現居柏林的藝術家黃漢明的個展“太空大戲臺 ”。這是他在上海的首次個展,也是其繼新加坡和東京個展后,第三次在大田秀則畫廊的亮相。黃漢明以其融合行為、影像、裝置和攝影跨學科實踐而聞名,并從世界電影、音樂、電視、中國戲劇在舞臺和銀幕上的歷史以及未來和科幻小說的概念中汲取靈感。在黃漢明的許多作品中,他扮演所有角色,挑戰觀眾對社會結構、身份和性別的重新想象,并推動電影語言的可能性。
德玉堂
“里埃拉·伊·阿拉戈:靜謐之航”
展期:2024年3月2日-4月28日
地點:黃浦區北京東路99號2樓
此次展覽不僅是藝術家對自然與機械之間交織美學的深度探究,也是其對抽象藝術創新精神和現代主義思想獨特詮釋的展示。通過雕塑和繪畫,藝術家挑戰視覺藝術的邊界,展現了人造物與自然形態之間的復雜對話,并激發觀眾對于科技迅疾發展社會中,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的思考。本次展覽匯集了阿拉戈近年來,特別是疫情期間的創作,聚焦于材料的獨特性質和形態的革新,展現其在材質、形態和空間布局上的新高度。
SGA滬申畫廊
“象非相”
展期:2024年2月26日3月20日
地點:黃浦區中山東一路外灘3號3樓
“象非相”,源自偈語“相非相”所指涉的關于認知宇宙萬物的無常與虛幻性的一種社會學想象。相對于無限大的宇宙,我們對客觀世界的認知雖微不足道,但在“象”所呈現出的外在形質,與“相”中所強調的內在本質之間,才建構出“我”之所在。當代藝術家們便是在對“我”的塑造與詮釋中,創作出了各自心中飽含熱忱的審美意象 。
庫比森畫廊
“堅果殼劇場”
展期:2024年2月24日-4月3日
地點:黃浦區四川中路33號201-205
此次展覽中三位背景完全不同的藝術家都戲劇性地用具象的方法在小尺寸的畫布或裝置中表露他們對于“圖像”的理解。與千篇一律的“堅果殼”相比,有限的“劇場”中藝術家們填充“空心”的形式雖不同但各自鮮活 。
藍騎士Bluerider ART
“威利·希伯:巴洛克珍珠”
展期:2024年3月9日-5月26日
地點:黃浦區四川中路 133 號
藍騎士藝術Bluerider ART推出開春首展 “威利·希伯:巴洛克珍珠”(Willi Siber : Baroque Pearls)中國首個展,將展出包括墻上裝置、雕塑等多達十數件首次于亞洲曝光,希伯特為此次個展創作大尺寸作品。展場中稀有大型近4米三聯幅作《板面物體》(Tafelobjekt),以光滑的表面強化木質纖維板凹陷的有機圓弧體,漸變的光線反射為畫面帶來起伏,有著空氣拂過的律動與輕松。同系列新作則以霧面的黑、白粉狀色漆,如同珍珠般的觸感,色澤紋理與形狀脈動挑動了觸覺神經,使觸碰的欲望取代了視覺的呈現。
靜安區
Fotografiska影像藝術中心
“燃燒之路”
展期:2024年3月9日-4月21日
地點:靜安區光復路127號
“燃燒之路”以攝影、影像、文本、裝置藝術等媒介探討技術和不可見力量之間的關系,策展理念呈現于展廳地面的金色圖案,力求再現藝術家創作時的背景生態,帶領觀者進入一個由宏觀至微觀,首尾銜接,從自然、城市、居所,過渡到身體發膚再回歸星辰大海的觀展體驗。
Fotografiska影像藝術中心
“艾略特·厄威特:鏡頭下的奇遇”
展期:2024年3月1日-6月2日
地點:靜安區光復路127號
本次展覽涵蓋精選了厄威特在攝影領域70年間的作品集合。厄威特擁有著在適時出現在合適地點的獨特能力,通過他的鏡頭,他捕捉到了日常生活中的瞬間,每一幅作品都充滿了溫暖和情感,同時又帶有一絲幽默。
惟典空間
“室內風景”
展期:2024年3月8日-4月30日
地點:靜安區曲阜路9弄下沉庭院負一層2號
惟典空間推出群展“室內風景”,展出作品的藝術家及組合包括Areum Yang、Asgar/Gabriel、方賢晨、黃一山、李易紋、倪有魚、王一龍、煙囪、張業興和張玉琢。展覽帶我們進入一個又一個建筑的內部,越過私人或公共領地的邊界,走進寓所的客廳,一張沙發椅,餐桌,鼠洞,美術館,工廠廢墟中舞蹈的旋梯……十位/組藝術家通過與室內場景有關的創作,共同探討了家、依戀、領地、藍圖與遺跡,以及在建筑內部流動的我們。
Vanguard Gallery
“Vanguard Onwards”
展期:2024年3月16日-4月19日
地點:靜安區曲阜路9弄下沉庭院負一層8號
在成立20周年之際,Vanguard畫廊舉辦特別展覽“Vanguard Onwards”。此次參與展出的34位藝術家在畫廊的發展歷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有的更是陪伴畫廊一路走至今日?!癡anguard Onwards”展出的既有藝術家代表性的創作,也有別具意義、饒有故事的作品,著意以友誼為紐帶,呈現Vanguard畫廊不斷進取的立意和視野。
沒頂畫廊
“鄭源:最小限度的”
展期:2024年3月16日-5月2日
地點:靜安區曲阜路9弄下沉庭院負一層1號
“最小限度的”是鄭源繼2020年“前進的,后退的”后在沒頂畫廊舉辦的第二次個展,此次展覽將呈現其全新創作的5件影像及聲音裝置,顯示出他在對影像語言的持續探索下所進行的多元化實踐。展覽延續了藝術家前一個階段創作對歷史、記憶和圖像生產機制的探詢,同時也將展現其最新進行的藝術項目中對現實元素的調度和重組。
沒頂畫廊
“李可津個人項目:恐懼吞噬靈魂”
展期:2024年3月16日-5月2日
地點:靜安區曲阜路9弄下沉庭院負一層1號
藝術家李可津個展“恐懼吞噬靈魂”,呈現其代表性的繪畫作品。李可津探索敘事與繪畫的張力,主張以繪畫表達“心智失控狀態下人的異化”。心智失控只是表象,根源是人與人心智的裂隙,他者即地獄。李可津承認人心智的復雜性——特別是由恐懼激發的各種陰暗面——藉由繪畫與人的復雜性展開嬉戲,由此啟發繪畫的觀看者思考之于每個人究竟恐懼為何物。故此,李可津將怪物——森白的牙齒,冰冷的觸手和幽暗的外殼—作為其繪畫的對象,為我們加劇生成一種新的崇高。
沒頂畫廊
“李可津個人項目:恐懼吞噬靈魂”
展期:2024年3月16日-5月2日
地點:靜安區曲阜路9弄下沉庭院負一層1號
王溪曼是?位活躍于中國和歐洲的?為藝術家。她的創作有著反抗精神的內核,關注和探究身份認同、性別流動、權利不平、失能、碎?化信息……并持續通過多媒介探索?身及在表演創作中外在和內在的關系。開幕當日(3月16日)下午4點半,藝術家本人將會親臨現場帶來精彩表演。
工作室畫廊
“片段”
展期:2024年3月9日-4月24日
地點:靜安區長樂路888號
“片段”是一種感覺的總和,它們是從日常生活中觀察、感知到的片段化的情感體驗,經歷時間的加工后凝結成記憶中的片段。 此次展覽 是藝術家在工作室畫廊的第四次個展,更是其過去十年藝術創作旅程中的重要里程碑。 其愈漸成熟的技法和高清炫酷的視覺感受力再現了他在生活和繪畫中的成?與深刻體悟。
浦東新區
浦東美術館
“百年狂想:蘇格蘭國立美術館的超現實主義杰作”
展期:2024年2月2日-8月31日
地點:浦東新區濱江大道2777號
2024年,恰逢詩人安德烈·布勒東第一篇《超現實主義宣言》發表100周年。浦東美術館首次攜手蘇格蘭國立美術館,傾力呈現開年新展“百年狂想:蘇格蘭國立美術館的超現實主義杰作”。本次展出的百余件作品均源自蘇格蘭國立美術館館藏,囊括了超現實主義的奠基人和先鋒大師,如薩爾瓦多·達利、雷尼·馬格利特、馬克斯·恩斯特、胡安·米羅、利奧諾拉·卡林頓、多蘿西婭·坦寧等50余位藝術巨匠的杰作真跡。所有展品皆為初次在國內展出,以繪畫、雕塑、拓印、拼貼、攝影、手稿和書籍等多種媒介形式交織呈觀。
昊美術館
“李漢威個展:只管去練”
展期:2024年3月31日-5月26日
地點:浦東新區祖沖之路2277弄1號
此次展覽“只管去練”借助于云計算與3D打印等現代技術手段,挑戰了信息泛濫和技術依賴背景下的文化惰性,揭示了個體在虛擬與現實交織中的位置模糊,同時質疑了現代社會對技術的過分依賴。在這一大背景下,展覽標題是一種口號,旨在鼓勵人們對抗那種將人變成被動接受者的現代生活方式,號召我們積極地行動起來參與到文化的創造與技術媒介的使用中。它要求我們絕不能讓渡出個體的主觀能動性,拒絕完全依靠技術規范我們的生活和價值觀。
APSMUSEUM
“身邊藝術II”
展期:2024年2月25日-5月24日
地點:浦東新區 上海陸家嘴中心L+MALL三樓301
藝術與生活的界限再次受到挑戰。從中國社會語境看,“身邊藝術”更是從“宏大敘事”走向“日常生活”。APSMUSEUM精心挑選達米恩·赫斯特(Damien Hirst)、理查德·朗(Richard Long)、奇奇·史密斯(Kiki Smith)、展望、趙趙等海內外名家和新銳的藝術佳作。此次系列展,“身邊藝術 I”比較關注室內的“身邊”,續展則更多走出去,尋找室內外、家庭與環境的關系,同樣期望當代藝術能夠進一步融入中國式現代化的日常生活。
藝倉美術館
“蓄力 Accumulator”
展期:2024年3月2日-4月2日
地點:浦東新區濱江大道4777號
本次展覽展出王鑫“拳擊”系列油畫作品,創作時間跨越十年。畫家畫出不同拳擊場面,精準地把捉了擂臺之上的驚險萬變。畫中拳手或奮力廝斗,與敵人揮拳接戰;或斜倚擂臺圍繩,雖然疲憊不堪,卻仍充滿斗志,宛如受傷雄獅??蚣苤械募姺眲討B,狂烈而騰躍。王鑫的筆觸迅烈疾速,所揮灑的強烈色彩充滿動力,猶如揮拳之勁。
喜瑪拉雅美術館
“永久的當下——斯蒂芬·肖爾回顧展”
展期:2024年1月21日-4月21日
地點:浦東新區櫻花路869號
本次展覽完整展出肖爾“美國表象”、“不尋常之地”、“要素”、“地形”四個系列的327幅作品。肖爾對此次回顧展非常重視,親自參與了作品挑選和輸出監制,并特意增添了2020年以來新拍攝的專題。展覽名稱“永久的當下”(The Enduring Present) 意在反映肖爾在創作每幅作品時對當下狀況的高度專注這種專注能反映在作品中,并傳遞給觀者,使觀者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因此,肖爾作品具有當下性。通過該展覽,觀者可以從展出的4個系列作品中看到肖爾20世紀70年代至90年代的連續性創作的經歷,以及2020年至2022年創作的全新藝術探索的作品。
碧云美術館
“城市與藝術的共生”
展期:2024年3月5日-4月28日
地點:浦東新區紅楓路135號
城市向來是藝術之中的一個持久而深遠的主題,一直都是一片交織著想象、融匯著激情的藝術熱土。本次展覽將集中呈現碧云美術館于2019-2024年收藏的一系列佳作。
徐匯區
油罐藝術中心
“消失的馬戲團”
展期:2024年3月9日-6月9日
地點:徐匯區龍騰大道2380號
繼2019年孫遜開啟了他最宏大的項目:長篇動畫電影《魔法星圖》,一個由不同藝術風格史構成的定格動畫。歷經漫長的制作過程,孫遜進入到了電影的第二篇章“鯨邦”,由油畫構成的奇幻國度?!恶R戲團梟雄》則是孫遜在構思這部個人史詩級電影時而產生的內核價值思考,以及對于油畫材料的探究與完善,而其中的內容也將與“鯨邦”相互呼應。
油罐藝術中心
“高嫣:章魚山”
展期:2024年3月1日-6月2日
地點:徐匯區龍騰大道2380號
“章魚山”是瑞士新銳藝術家高嫣(Rebekka Steiger)中國首次機構個展,本次展覽收錄了51件藝術家不同時期的主要作品,呈現她大膽,自由的探索。展覽“章魚山”以藝術家創作的四首詩為基石,巧妙地將整個展覽分為四個獨立的部分,涵蓋了“賞石”、“諸神之血”、“海洋的守靈”和“橄欖翅”多維的奇幻視界。通過這些詩歌與藝術作品的巧妙結合,展覽引領觀眾沉浸在時間、自然和生命等深刻議題中,深入理解藝術家獨特視角下的探險歷程。
星美術館
“START星美術館放映計劃 Ⅰ”
展期:2024年3月1日-6月2日
地點:徐匯區瑞寧路111號
這是星美術館長期放映計劃的第一篇。未來每年星美術館將以“放映計劃”作為年度開篇,系統性地梳理國際影像藝術的歷史性線索以及當下發生的藝術家創作成就。今年首度開啟的“放映計劃I”以研究學者隨機推薦抽取的方式,呈現21位來自全球包括中國、瑞士、美國、德國、新加坡等不同區域不同世代的藝術家作品。藝術家邊云翔、陳熹、亞歷克斯·達·科特(Alex Da Corte )、大悲宇宙、馮駿原 、高潔、關小、李然、梁宇玨、劉窗、沙赫瑞亞爾·納沙特(Shahryar Nashat )、瑞秋·羅斯 (Rachel Rose )、黑特·史德耶爾(Hito Steyerl )、蔡宇瀟、余錦鷹等將呈現各自的精彩創作于本次展覽之中。
池社
“一切都像釘子(對錘子而言)”
展期:2024年3月9日-4月26日
地點:徐匯區龍騰大道2555-4
無論是騎著摩托艇的海盜,還是在孤獨的公路上馳騁的女牛仔,艾瑪·斯特恩都會帶著她畫中堅韌、性感、 充滿力量的人物上路。這些作品的夸張演繹使它們更貼近隱藏在作品中的幽默感。
P.art Lab
“火然,火然 FIRE UP!”
展期:2024年2月23日-4月30日
地點:徐匯區龍騰大道2555號15棟
展覽以影像與多媒體為媒介,呈現:馮立、蔣志、李明、瓦吉科·恰齊亞尼(Vajiko Chachkhiani)、王思順、協作派對六位(組)藝術家關于“火”的不同表達——火燃之即,亦始亦終,亦真亦幻。
喬空間
“王梓全:神經?!?/strong>
展期:2024年3月9日-6月9日
地點:徐匯區龍騰大道2555號
本次展覽展出藝術家在過去幾年中創作的十四件作品,梳理了他的藝術實踐之旅,體現出其近幾年關于繪畫的思考和變化,以及他對“繪畫基礎”的理解和實踐。展覽呈現了藝術家對于顏色、材料和光影變化的不斷探尋,以及對痕跡、動作和繪畫行為的反復審視。展覽標題“域值”將色域繪畫中關于空間場域的“域”字糅合進意味著臨界狀態的“閾值”一詞,不僅示意著“藝術家本人對于當代繪畫之外的領域所持續保持的關注、觀察與借鑒”,也昭示著一種“潛于創作之中、平靜之下的蛻變和超脫”。
香格納畫廊
“趙洋:最后的人”
展期:2024年3月16日-2024年5月5日
地點:徐匯區龍騰大道2555號10號樓
展覽“最后的人”是繼“趙洋個展”(2016)、“羅馬是個湖”(2019)、“憤怒近神”(2021)之后,趙洋在香格納畫廊舉辦的第四次個展。新系列“最后的人”繼續在一個粉藍色的迷離世界中展開,帶著更深的悲愴決絕的使命感——在彎折險峻的山路中,角色大多背向觀眾朝著畫面深處走去,在迷惘的山林湖景中消逝。系列緣起于藝術家無意收藏的一幅70年代老畫報里“穿林海,跨雪原”的插圖,兒時印象中的英雄故事與當下趙洋的繪畫行動本身驟然產生強烈的共鳴,于是藝術家也是畫中的一人,繪畫作為他的“未盡之事”,亦在漫漫長路中踟躕前進……
AIKE
“惜別的海岸”
展期:2024年3月9日-4月13日
地點:徐匯區龍騰大道2555號6號樓
此次展覽匯集了鄭梓程創作于2022年至2024年的繪畫,及一件影像作品。展覽圍繞海洋、風俗、血緣展開,引領觀眾徘徊于離去與歸來的情感之間。
阿拉里奧畫廊
“啊打以來:馬可魯作品2016-2024”
展期:2024年3月8日-4月27日
地點:徐匯區龍愛路7號芒果廣場D棟一層
本次展覽回顧藝術家為期8年的“啊打”系列作品及其延展?!按髣t無外,小則無內”,自“啊打”系列以來,馬可魯完全走出了以往對任何繪畫體系的研究,從對具體繪畫語言的探索轉移到自我內在狀態與精神世界的表現。以畫面為對象的“空無”中,蘊藏著其過往40年的人生閱歷,及對“逸品”境界的灑然追求。
杜夢堂
“查爾斯·哈斯科埃特:道德測試”
展期:2024年3月9日-5月11日
地點:徐匯區衡山路199號永平里105棟
此次展覽是藝術家在杜夢堂畫廊的第二次個展,展覽以米蘭·昆德拉對人性的深刻洞見為基調,展出了20余幅哈斯科埃特的最新油畫作品。這些作品展示了藝術家以獨特的視角和風格,將內心的想法和情感轉化為隱喻敘事的非凡能力。
獅語畫廊
“劉瑛:玄冥有光”
展期:2024年3月9日-3月31日
地點:徐匯區武康路376號
“玄”為黑,“冥”亦是黑。玄冥二字合在一起指向道家“無”的境界,即所謂“玄冥之境”。劉瑛的繪畫并不旨在體現絕境處的幽黑,反倒透出暗處蓬勃生長的能量?!霸绞窃诤诎档牡胤?,越容易看到光,哪怕是很微弱的光?!彼囆g家借助狂疾有力的筆觸,將觀者循循引入“光”的棲息之處。此次展覽為劉瑛于中國大陸的首次個人展覽,匯聚藝術家在過去一年中的新作。
青浦區
余德耀美術館
“黛安·達爾-普拉:褶裥之間”
展期:2024年3月3日-6月9日
地點:青浦區蟠鼎路177弄SD129
本次展覽涵蓋藝術家于2021-2023年創作的十多幅繪畫作品,呈現達爾-普拉對日常生活的細微體察以及對個人生命體驗的內觀自省。人體與織物等日常生活中極其常見的圖像構成了達爾-普拉繪畫作品中的主體。她通常從構圖出發,捕捉身體與周身事物之間的微妙關系,但并不尋求精準的敘事。達爾-普拉并不將織物視作刻畫人物身體或創造情境時的附屬,而是將身體與服飾、物體與覆蓋物、空間和帷幔等關系置于同等地位,展現兩者間彼此依附而又矛盾的雙重情境。
閔行區
寶龍美術館
“花物新語”
展期:2024年3月2日-3月24日
地點:閔行區漕寶路3055號
“花”系列表達了在COVID-19疫情中的感悟,呼吁人們珍惜眼前的幸福;“凝視”系列則反思大人的行為對孩子的影響;“生肖”系列則展示了生物之間的循環,以及一整堵“365+1”張小件作品拼成的花墻則用各種感激之情將想法可視化。本次展覽以感恩之心,開啟藝術與觀眾之間的對話與共鳴。
寶龍美術館
“花?。核轿疑健?/strong>
展期:2024年3月5日-3月31日
地點:閔行區漕寶路3055號
展覽主題“他山我山”源自于花俊2023年創作的巨幅作品《他山》,它不僅在尺幅上彰顯了花俊在藝術上再出發的野心,也是放棄山水畫審美的經驗慣性、剝離繪畫主題向語言本體研究轉化的新起點。
普陀區
BLANKgallery
“默片”
展期:2024年3月10日-4月9日
地點: 普陀區莫干山路50號17號樓102室
在此次展出的作品中,劉家銘用白色的紙張呈現了數個銀幕,用炭筆留下的粉末與塊面,觸及到更為廣闊的空白敘事。藝術家替觀者排除色彩的劇本,將所有的故事通過黑白上的力量角逐,演成一出默片。
出品人: 董瑞
撰文、 版式設計 :Tina Xu、熊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