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中國被迫卷入戰爭,以目前的工業產能每天能生產出多少發導彈?日產5萬可行嗎?
在搞清楚這個問題之前,我們首先要知道目前人類的戰爭模式已經發展到了什么地步。目前唯一能看出來的只有俄烏戰爭,以色列和美國的治安戰并不能代表大國的真正實力。
在俄烏戰爭前期,俄羅斯的坦克裝甲車一度開到了基輔,以為可以來一次快速突襲,誰曾想被烏克蘭使用巷戰和反坦克導彈打的差點不能自理。
在2023年,俄羅斯學乖了,構筑防線穩扎穩打,用無人機和普里戈金的瓦格納集團軍一步一步消耗烏軍的有生力量。俄羅斯能夠穩住腳步,多虧了無人機,柳葉刀巡飛彈、fpv自殺式無人機、天竺葵2巡飛彈,這三款都屬于無人機的變種。
為此有很多專家說,無人機的出現,把坦克和近程導彈掃進了歷史的垃圾桶。1000美元一架的無人機掛載迫擊炮彈就能干掉艾布拉姆斯坦克,有這么廉價的攻擊武器,還要什么導彈?
這些專家沒有認識到問題的根源所在,俄羅斯要是有錢有產能,他們會選擇廉價的自殺無人機嗎?
中國要是打這樣的仗,肯定會使用更好的導彈。因為我們的產能充足,一天生產5萬發導彈完全沒問題,即便用導彈打單兵我們也玩得起。
注意,這里的導彈不是洲際導彈,也不是用來打艦船的反艦導彈,而是用來反坦克和反步兵的短程導彈,射程在50公里以內,戰斗部在5公斤左右。
去年防務展上,我們就有曝光,一名士兵可以攜帶六枚QN-202微型導彈,這款導彈長度只有52厘米,和沖鋒槍長度差不多,直徑4厘米,可以放到一個小背包里,想用的時候拿出來,朝天射一發就行。不需要瞄準,因為它有自尋功能,制導方式是慣性+紅外+圖相匹配。飛行速度能達到亞音速,比無人機快多了。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它太小了,威力打坦克不行,而且射程只有3公里。這款導彈的價格比較便宜,對外出售3萬元人民幣,按照軍火利潤200%來計算,這款導彈出廠價差不多1萬元。自用的話不會比1000美元的無人機貴多少。
想象一下,我們把這個導彈放大,射程提高到20公里,戰斗部裝藥2公斤TNT,那么它是不是就可以像巡飛彈那樣使用了呢?加上金屬射流破甲彈打坦克也毫無問題。
中國現在生產這樣的導彈,完全不用手搓,可以進行自動化生產。去年央視曝光的霹靂-15空對空導彈生產車間都見不到幾個人,全部都是工業機器,連藥柱都是機器人裝的,這個實力全世界只有中國有。
導彈的核心其實只有三個,推進劑、制導組件、戰斗部。最關鍵的就是制導組件,以前導彈的制導組件都是用高精密機床加工出來的,比如慣性陀螺儀,即便是歐美的導彈激光陀螺儀也需要人工安裝。而中國在2020年搞出了集成化的激光陀螺儀,完全不要人工安裝,用深紫外光在硅基材料上刻蝕出一個光纖通路,就和芯片生產一樣,精度只要達到150納米級別就行。
我們本國就能造這種機器,搞定了這個,其它都不是難事。亞音速小導彈外殼用玻璃鋼估計都行,不需要耐高溫。推進劑和戰斗部中東的拖鞋大軍都能搞的出來,這對于中國來講太簡單了。
在戰時,國家軍工生產廠只要造炸藥和推進劑就行,剩余的完全可以下放到民企,產量大價格就便宜,一枚2萬元絕對沒問題。十萬枚才20個億,這些導彈足以扭俄烏戰爭的戰局了。如果再涂上隱身涂料,那就更加完美,這比無人機厲害得多。
高端導彈方面,我們的產能也不錯,像東風-17這樣的,開足馬力一年產個2000枚毫無問題。看起來好像不多,但是至少比美日韓強,他們年產量為0,美國10年都沒有搓出一枚。這類導彈也不用那么多,又不是打外星人,整個幾十萬枚地球都得顫抖。
在去年11月份,央視還曝光了我國已經搞定了CL20大規模生產問題,1克成本壓縮到了1元。這種炸藥是高端導彈戰斗部的關鍵,威力是TNT的3~4倍。有趣的是美國生產的1克要500美元以上,比黃金價格還高,可以預見以后我們的導彈會越來越便宜。在武器沒有代差的情況下,大國打仗拼的就是工業生產能力。這方面中國世界第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