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某視頻平臺發布了一條短視頻,內容是俄軍空降部隊炮兵在無人機的協助下,使用“風信子”152mm榴彈炮摧毀了試圖穿越第聶伯河的烏軍破壞和偵察小組。在消滅第一艘運動中的橡皮舟后,又轉移火力消滅了第二艘橡皮舟。視頻配以俄軍士兵操作火炮、發射炮彈到命中目標起火的視頻。
說實話,這有點神了,因為一般來說,火炮的遠程精度很難達到這么高的水平,而且目標還是移動的橡皮舟。我不懷疑俄軍的戰斗力,但我們實事求是的從軍事角度來分析,這個視頻不太像是真的。我是炮兵出身,我想從以下幾個角度來進行分析。
第一,俄羅斯有沒有炮彈能夠打移動目標,有!90年代初期我國就從俄羅斯引進了裝有智能大腦的炮彈“紅土地”,口徑就是152口徑。這款彈藥可以通過激光末制導的方式打擊移動的坦克、裝甲車甚至是水面艦艇。但是從視頻截圖可以看出,俄軍士兵裝填的炮彈并不是末制導炮彈,而是常規的普通炮彈。因為末制導炮彈前部有控制艙、后部有類似于火箭彈的發動機,總體比普通炮彈要長很多。視頻中俄軍士兵裝填的炮彈顯然不是這個類型。
第二,用普通炮彈能不能命中運動中的橡皮艇?理論上也能,但是可能性非常小。炮彈不像槍彈,槍彈打直瞄射擊對外界因素要求不高,對射手熟練度要求反而高。但是炮彈恰恰相反,對環境因素要求非常高,受炮膛溫度、裝藥量誤差、風速、風向、氣壓、觀察手器材操作誤差等等綜合因素的影響,其要想像直瞄武器那樣首發直接命中目標幾乎是不可能的。紅土地末制導炮彈網絡上提供的性能是比普通炮彈效能提高了50倍,也就是說從理論來說,靠彈群覆蓋,50發炮彈才有可能有一發命中移動目標,想首發命中,或者一發就命中,幾乎不可能,更別說連續命中。
第三,從目標被命中后的火光和水花來看,炮彈威力并不大,理論上152口徑的炮彈從目標的斜上方攻頂,入水爆炸肯定會掀起比較大的水柱,但是視頻中只有很小的水花。
同時,這個視頻的畫質比較差,有些像早期的錄像,剪輯的質量也不太好。所以,我認為這個視頻所描述的事情并不真實。從我的角度來看,烏軍的橡皮艇更像是被俄軍的反坦克火箭彈或者是反坦克導彈命中的。
所以啊,盡管在戰爭中什么事都可能發生,但是輿論場對戰場態勢做分析的時候還是要有專業眼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