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是播下希望的季節。
2024年3月19日,以“相向發展 共建共贏”為主題的廣東海南先進制造業合作產業園投資推介會在廣州舉行。活動現場,海口和相關企業共簽約41個項目,涵蓋生物醫藥、高端制造、電子信息、食品加工等領域。
去年疫情剛剛結束的時候,海南省政府代表團赴境外招商,分別在香港、德國等地展開舉辦系列推介活動和簽約活動。如果說境外招商更多意義在于疫情結束之后,彰顯海南對外合作的姿態;那么海南與廣東、湖南等地投資建設產業園,此舉則有更多務實之舉。
推薦會上,《支持廣東海南先進制造業合作產業園發展的若干措施》《海口市做強工業經濟二十條措施》《海口市關于支持生物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若干措施》…相關配套政策貫徹企業研發生產、人才培育等等環節,獲得企業代表們的贊賞。
地緣相近、文化相通,人緣相親、業緣相融,類似多地合作而且結出碩果。滬、蘇、浙三省市地域相近,文化相連,在招商引資的過程中三省市各顯神通,相互較勁。淮北與徐州,香港與東莞等多地,因地域相近而在文化經濟等領域展開諸多合作。
從這些角度來看,廣東與海南合作建設產業園是一種必然選擇。
第一、地緣文化相近是合作的基礎
廣東與海南隔著20公里的海峽,過去海南隸屬廣東省。從清朝1887年,海南文昌人潘存上書朝廷提出海南建省。這此后的一百年中陸續有人提出此類建議。
1988年海南建省,成為最年輕的省。一灣海峽劃出地理界限之后,兩地都有了各自定位及發展目標。但是,情感紐帶沒法割舍,文化認同長期存在,特別是80后,對于港臺文化的接觸,基本與廣東等地同步。
粵桂瓊被網友調侃為“華南三兄弟”,因為這三地地理位置、氣候條件、文化飲食極為相似,他們愛穿人字拖,愛吃清淡的白切雞,網友稱之為“白切雞聯盟”。一個白切雞擺上桌就能拉近彼此距離。
地域相近帶來的親切感,兩地不會有太多的地方。這些都是相互合作的基礎。
第二、兩地發展依存度提高
2024年龍年春節,前往海南島游客大幅提升,這導致節后游客車輛出島難。有游客提出一些解決方案,其中一個可行性方案就是在廣東徐聞輪渡碼頭建大型停車場。旅客可以選擇把過海小汽車停靠碼頭,然后選擇坐輪渡到海南。反正,海南交通網絡已經達成,環島高鐵環線,高速網絡不斷完善,各種交通工具相互補充。自駕游也不一定非要把自己的車開到海南,租賃汽車也是一個可選的方案。
游客自駕游到海南,廣東是一條必經之路。廣東也具備豐富旅游資源和強大接待能力,如何留住游客,也需要共同應對。
海南發展好了,也能促進廣東等地發展。兩者相互影響相互促進。
2023年6月,廣東、海南兩省共同簽署《推動廣東海南相向發展戰略合作協議》,確立推進飛地經濟合作、瓊州海峽一體化高質量發展等目標。
海口市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充分發揮粵港澳大灣區和海南自貿港政策疊加聚合效應,有力有效推進廣東海南先進制造業合作產業園規劃建設”。
廣東、海南深入貫徹國家發展需求,不斷拓展合作領域、深化合作層次、提升合作廣度,開拓了粵瓊合作新局面。
2024年1月,廣東海南先進制造業合作產業園集中開工,打響新年開局“第一槍”,越來越多的企業選擇看好風頭正勁的海南發展。
廣東大智匯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生物島產業育成服務有限公司董事長施開亮選擇投資海南,說出重要原因,那就是廣州海口兩地產業政策互補的特點。
廣州是國家中心城市、全國先進制造業基地、國際商貿中心、國際科創中心重要承載地,2023年地區生產總值突破3萬億元,擁有聯合國41個工業大類中的35個行業,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增長18.2%,新質生產力呈現蓬勃發展態勢;海口則是海南自貿港的核心承載區、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國家重大戰略綜合服務保障區,坐擁多重國家戰略疊加、自貿港制度集成創新和區位等突出優勢。
廣東、海南兩省從“隔海相望”到相向發展,合作建設產業園,這對于兩省產業鏈、供應鏈、創新鏈深度融合有重要意義。
值得一提的是,珠海橫琴新區自由貿易區于3月1日開始封關運作,海南自貿港也即將于年底進行封關運作。同為自由貿易區,粵港澳大灣區與海南自由貿易港聯動發展,在定位上做到相互補充,并行不悖,這些都是相互合作的基礎。
兩省在經濟發展有太多相通之處,這依然是合作的基礎之一。
第三,為什么是海南走出去?
海南相對于廣東,經濟實力不足,發展更需要開放思維。海南要想發展的更好,首先得拿出誠意走出去,到外省宣講自身的優勢,邀請更多企業家到海口走訪考察、投資興業,讓更多人感知海南這些年營商環境的變化。
時代的發展機遇擺在每一個人面前,更需要海南人有主動作為的精神,走到外面去把這些年海南的變化陳述出來,讓大家看到一個不一樣的海南。
海南在生物醫藥、高端制造、電子信息、食品加工等領域具備了一定的發展基礎,政策減免,加上得天獨厚的氣候,更適合這些產業發展。
廣東海南先進制造業合作產業園,將打造成生物醫藥、新一代電子信息、高端裝備制造及高端食品加工等先進制造業的集聚地。
建立園區就是打造產業集群,對于海口經濟推動效果顯著。而更多企業借助海南自貿港布局東南沿海,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企業一方面享受到了海南雙減政策,另外一方面也拓寬自身的市場布局。
新質生產力在于構建未來競爭力,海南建設自貿港起點高,吸引的企業規模大,都需要有競爭力的企業前來海南投資,海南只有借助鄰省資源,發展才能更進一步。
廣東海南兩省推動高質量發展,海口、廣州正在大步“相向而行”,推動產業園一步步落地,發展新藍圖即將變成現實。
(小銳,潮海南特邀撰稿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