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無記載:考古發現的中國史》,李琳之著,研究出版社,2024年1月
1975年,湖北云夢睡地虎秦墓出土的12座墓葬中,僅有4號、7號、11號三座出有文字資料,其中7號所出文字就只有槨室門楣上刻的“五十一年曲陽徒邦”這八個字。4號墓出土的是兩片木牘。
這兩片木牘出土時放置在墓主頭箱中部,一片保存完好,長23.4厘米,寬3.7厘米,厚0.25厘米;另一片略有殘缺,長16厘米,寬2.8厘米,厚0.3厘米,兩片木牘總計527個字。文字雖然不多,但卻具有特別的意義,這是秦滅六國戰爭中,從軍在外的兩兄弟——二弟“黑夫”和三弟“驚”給大哥衷寫的信,反映了兩名普通士兵及其家庭在烽火連年的漫長歲月里的日常生活,是我國迄今為止所發現最早的底層百姓的家書實物,彌足珍貴。
由于時間久遠,木牘霉壞,有些字跡模糊,無法辨認,專家整理時就用省略號代替。同時,由于兩名士兵文化水平有限,可能是寫了一些錯別字,因此就用括號加注的方式,根據原意注明了正字。
第一封家書是二弟黑夫寫給大哥衷的,木牘正面5行,249字;背面6行,殘存110字:
二月辛巳,黑夫、驚敢再拜問中(衷):母毋恙也?黑夫、驚毋恙也。前日黑夫與驚別,今復會矣。黑夫寄益就書曰:遺黑夫錢,母操夏衣來。今書節(即)到,母視安陸絲布賤,可以為襌裙襦者,母必為之,令與錢偕來。其絲布貴,徒(以)錢來,黑夫自以布此。黑夫等直佐淮陽,攻反城久,傷未可智(知)也,愿母遺黑夫用勿少。書到皆為報,報必言相家爵來未來,告黑夫其未來狀。聞王得茍得(以上正面)
毋恙也?辭相家爵不也?書衣之南軍毋……不也?為黑夫、驚多問姑姊、康樂孝須(嬃)故尤長姑外內……為黑夫、驚多問東室季須(嬃)茍得毋恙也?為黑夫、驚多問嬰記事可(何)如?定不定?為黑夫、驚多問夕陽呂嬰、匾里閻諍丈人得毋恙……矣。驚多問新負(婦)、妴(婉)得毋恙也?新負勉力視瞻丈人,毋與……勉力也。(以上背面)
4號墓出土的兩片家書木牘
翻譯成白話,大致意思是:今天是二月辛巳日,兄弟黑夫、驚敬問大哥安好。母親大人身體好嗎?我們兄弟倆還活著,都很好。前些日子我們兄弟被分開,現在又見面了。黑夫再次寫信,目的是請家里抓緊時間寄點兒錢來,再請母親織幾件夏衣寄來。收見此信,請母親留意查看一下安陸絲布的價格,如果不貴一定要給我們做好夏衣,連錢一塊寄來。要是絲布貴的話,就把錢寄來,我們在這邊買布做吧。
我們就要開始攻打淮陽了,攻打這座反叛城市不知道會持續多久,也不知道戰爭中會發生什么意外,請母親寄給我們的錢不要太少了。收到信后要馬上回信給我,一定要告訴我官府有沒有把給我們家授爵的文書送到,萬一沒有送到也給我說一聲。大王說過,軍中立功的文件不會遲誤。官吏送立功文書到家,不要忘了給人家說聲“謝謝”。寄送信、夏衣到南方秦軍大營時,一定不要弄錯地址。
代我們問候姑姑、姐姐特別是大姑都好。問問嬰記季,我們和他商量的事怎么樣了,定下來沒有?代我們向夕陽呂嬰、匾里閻諍問好。驚很惦記他的新媳婦和婉兒,新媳婦要學會孝敬和照顧老人,不要惹他們生氣,如果有矛盾要謙讓老人。
第二封家書是三弟驚寫給大哥衷的,木牘已殘,正面殘存5行,87字,背面殘存5行,81字:
驚敢大心問衷,母得毋恙也?家室外內同……以衷,母力毋恙也?與從軍,與黑夫居,皆毋恙也。……錢衣,愿母幸遣錢五、六百,布謹善者毋下二丈五尺。……用垣柏錢矣,室弗遺,即死矣。急急急。驚多問新負、妴皆得毋恙也?新負勉力視瞻兩老……(以上正面)
驚遠家故,衷教詔妴,令毋敢遠就若取新(薪),衷令……聞新地城多空不實者,且令故民有為不如令者實……為驚祠祀,若大發(廢)毀,以驚居反城中故。 驚敢大心問姑秭(姐),姑秭(姐)子彥得毋恙……?新地入盜,衷唯毋方行新地,急急急。(以上背面)
——驚現在大膽問候大哥衷,母親大人的身體好嗎?現在家中里外一切和睦相處事宜全拜托大哥操勞了,母親大人在你的照顧下一定很好吧。隨軍出征以來,我和黑夫住在一起,我們都很好。錢、衣服的事,希望母親寄五六百來。布要挑選好點的,至少也得二丈五尺。我們前段時間借了垣柏的錢,都已經用光了。家里再不寄錢給我們,會出人命的。急急急。
驚很惦念新媳婦和婉兒,她們都好嗎?新媳婦要照顧好爹娘父老,我離家太遠,婉兒只能拜托大哥教導,告訴她打柴時,不要去太遠的地方,一定讓她注意安全。聽說新地城的老百姓都逃走了,這些亂民什么事都能干出來,官府的話他們是不聽的。你們因為驚的安全祭拜神靈時,如果得到下下簽,不要驚慌,只是因為我身在反叛城市而已。驚大膽問候姑姑、姑姑的兒子彥,都好吧?新地城有很多盜賊等不法之人,大哥你一定不要去那里。急急急。
三弟驚寫給大哥衷的木牘家書局部
閱讀這兩封家書,首先有個時代背景的問題。秦國當時實行的是軍功爵制。公元前359年和前350年,商鞅由魏入秦先后進行了兩次主要針對軍隊的變法,主要內容是獎勵軍功,禁止私斗,頒布按軍功賞賜的二十等級制度。具體而言就是,凡行伍中人,不管出身門第如何,一律依其所立軍功予以賞賜。軍功越大,賞賜越多。如斬得敵人“甲士”一個首級,就可以獲得一級爵位(公士)、田宅一處和仆人數個。斬得兩個敵人“甲士”首級,如果他的父母是囚犯,就可以立即釋放;如果他的妻子是奴隸,就可以立即轉為平民。達到最高的第二十級爵位,就封為徹侯,歲俸1000石粟米,對應大將軍之職。
與此相適應,秦國法制規定,當官為吏必須有爵位,有爵位者犯罪,可以減輕處罰,既可“降爵贖罪”,也可“以爵抵罪”。有爵位者56歲即可免除徭役,無爵位者必須到60歲方可免役。
秦國實行軍功爵制,同時要求入伍士卒必須自備衣物和費用。盡管如此,秦國百姓都還是踴躍參軍、奮勇殺敵,因為上戰場建立戰功、獲取爵位是底層百姓賴以晉升貴族階層、改變自己和全家乃至全族命運的唯一通道。這就是為什么這兩封家書不斷提及讓家里寄錢、寄衣物,以及二弟黑夫信中詢問官府有沒有把給他們家授爵的文書送到的原因。
兩封家書分別提到的“直佐淮陽,攻反城”和“以驚反城故”,是秦王嬴政二十三年秦滅楚戰爭發生的事情。秦王嬴政二十一年(前226年),楚考烈王之子秦相昌平君被秦王派到陳郢,即今河南省周口市淮陽區一帶,安撫楚民。兩年后,秦將王翦滅楚,昌平君被楚將項燕立為楚王。這兩封家書稱為“反城”的正是昌平君反叛的根據地陳郢。
推測當時的情況是,昌平君在淮陽附近的陳郢城扯起反叛大旗,黑夫和驚所在秦軍被征發攻打叛軍。雖然這場戰爭最終以秦軍勝利告終,但黑夫、驚兩兄弟卻可能血濺沙場,成為無數個遇難將士中的兩員。因為4號墓的墓主人正是衷,他臨死前還叮囑家人將這兩封家書隨葬于他的墓中,而且不見后續再有兩兄弟新的家書,說明他的這兩個兄弟已經不在人世。
兩封家書都提到了“新媳婦”和“婉兒”,“新媳婦”應該是指驚后娶的媳婦,至于“婉兒”,有認為是驚前妻的女兒,也有認為是他們兄弟三人的妹妹,詳情已不得而知。
兩封家書,兩條人命,一個破碎的家庭。當秦始皇指揮千軍萬馬踏平六國大地的時候,正是這三兄弟以及成千上萬像他們一樣的小人物及其家庭做了他的墊腳石。
歷史不只是帝王將相、英雄豪杰的征戰史,更是無數小人物的血淚史。
——本文摘自李琳之《史無記載:考古發現的中國史》 (研究出版社,2024年1月)。為讀者閱讀方便,刪去了注釋,有需要者可參看原著。本書先后入選《2024年開年值得關注的人文社科新書50種》(《中華讀書報》2024年1月11日)、“長安街讀書會第20240301期干部學習新書書單”、“《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讀周刊》本周熱薦書單(2024年3月16日)”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