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州市,浙江省轄地級市,地處浙江省中部沿海,南鄰溫州市,西與金華市和麗水市毗鄰,北與紹興市、寧波市兩市接壤,依山面海,綠水常流,地理氣候非常適合人類居住。
臺州市歷史悠久,5000年前就有先民在此生息繁衍,武德五年,置臺州,以境內有天臺山而得名,臺州之名自此始,說起臺州也許有的同學沒有聽過,但是說起抗倭名將戚繼光,我想中華兒女沒有陌生的道理,而戚繼光抗倭主戰場,便在臺州,臺州更是佛教天臺宗和道教南宗的發祥地。
去年發下宏愿,五年內計劃走遍,中國所有縣市古玩城,這次非常榮幸的能夠旅遇臺州,臺州市天臺縣,臨海縣,以及臺州市區,都給我留下了非常不錯的印象,可以非常肯定的說,臺州是一座非常富饒的旅游城市,古建筑資源也很豐富,但是中高古玉器資源相比較其他城市,顯得更加尤為枯竭。
初逛天臺縣古玩市場,市場非常的熱鬧,擺攤門店從業人員,相疊大約也有數百人之多,烈日當空來來回回逛了兩圈,非常遺憾的是最終,連中古以上真正到代殘片都沒有見到,可見市場中高古玉器枯竭程度,不過也不是一無所獲,撤退之余見老者兜售蘭花,據說養了二十幾年,葉如劍鋒而蔥散,問價幾何,老者伸出二根手指,二百可否,喜笑顏開,余合十恭請之。
收拾好蘭花,心中估算再有幾日,清明時節又要到了,每年清明時節不管如何繁忙,總歸要回鄉祭祖,對于我們家族來說,這是每年非常重要的日子,家鄉有句俗語,你可以不回家過年,但是你不能不祭祖,故想著趕在清明之前,逛完臺州,寧波市,由此完成浙江省的半壁江山。
心有所想手腳所指臨海縣,臨海縣古建筑群較之天臺更盛,臨海縣古城墻翁城遺址,依然保持當初建筑的模樣,登城墻瞭望四方,有一種說不出來的錯覺,站立城墻之上,戚家軍旗幟紅艷招展,紅旗之下的我,油然而生了一種想要守護,翁城百姓平安的責任與擔當,推己及人,我想祖先們,見倭寇來犯,這種擔當自會更加強烈。
緬懷前輩精神,壯哉我中華兒女豪邁,懷著激蕩的心情離城覓古而去,臨海縣古玩從業者比較分散,多數以兜售工藝品為主,只有少數熱愛者還在堅挺,兜轉十余門店,最終兩三家便是如,雖然最終兩三家有的收藏科目不同,但是我很敬畏他們,非古不藏,非古不入,非古不賣的堅守與初心。
閑逛臨海市,第一件入眼的器物,其實是一尊九十公分左右的佛像,這件器物應該是寺廟里流出來的,刀刻開臉衣褶非常的一流,但是遺憾的是披麻灰手法比較混亂,根據木質老化綜合判斷,年份頂格也就是破四舊之前的器物,手指殘缺背部底部又存在修修補補,雖然也能供養,但是奈何價格超行太多,廝磨了半晌,綜合考慮還是放棄,如果這尊佛像能夠進入宋元,那即使賣房賣車我想,也會咬咬牙恭請回家。
放棄恭請造像,轉之馬力十足全力廝磨宋冠,宋冠用料青白玉,取文人清白之意,造型古樸典雅,砣工犀利,沁源凝實,皮殼溫潤,用老板的話說,這件器物也是機緣巧合之下所請,當時一起來的還有兩根斷了的鐲子,但是這件器物卻能保存完整,說明冥冥之中自有天佑之。
當年請回來之后一直視如珍寶,甚至到了坐也盤盤躺也摸摸的地步,上面原來殘存的一些污垢皮殼,沒舍得用水泡,都是自己用手指頭,一點一點抹去的,余聽聞由衷震撼敬佩,手指盤物真乃大神也,引用老板的話說,他的器物,基本都是三年五載才開一次張,所以廝磨難度可想而知,不過最終還好還好,如愿入庫。
發冠入庫,心情愉悅馬兒嬌,不一會時間便趕到臺州市區,臺州市區相比較下面的縣市就顯得闊綽多了,高樓聳立的古玩城,字體矯健的路橋古玩城,商戶裝修規格貨品質量,自然也是相對更高級一些,但是依然非常遺憾的是,逛了一圈也沒有見到一枚,到代中古以上的玉器,剛想撤退,卻不想機會來了。
路橋古玩城幾乎是逛到了最后收尾階段,卻不想能遇見老板收了一根鐲子,幾乎是當著我的面兒收來的,小伙子想賣四百,老板最后給了二百二,雖然隔著一個人的手,依然能夠感覺到這是一件好東西,但是從老板隨手擺放的姿勢來看,又覺得老板應該還沒有真正掌握這件器物的真正價值,所以,這個漏我得撿。
攀談之下果然如猜想一樣,老板只是當作普通老岫玉鐲子收下,所以才和一堆普通的鐲子碼在一起,詢問老板作價多少,老板溢價想賣六百,這個價格老板剛說出口,我就知道幸運女神又來光顧我了,心中默念,老板呀老板,這可是標準商代往下走,唐代往上走的老剎鐲,你怎就錯認了是民國時期的老岫玉鐲子,這個漏即使我不撿,明天也會被別人撿走,但是老板卻永遠也撿不走,所以古玩市場,眼力永遠排在第一位。
知識點小科普,首先這根鐲子,遠看表面熟舊黃蒼蒼的皮殼視覺感,確實有點和岫玉鐲子類似,但是只要道行眼力夠深,還是能夠分辨兩者之間的不同,因為岫玉質地密度,相比較高于壽山石一些,但是又低于和田玉,所以老岫玉隨著時間推移油性流失,會形成一種像塑料一樣的黃色,通透卻又缺失油性和玉質密度。
但是中高古的和田玉鐲子,特別是經過長期佩戴盤玩,生坑變成傳世的鐲子,他的熟舊是類似與煮熟的豬皮一樣,又有一種類似果凍狀,細觀之下,皮肉內里依然保持著和田的密度和油性,皮殼悠悠蒼黃,但是骨子依然是和田的骨子,這是高古玉和田蒼黃與老岫玉蒼黃本質區別。
再者,高古老鐲子與近現代或者明清鐲子完全采取不同的工藝制作,高古的竹切砂感痕跡,高古的平面見圓藝術風格,高古的沁綹深淺延續,雖然生坑轉入傳世階段,但是細枝末節依然保存著高貴豪門的風格,而這些細節便是她身份的象征,能夠窺見這些細節變化者,便能有機會在蕓蕓眾生當中與她相見,可惜老板不是,可惜可惜可惜,只因古玩行向來如此,永遠眼力第一。
方葉之
一線實戰收藏家
古玉收藏苦行僧
實戰是檢驗真理唯一標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