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以為人這一生,活著其實只要做好三件事就足夠了!上照顧好父母,內照顧好妻兒,如果還有能力,盡力幫助他人!
但我卻忘記了一件極其重要的事,那就是安頓好自己的靈魂!我以為靈魂是屬于死去之后的事,直到今天看到一則新聞:李連杰已和太太交代好后事!才幡然醒悟,原來人活著還有一件重要的事,那就是安頓好自己的靈魂!
沒有靈魂的人,將如行尸走肉。
人是由靈魂和肉身組成的,只不過是絕大多數(shù)人都感覺不到靈魂的存在。
靈魂乃生命;人格,良心;精神、思想、感情等,是事物中起主導和決定作用的因素。宗教認為靈魂是附在人的軀體上作為主宰的一種東西。
文人有文人的靈魂,習武之人有習武者的靈魂。所謂“文武之道,一張一弛”也。文人的靈魂為“風骨”,習武者靈魂為“武德”。
故文人作文講究文以載道,其道以明德。古文運動的先驅柳冕曾說過“夫君子之儒,必有其道,有其道必有其文。道不及文則德勝,文不及道則氣衰”。
故修心養(yǎng)性可修型,心正者氣正,氣正者文揚。所謂相由心生,文如其人!
臧克家寫過:
有的人活著,他已經(jīng)死了。
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
李連杰為什么要與太太交代后事?
李連杰算是習武之人,其早已參透“勝敗乃兵家常事”之理,不必爭強好勝。李連杰憑借其獨特的武打明星形象獨樹一幟,其盛名在外,早已享譽國際!
然而,近年來,李連杰的健康狀況逐漸變得不容樂觀,近年屢次被媒體報道他出現(xiàn)的行動不便、體力下降等問題,甚至被誤傳已經(jīng)去世。
日前,在參加臺灣訪談節(jié)目里,他開誠布公地談及自己曾追求的六塊腹肌的故事,以及在這一過程中參透生死之事。
在節(jié)目中,李連杰還提到自己淡然面對死亡,他在節(jié)目中透露,對于這個命運的終結,他已經(jīng)可以接受。
早已向太太利智做了交代,對于后事,他提出了簡約而寬容的要求,表示不需要立碑,也不必舉辦繁瑣的喪事。對于世俗的傳統(tǒng)習慣,他提出了一種新穎而寬容的選擇,包括樹葬和海葬,他都持無所謂的態(tài)度。
李連杰的《超越生死》到底透露了什么玄機?
難道是“文以載道”嗎?抑或是李連杰靈魂的感悟!據(jù)說李連杰是皈依佛教的,包括他的兩個女兒。
李連杰把自己在修行25年佛法后對人生最通透的感悟寫進了新書《超越生死》,這不僅是對生命的深度思考,也是他自我超越的探索之旅。
相信這本書不僅是李連杰對生死的深度思考,也是他從哲學角度對生命的獨特解讀。通過這本書,希望能引導讀者超越對死亡的恐懼和困惑,去理解和接受生命的有限性,從而更好地珍惜和充實自己的生命。
可以看出,李連杰確實已經(jīng)看淡了生死!李連杰說:“面對死亡,人們需要超越的不僅僅是生命的終結,更是對生命意義的探索和追尋。”
我一直以為靈魂是屬于死去之后的事,直到這一刻,才幡然醒悟,原來人活著還有一件重要的事,那就是安頓好自己的靈魂!讓我們珍惜生命、珍惜身邊的人,坦然迎接明天的一切挑戰(zhàn)!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