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量密碼,獵殺時刻!
一周都沒消停,阿里董事長蔡崇信接受采訪,認個錯,創始人馬云發個公開信,認可+打氣,又雙叒引發了各種熱搜。
分幾個路數:
1、宮斗否定前任張勇,《甄嬛傳》一般,《金枝欲孽》靠后;2、陰陽怪氣阿里就是不能不成不行,舊王將死、新王當立;3、《重生之我教馬云做生意》,狗血微短劇來了,也要喊爸爸……
怎么抓眼球怎么來,流量才是YYDS。
幾萬字采訪,不關注青年的機會、AI打開未來;一封內部信,不看加碼了什么,重申了什么,改變了什么……好吧,114514!連歷史都是任他們打扮的小姑娘,何況公司。
反正現在熱點過去了,沒有流量玩咖那本事,小郝也說點自己想說的吧:
1、認錯
通用傳奇CEO杰克·韋爾奇曾被問:公司最強的敵人是什么?他回答:缺乏坦誠。
解決“坦誠”這個最強敵人,直面問題、說出問題,才能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就連微軟當家人納德拉都承認:微軟錯過了移動互聯網時代,那才有了后來,變革轉型,接Windows余威,在云計算、生成式AI里再度封神。
至少現在,阿里先解決了坦誠的問題。
另一邊,“沒關注用戶體驗”是事實,但“用戶體驗”是玄學,大廠實時把它掛嘴上,但沒法實時掛心上。
黃崢做電商的同學修羅曾告訴小郝:平臺連著客戶(商家)、用戶(消費者),很難實時在兩邊都做到最好。
想想幾年前,阿里一個賺錢的電商要養多少不賺錢的業務?壓力山大,從客戶身上要得多,看上去業績很來噻,就忽視了用戶的體驗。就像優衣庫柳井正說的:過去的成功成為阻礙。
這是犯了當年滴滴、雅虎、微軟等大廠都犯過的錯。
當然,有錯就要認,快改、認真改,亡羊補牢不晚,否則將來更難改,時不我待。
2、改錯
沒錯,要像微軟那樣鳳凰涅槃并不容易,大廠就像大船,慣性大,掉頭不易。
當年,海爾創始人張瑞敏也想問韋爾奇:如何使大企業能像小企業一樣靈活?而按照前美聯儲格林斯潘的說法:去歷史里尋找經驗,把它應用到未來,就是機會。
于是,阿里像當年的花旗集團、通用電氣一樣甩賣臃腫的非核心資產,同時,對去年大拆分中矯枉過正的部分,進行回撥,聚焦核心電商和AI未來。
只是,現在資本環境不利,分拆上市沒法像通用那樣順利,陣痛依然難免,但至少方向沒錯。
而電商方面百億補貼、內容電商加強,先用后付、僅退款也跟上,在商家流量轉化方面下足功夫,只是具體成績,還要一年后的淘天的財報數據來驗證。
現在更關鍵的還有幾方面:
(1)太需要提高效率產能的天才,就像通用電氣的拉里?卡爾普那樣,剛上位的80后們要早點出頭,才能保證馬云說的“簡單、敏捷”落地(2021年,張勇也說過“讓組織更敏捷,讓文化更簡單”)。太需要當年的“良將如云”了。
(2)用戶體驗的忽視,組織管理的鍋少不了,有部門Leader帝王化、同事甄嬛化、流程便秘化、績效表演化,這風氣太需要變變了。
(3)一年多來,太多擁抱變化,向社會輸送人才,商家利益,太多事情還需要做足工作,穩定軍心,提升士氣。哪怕現在黃金達歷史最高價,信心還是比黃金貴。
畢竟企業和經濟一樣,都是期望的自我實現,信心有了,很多難題才不是難題。
最近看英偉達黃仁勛的采訪,這位拿望遠鏡都找不到對手的夾克男,也曾在市值蒸發7成多的時候,痛苦輾轉,一句話:偉大都是熬出來的。
無論如何,至今阿里每年營收還有8600多億元,電商GMV仍是各友商的倍數,云計算依然世界前列,現金和等價物近3000億元(高于微軟、谷歌),遠好于當年微軟、通用變革前的條件。
能不能像微軟、通用那樣逆天改命,時間不欺人,咱們拭目以待。但就像女排冠軍教練陳忠和說的:“當我勝利的時候,不要說我什么都行,當我失敗的時候,不要說什么都不行”。
不是嗎?您覺得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