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31日
華為ICT大賽中國總決賽暨頒獎典禮
在福建廈門圓滿落幕
廣工學生團隊QG工作室
斬獲中國創新賽總決賽全國二等獎
實現了廣工在該項賽事中新的歷史性突破
圖 | QG工作室參賽選手在華為ICT大賽中國總決賽頒獎典禮現場
近日,廣工-華為“鯤鵬&昇騰開發者創享社”(以下簡稱創享社)學生團隊QG工作室與清華大學、同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四川大學等來自全國31所高校的50支隊伍進行激烈比拼,最終參賽項目“基于Mindspore的聽障視障智能輔助眼鏡”突出重圍,獲得獎項。
華為ICT大賽介紹
作為全國普通高校學科競賽榜單項目、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球技能學院
的關鍵伙伴旗艦項目
華為ICT大賽通過實踐賽
比拼人工智能等學科知識
在創新賽中鼓勵學生應用新技術解決實際問題
旨在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
加速培育復合型與應用型數字人才
滿足產業發展需要
圖 | 決賽現場評審團試用參賽作品
從2015年至今,大賽已連續舉辦八屆,今年更是吸引了來自中國1700所院校學生參與,參賽規模首次突破10萬人。本屆華為ICT大賽中國創新賽吸引了全國130所高校的467支隊伍近1400名學生報名參賽,經過初賽選拔,50支隊伍入圍中國總決賽。
本屆大賽自2023年9月份正式啟動以來,創新創業學院積極做好大賽宣傳組織工作,結合當前產業發展數字化、智能化、低碳化的趨勢,廣泛組織動員創享社數智制造、數智城市、數智能源、數智醫療等方向的學生創新創業團隊參賽;邀請專家為同學們開展賽事規則、參賽技巧等解讀,組織校內導師、項目導師及企業導師開展專題輔導,為參賽團隊提供項目打磨、路演PPT優化、答辯禮儀等培訓,助力參賽團隊賽出水平、賽出質量。
獲獎項目簡介
此次項目為軟硬件結合的智能化系統
不僅能夠實現聽障人士
對人聲以及環境聲的識別
還能讓視障人士更好地感知周圍世界
有效地提高他們的生活質量
鼓勵他們更好地融入社會
具有良好的社會效益
指導老師和獲獎學生名單
項目名稱:基于Mindspore的聽障視障智能輔助眼鏡
指導老師:謝光強(學術導師)、李楊(學術導師)、許金鎮(項目導師)、李書林(項目導師)、黃暉(企業導師)
學生:鄭棉鵬、肖睿韜、林一
圖 | 參賽團隊在頒獎典禮現場
圖 | 參賽項目實物產品
圖 | 參賽項目技術架構
本次參賽項目由入駐創享社-“數智城市”方向的計算機學院標桿團隊-大學生“小平科技創新團隊”QG工作室承擔項目設計開發。項目設計了一體化的可穿戴智能眼鏡,采用華為MindSpore全場景深度學習框架以及AI開發平臺ModelArts等技術,結合多通道音頻處理模塊,在云端訓練和部署智能音頻分析模型,同時基于VisualGLM-6B國產多模態大模型,微調部署語音助手來針對復雜多樣的場景需求。
此外,項目創新性地結合了增強現實技術AR,為用戶帶來更加方便的體驗。該項目經過近半年的研究與提升,獲得了入圍現場決賽的機會,通過精心準備和現場路演答辯后,得到了專家評審組的肯定,最終榮獲全國總決賽“二等獎”的佳績。
“1+N”創享社
本次大賽獲獎,是學校推進“‘1+N’創享社產教融合培養生態建設,促進人才鏈與產業鏈有機結合”工作舉措之下,在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方面取得的重大進展。未來,學校將進一步加強創享社內涵建設,聚焦新質生產力發展對拔尖創新人才的要求,緊緊圍繞“抓特色、抓亮點、抓節點”的原則,引入更多的項目、導師、資金設備和實踐活動等,為學生提供更多實戰與挑戰的機會。
創享社自2023年正式啟動以來
堅持以“項目+競賽+培訓”為主線
通過引入企業“真刀實槍”的項目和需求
配備“學術導師、項目導師、企業導師”
三對一指導資源
加速學生從理論學習
向產業實戰、研究創新轉化
培養學生自主技術開發能力和創新水平
打造“面向產業、實戰育人”
新型人才培養模式
為廣工高水平創新型大學建設
凝聚青春力量
來源| 創新創業學院
編輯|羅銘玥 黃冠李學斌 袁立群
責編|王宇涵
初審|李成瑤
復審|杜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