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的童年,是在河北省館陶縣衛運河邊的一個小村子里,伴著潺潺的流水、哞哞的輪船汽笛聲渡過的。
彼時,正是原本以衛運河中軸的館陶縣,卻被以此河為界慘遭“肢解”分別劃入山東、河北2省后不久。兩岸原本是一個縣的百姓,并沒有因行政區劃的變化而改變日常行為,仍然經常跨越河流,走親訪友,密集的交流著親情、友情。
上個世紀70年代,尖冢鎮與對岸的渡船交通
70年代的中國北方大地,新中國雖然已經成立了2、30年,但仍然沒有迎來如火如荼的基礎設施建設大潮,在館陶縣與山東省交界的40多公里的衛運河上,僅有北館陶、南館陶2座橋梁,在其他地方,人們過河仍然靠渡船進行。可能與古代相比,這種過河方式發生的變化,是給渡船架設了橫跨河道的一條鋼纜,艄公由以前用篙和槳擺渡,變成了站在甲板上用力拉扯鋼纜而已。
筆者由河西的山材村到河東的北崔莊大姨家,在過河時所搭乘的就是這樣的一條渡船。而這條渡船所在的位置,位于申街村以東,需要下到大堤下面,再走過比較長的一段土路,然后才能到達河邊上船。河對岸的村莊,叫做“孟口”。
臨西縣尖冢鎮和館陶縣申街村,以及隔河相望的山東省孟口村
年少的我可能不知道,這樣一個看似普通的渡口,卻是在《臨清縣志》《館陶縣志》上都留下記載的“官渡”。
看到“官渡”這個名字,有人可能會疑惑了:“怎么在三國時候、并且位于今天河南省的地方的名字,你能使用嗎?”
不錯,“官渡”這個名字不是一個地方特有地名,而是在全國范圍內都存在的“名稱”,或者說是機構。
“官渡”顧名思義就是“官方所設渡口之意”,看到這里您是不是明白了?
的確,“官渡”這個名字遍布全國各地:
除了位于今天河南省中牟縣東部,東漢末“官渡之戰”古戰場的“官渡”之外,今天在湖北省竹山縣,湖南省瀏陽市,廣東省韶關市翁源縣、湛江市坡頭區,重慶合川市、巫山縣,四川省萬源市,貴州省赤水市都有官渡鎮,甚至在云南省昆明市有一個以“官渡”為名的區。
不但如此,在唐朝的詩歌里也有含有“官渡”的詩,比如韓愈的:“採江官渡晚,搴木古祠空?!表n偓:“依依官渡頭,晴陽照行旅?!?/p>
民國《臨清縣志》中,臨清縣城以南衛河上的渡口
當然上述以“官渡”為名的地方,都是把官渡這個機構演變成了地名。而位于衛運河上、申街村和孟口村之間的這個渡口,雖然也有“官渡”的身份,但是它卻有自己的名字,在光緒《館陶縣志》、民國《臨清縣志》中稱“尖冢渡”、在民國《館陶縣志》中稱“孟家口渡”。
除了“尖冢渡”之外,光緒《館陶縣志·橋梁》中還記載了其他的“官渡”:
北馬頭渡,在城西四里
窩頭渡,在城西南四里
駙馬渡,在城西南四十里(古跡:駙馬渡,在縣西南四十里,因漢駙馬過此而名,今猶為渡口)
遷堤渡,在駙馬渡南十里
灘上渡,在城北五里
清泉渡,在城北二十五里
民國《館陶縣志·政治志·建設·濟渡》中除了上述渡口之外,又增加了:
羅家渡,在城西南二十里
薛圈渡,在城西南十二里
鋪上渡,在城北六里
符家渡,在城北偏東十六里
并且把遷堤渡稱為了秤鉤灣渡,把尖冢渡稱為了孟家口渡,把駙馬渡稱為了南館陶渡(同時標注:現設浮橋,遇有重載車輛,仍用大船濟渡。)
1937年《館陶政區圖》,可以看到對于各渡口記載的位置
在古代,“官渡”在行政管理中占據著重要的位置
“官渡”除了它應有的運輸功能之外,在古代還被賦予了特殊的作用。在古代的志書中,“渡口”往往放在“關梁”“關津”“津渡”等條目里。古代會在水陸交通的要隘一般設立關卡,稱為關津,“關,往來必由之要處;津,濟渡必由之要處?!痹陉懙厣蠟椤瓣P”,水路上為“津”,再加上跨越水流連接道路的“梁”,就組成了一個嚴密的控制、監視網絡,用來查看往來人員信息、追拿匪盜、查勘私鹽、逃兵等,如果有官府發放的“海捕文書”,少不了要張貼在渡口這樣的位置。
在社會安定、經濟發展迅速的時候,由于兩岸人員和物資往來頻繁,僅憑這幾個“官渡”是遠遠滿足不了需要的了,官府就會在民間選擇有財力、有聲望的人建設一些“私渡”,來作為“官渡”的有效補充。
劉豹墓志銘,有關于他開設“義舟”的記載
當然,無論是“官渡”還是“私渡”,都是要收錢贏利的。不過,除此之外,還有一些有財力的鄉紳還捐出錢財建設“義渡”,免費載運往來人員。比如明朝正德年間的南館陶鎮后劉莊村人劉豹,看到南館陶渡口的渡船老舊,經常發生傾覆事件,覆溺死者不可勝數,于是買來船只作為“義舟”免費渡人,又捐出四十畝地、樹三十余株當作擺渡人的薪水和修理渡船用木。他還因此在萬歷十年(1582年)被朝廷授予“壽官”一職。
今天,在古老的衛運河畔,渡船這種模式已經消失不見,取而代之的是生產橋、公路橋、高速公路橋、鐵路橋等一座座現代化的橋梁,在衛運河上編織成密密的交通網絡,比起古代的交通條件,已不知道先進了多少倍。而古代“官渡”除了交通之外的職能,則是由“大數據”來管理,這樣的質變、量變,比起古代來講,更是不知有了多少倍的躍升。
您了解的情況是這樣嗎?歡迎在文章底部討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