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現代歷史上,李德是一個非常特殊的人,他是導致中央革命根據地第五次反“圍剿”失利的罪魁禍首之一,卻也是唯一個參加完長征全程的西方人。
一、第五次反“圍剿”失敗
李德,原名奧托布萊恩,德國人。1900年9月28日出生于慕尼黑的一個工人家庭。
李德1919年加入德國共產黨,曾參加過巴伐利亞保衛戰,兩次被捕入獄。
1928年,李德被德國共產黨秘密送往蘇聯,化名巴格納爾,加入蘇聯紅軍。在蘇聯紅軍中,李德從士兵到班長、排長、連長,很快升到了蘇軍騎兵師參謀長,最終被選送到蘇聯最高軍事學府伏龍芝軍事學院學習。
李德
1932年8月,為了營救被國民黨逮捕的兩名蘇聯情報人員,李德被莫斯簡直情報況部派到上海。完成任務后,李德通過尤爾特,見到了時任中共中央總負責人博古,兩人多次接觸,博古對李德的閱歷和軍事見解很佩服。
博古擔任中國中央總負責人時,才24歲,年紀輕,資歷淺,鎮不住,又不懂軍事,此時,李德的蘇聯身份和軍事才干,讓他成為了博古最想抓住的幫手。
李德也同意留在中國,但他有一個條件,要共產國際執委會發一個相應的指示,給他一個身份。于是博古和尤爾特向莫斯科發去電報,得到回復:“同意李德作為沒有指示權力的顧問,受支配于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p>
1933年9月,李德從上海來到現金,博古當即宣布:“李德是共產國際派往中央蘇區的軍事顧問,中央決定從今天起,李德同志主管軍事戰略、戰役戰術,領導紅軍訓練及部隊后勤工作。”
就這樣,李德從沒有指示權力的顧問,變成了中央紅軍的總指揮。
就在這時,蔣介石調集百萬兵力,對中央革命根據地進行大規?!皣恕?。
剛接手中央紅軍指揮權的李德,既不懂漢語,也不懂中國國情,他只憑在軍事學院學到的理論知識,對著房間里幾張很不準確的地圖,便開始發號施令。
他不顧實際情況,宣布運動戰的時代已經過去,要發展蘇聯式的正規戰,全盤否定了游擊戰術。
第五次反“圍剿”,全都是按照李德“短促突擊”、“兩個拳頭作戰”、“打正規陣地戰”那一套在打。
1934年廣昌戰役,紅軍主力在李德的指揮下,在江西廣昌跟敵軍打陣地戰、消耗戰,紅軍在敵軍飛機大炮下苦戰18天,四千余人陣亡,兩萬余人受傷,最后被迫撤出廣昌城。
時任第三軍團長的彭德懷,當面大罵李德:“你們這些教條主義者,只不過是地圖上和紙上談兵的戰術專家!你的計劃造成了大量犧牲,難道你的良心不感到責備嗎?你就不心疼嗎?”
8月,紅軍北部防線被突破,東線被打開,李德的錯誤指揮,最終導致了第五次反“圍剿”失敗。
博古
二、被解除指揮權
早在1934年春天,李德就提出了大轉移的軍事方案,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后,李德首次提出了中國紅軍主力必須突圍的思想,為紅軍的長征在軍事上、物資上、兵員上、思想輿論上做了一定的準備。
然而,長征剛開始,李德又犯了大錯誤。
李德、博古實行轉移中的逃跑主義,沒有通盤計劃,未作充分動員,同時攜帶著大批物資轉移,單是從事輜重運輸的人就有5000人。
在轉移的同時,李德仍跟敵軍死打硬拼,致使中央紅軍折損過半。
在安排隨行人員時,博古、李德又實行排除異己的方針。1934年10月10日,紅軍從江西瑞金出發,開始長征。李德和博古拒絕了毛澤東向黔北進軍的建議,還企圖剝奪毛澤東參加長征的資格。
李德的“瞎指揮”,給長征初期的紅軍帶來了巨大的困難,在突破敵人四道封鎖線時,紅軍已經從出發時的八萬六千人,減至三萬余人。
革命到了最危險的時刻,博古,李德等人的錯誤,必須要糾正。
1934年12月12日,中央在湖南通道召開緊急會議,討論紅軍行動方面向的問題,毛澤東的建議得到了王嫁祥、張聞天、周恩來的有支持,而李德的主張被否決。
隨后,12月18日的黎平會議,1935年元旦中央的猴場會議,李德的意見都被否決。
李德已經遭到了抵制。
遵義會議(畫)
1935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在遵義召開,李德列席會議。在遵義會議上,李德的“左”傾軍事路線受到了嚴厲批評,并取消了由博古、李德和周恩來組成的“三人團”。
李德的軍事指揮權終于被解除。后來在行軍途中,毛澤東、周恩來、王稼祥組成了三人指揮小組,帶領紅軍走向輝煌的未來。
面對批評,李德心里一直不服氣,他認為自己“本來只是作為顧問提提建議,是中國同志自己搞壞了。”“我的話可以聽也可以不聽,紅軍遭受損失要自己負責。”
三、走完長征全程
在跟隨紅軍長征的歷程中,李德逐漸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他說:“我終于明白了,中國同志比我更了解他們在本國進行革命戰爭的戰略戰術,我沒有根據中國的地理形勢、中國特有的作戰傳統進行指揮?!?/p>
他還主動要求下放到林彪的紅1軍團,親身體驗游擊戰術打法。
3個月后,李德被派到紅軍大學,負責軍事理論課的教學。
紅軍大學本就是在李德的倡導下建立的,它是中央蘇區第一所正規的軍事院校。當時,師資力量短缺,相當一部分教官還是由被俘的國民黨家軍官擔任,教學效果不佳。于是,李德費了很大力氣編寫教材,還親自講授戰術課程。
不過,據李德本人的回憶,長征途中,他在紅軍大學只上過幾次大課,做過幾次專題講座和圖上演習,大部分時間是參加收割,甚至還參加了一個征糧隊。
張國燾
1935年9月10日,張國燾企圖武力阻止中央紅軍北上。李德聞訊后,立即通知紅軍大學總支書莫文驊,讓他立馬組織大家隨中央北上,還叮囑他要密切注意時任紅軍大學教育長的李特,因為李特是原張國燾領導紅四方面軍參謀長,是張國燾的親信,要防止他將部隊帶走和整人。
果然,在紅大學員整裝待發之時,李特騎馬趕來,傳達張國燾南下的命令。
李德立即上前,將李特拉下馬,嚴厲譴責他的分裂行為,要強拉他去見毛澤東。李德說:“北上抗日是正確的方針,不經毛澤東同志同意,任何人不得擅自把部隊拉走?!?/p>
兩人斗得不可開交之時,毛澤東來了,他高聲說:“不要吵了!我們都是紅軍,都是共產黨,都是一家人,一家人不打一家人嘛!現在不愿意北上的也可以,以后我們會在一起的嘛,捆綁不成夫妻,誰愿意走,就放他走吧?!?/p>
由于李德的提前準備和馬前阻撓,李特僅帶走了四方面軍一部分愿意南下的干部。
李德跟中國工農紅軍一起,翻過座大山,渡過24條大河,完成了二萬五千里長征,是唯一完整參加長征全程的西方人。
親歷長征的李德,對長征給予了積極的評價:“這是一個不可磨滅的功績,是中國紅軍——共產黨領導下的農民軍隊的全體戰士偉大的勇敢、堅韌的毅力和革命的熱情的證明?!?/p>
四、離開中國
長征結束后,李德繼續在紅軍大學教書,雖然已經沒有了實權,但他還會參加一些重要會議。
1935年11月18日,李德參加了瓦窯堡會議,還作了《敵我情況和游擊戰爭部署問題》的報告,這是李德自遵義會議后第一次在中央會議上作報告。
瓦窯堡會議(畫)
1926年1月17日,中央政治局在瓦窯保召開會議,會議決定紅軍渡過黃河東征到山西發展。
李德出席了這次會議,但他卻對這次東征極不理解,1月27日,他向中央提出書面反對意見,題為《關于紅軍渡過黃河后的行動方針問題的意見書》。
毛澤東看到意見書,當即指出,它是在革命進攻下的保守的單純防御戰略,讓留在陜北的周恩來對李德進行嚴肅批評。
不過,毛澤東明白,李德反對紅軍東征的動機是善良的,而且他的意見書是通過正常程序交給中央的。所以,毛澤東東征回來后,并沒有疏遠李德。
李德的《意見書》,讓毛澤東意識,必須對十年來內戰時期軍事上的經驗教訓作一個總結,這促使毛澤東寫出了《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一文,給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指明了方向。
1936年5月20日,李德與毛澤東、周恩來、張聞天等11位中央高級領導人一起,聯名致電張國燾,歡迎他北上陜北。這是李德唯一一次與毛澤東”聯名發電“。
1937年7月12日,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設立軍事研究委員會,李德成為了其中一名委員,這是李德在中國的最后任職。
1939年秋天,周恩來墜馬右臂骨折,中央決定送他去蘇聯治療。此時,李德接到了共產國際的指示,讓他跟周恩來乘坐同一班飛機返回蘇蘇聯。
蕭月華
李德在中國兩任妻子,第一任妻子叫蕭月華,是在江西蘇區時組織幫他找的,但兩人文化習慣差距太大,加上語言不能,兩人爭吵不斷,到陜北后兩人離婚。
第二任妻子叫李麗蓮,是個演員,是李德自己談的,兩人感情不錯。李德請求李麗蓮跟他一起回蘇聯,但因為護照簽證未得到批準,最后李德只好獨自一人黯然返回蘇聯。
回到蘇聯后,李德被分配到蘇聯外文出版社工作,翻譯了馬、恩、列、斯著作和一些文學名著,成為了一位出色翻譯家。他還參加了蘇聯的衛國戰爭。
1949年,李德回到東德定居,繼續從事編譯和文學創作,還當選為東德作家協會第一書記。
1974年8月15日,李德在東德逝世,終年74歲。
李德生前,曾撰寫了一部《中國紀事》,講述了他中國七年的人生經歷。
五、李德評價
李德在中國的七年,無疑是過大于功的,但不可否認的是,他是忠于革命的。
一個永恒的話題,時勢造英雄,還是英雄造時時勢,李德是被時勢,推到了歷史的臺前,但他的才能,顯然無法承擔他的責任。
李德并非沒有軍事才能。
來到延安采訪毛澤東等人的斯諾,在他的《西行漫記》中就說:“李德無疑是個具有過人才能的軍事戰略家和戰術家……南京的將領們看到李德一些分析他們戰術的著作是地,頗為欽佩地承認,想不到李德準確地預計到了這次巨大攻勢的每一個步驟?!?/p>
只是他的軍事才能,還不足以擔任總指揮的位置。
影視中的李德
斯諾采訪李德時,李德說:“西方的作戰方法在中國不一定總是行得通,必段由中國人的心理和傳統,由中國軍事經驗的特點來決定在一定的情況下采取什么主要戰術,或許是這樣的。我還想告訴你,中國同志比我們更了解他們本國打革命戰爭的正確戰術。也許,每一個外國軍事家都弄不明白這個大國的復雜情況?!?/p>
總之,一個西方人,放棄了安逸的生活,來到中國的大地上,跟中國工農紅軍一起奮戰,他的精神的可嘉的,他最大的錯誤就是沒有站到正確的位置上,因而很可惜地沒有發揮出他應有的作用,還給中國工農紅軍帶來了巨大損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