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4廣汽科技日上,廣汽集團發布了其最新汽車黑科技,包括實現關鍵技術突破的全固態動力電池和實用度更強的無圖純視覺智駕系統,這兩項技術均計劃于2026年量產裝車。
動力電池作為新能源汽車的核心零部件,與續航里程、安全性等關鍵指標都直接相關。全固態電池被譽為當下能夠徹底解決純電動汽車(續航焦慮、安全性和低溫續航打折)3大核心痛點的關鍵技術。
從廣汽目前發布的全固態電池技術參數看,其電池能量密度達到了400Wh/kg以上,體積能量密度和質量能量密度提升50%以上,這可以讓整車續航里程輕松超過1000km。安全方面,其上到200°C熱箱中不發生爆炸,下到零下78°C干冰環境也能保持性能穩定,在針刺、裁切等機械濫用條件下不發生熱失控,顯著提升了汽車的安全性。雖然參數在全固態電池領域并不算激進,但可以確認的是這將是一款真正的全固態電池,而不是當下一些車企推出的半固態電池。
全球各國產業巨頭目前對于全固態電池的量產時間大多預估在2028年前后。因為固態電池的制備工藝更加復雜,如何解決固態電解質的開發設計,如何降低成本都是制約全固態電池量產的攔路虎。如果廣汽能如約在2026年實現量產并裝機,其在該領域將走在世界前列。
除了電池外,當下汽車行業新一輪科技競賽的主戰場就在自動駕駛這一塊。廣汽在自動駕駛技術領域同時布局了主流的“多傳感融合技術”和前瞻性的“無圖純視覺技術”兩大技術路線,此次科技日重點推出的就是廣汽的無圖純視覺智駕系統。
據悉,它不僅不需要高精地圖,更不依賴激光雷達,而是結合視覺傳感器和行業頂尖的AI算法,像人一樣感知世界,用更簡潔的硬件系統就能實現覆蓋范更廣的智能駕駛。
廣汽無圖純視覺智駕系統在視覺識別上具備三大領先能力。首先,極其精準地理解復雜交通道路的能力。無論是匝道、隧道、彎道還是路口、分岔路等復雜場景,這套系統都能準確識別并理解道路的結構。其次,超強的交通信號燈識別能力。這套系統通過深度神經網絡,實現了各種信號燈元素的準確識別,包括信號燈類型、各種符號和色彩、讀秒倒計時以及閃爍狀態等。再次,處理復雜多變場景的能力。這套系統感知范圍達到車前150+米、車后100米,左右50米,是業界水平的1.5倍,感知類別除了車輛、行人、騎手、小動物等常見交通因素,更包括小推車、營地帳篷等不規則障礙物。
在決策和行動方面,憑借廣汽首創的流體式時空聯合規劃技術,這套系統能夠精準預判其他交通參與者的行為,作出合理、安全、高效的駕駛決策。在泊車場景中,這套系統最小誤差可以控制到5cm,能夠實現行業最高難度的立體車位、窄車位泊車功能。
作為自動駕駛持續迭代的重要基礎,廣汽集團正積極從多個維度打造數據閉環,已投資建設廣汽云數據中心、廣汽智能網聯大數據平臺等,同時通過如祺出行推出了涵蓋數據標注平臺ONTIME Data Encoder、高精地圖工具鏈ONTIME MapNet、智駕仿真平臺ONTIME NexSim三大板塊的自動駕駛數據解決方案,以數據為核心,驅動自動駕駛閉環迭代。
本次科技日活動現場,廣汽集團還展示了電磁懸掛、MLounge祺跡頭等艙、 MBoard2.0祺跡芯智底盤、飛行汽車等多項廣汽先進技術,充分展示廣汽自主研發實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