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金融市場動蕩不安的背景下,黃金作為避險資產的地位日益凸顯。近期,黃金價格沖破每盎司2400美元的歷史高位,引發了全球市場的廣泛關注。據彭博報道,本輪金價上漲中,中國買家的作用不可忽視,他們成為了推動金價上漲的重要力量。
地緣政治的緊張局勢,如中東的紛爭和烏克蘭戰爭,為黃金市場注入了更多的不確定性。與此同時,美國降息的前景也進一步提升了黃金的投資價值。然而,真正助推金價上漲的,卻是中國市場的持續旺盛需求。
在中國,不僅零售買家對黃金的熱情高漲,基金投資者、期貨交易員,甚至中國央行都將黃金視為不確定時期的保值手段。這一趨勢反映出中國投資者在有限的投資選擇中,越來越傾向于將資金投入被視為更安全的黃金資產。
數據顯示,自去年以來,中國的黃金首飾需求增長了10%,而與此同時,印度的需求卻下降了6%。更值得關注的是,中國的金條和金幣投資飆升了28%,這一數字清晰地展示了中國買家對黃金的強烈興趣。
Precious Metals Insights Ltd.的董事總經理Philip Klapwijk指出,中國的黃金需求仍有成長空間。在房地產市場持續疲軟、股市震蕩以及人民幣走弱的情況下,越來越多的資金正流入黃金這一相對安全的資產類別。
盡管中國的黃金開采量位居世界前列,但國內需求仍然導致中國需要大量進口黃金,而且這一數量還在不斷增加。據統計,過去兩年中國的海外購買總量超過了2800噸,這比全球黃金ETF所持黃金總量還多,差不多是美聯儲所持黃金庫存的三分之一。更令人矚目的是,近期的進口速度還在加快。春節前夕進口激增,今年前兩個月進口量比2023年同期高出53%。
在這一波黃金購買熱潮中,中國央行的行動尤為引人注目。中國央行已經連續第17個月大舉買入黃金,創下了最長的買入周期。該行尋求將外匯儲備向美元之外多元化,并對沖貨幣貶值風險。在眾多青睞黃金的央行中,中國央行無疑是最迫切的買家之一。去年中央銀行買入的黃金量接近歷史紀錄,預計今年的購買量仍將保持在高位。
盡管金價創歷史新高且人民幣貶值削弱了買家的購買力,但中國的黃金需求依然旺盛,這充分表明了黃金的吸引力。作為主要進口國之一的中國,在黃金市場上往往必須支付高于國際價格的溢價。本月初該價格躍升至每盎司89美元。過去一年的平均價格為35美元而歷史平均價格僅為7美元這一溢價水平反映了中國買家對黃金的強烈需求。
與此同時中國官方媒體也發出警告提醒投資者在追漲時要謹慎。為了遏制過度冒險行為上海黃金交易所和上海期貨交易所都提高了部分合約的保證金要求。
此外,自6月以來幾乎每個月都有資金流入中國大陸的黃金ETF。據Bloomberg Intelligence稱相較之下世界其他地區黃金基金的大量資金外流。今年迄今為止資金流入總額已達13億美元而海外資金流出總額為40億美元。這一趨勢表明隨著投資者尋求通過大宗商品實現投資多元化中國的黃金需求可能會繼續上升。
綜上所述在本輪黃金價格上漲的過程中中國買家扮演了至關重要的角色。他們的持續旺盛需求不僅推動了金價的上漲也反映了黃金作為避險資產的吸引力。在未來黃金市場可能會繼續受到地緣政治緊張局勢、降息預期以及中國買家需求等多重因素的影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