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謝悅漢
美國所有高官都經常引用“國家安全”及“產能過剩”作為制裁中國的手段,只要美國境內制造的產品,在性價比方面無法和中國競爭,例如美國所有港口現今都是裝置上海振華重工起重機,或中國外貿目前熱銷“新三樣”(電動載人汽車、鋰電池、太陽能電池),美國均標貼為可能危害“國家安全”,例如有1.7億美國人觀看“TikTok”,都被指為是有偷竊美國平民資料的裝置,所以必須和中國母公司“字節跳動”脫離關系,是否屬實,大家心照。
就以中國“新三樣”而言,中國于今年首季度的電動載人汽車、鋰電池、太陽能電池合計出口增長66.9%,至今仍在全球熱銷。而最好笑的,便是中國的新能源產業產能是推動綠色發展急需的先進產能,而不是過剩產能。根據國際能源署的測算,要實現碳中和的目標,全球新能源汽車銷售量到2030年需要達到約4500萬輛,是2022年的4.5倍。
更加令人感到難過和無奈,就是最先提出要應對全球氣候變化,要共同減少碳排放,和要大力推行綠色技術和綠色產品,是美國及西方集團,但現今積極響應,和做得最出色的卻是中國。當今全球產量最多和品質最佳太陽能電池產品,是產自中國,風行全球,卻要被美國和歐盟國家打壓,實在可笑又可悲。
拜登最近去一些鋼鐵重工業,造船業區的州份拉選票,就是以“國家安全”和“產能過剩”指控中國,向選民表示要對中國鋼鐵及造船提高關稅,以保障當地工人的權益。
這些無恥政客無法解決國內一大堆爛攤子,最好方法就是將問題“泛政治化”;同樣,歐盟各國政客亦是出于貿易保護主義,故意制造中國產能過剩輿論,由中國背這個黑鍋,手法卑鄙卻是行之有效。
請問法國高級化妝品銷往中國,澳洲紅酒大量售往中國,中國每年大量進口芯片、飛機、大豆、原油等商品,那么這些商品的出口國難道都‘產能過剩’嗎?只要有利于這些國家的產業和國家利益,他們都可以只字不提。但是當中國性價比高的產品,沖擊他們的市場和廣受歡迎,例如TikTok,令美國政客如拜登等頭痛,更是不擇手段去搶奪這個金蛋。
美國和西方集團在全球獨領百多年,從根本上他們便有種族和偏見,更加沒有氣量和風度,去接納中國和平崛起,和無法想象他們提倡的建議,例如環保,綠化,先進科技,中國跑贏他們,令他們顏面無存,這就是所有問題的根源。
風騷
版權聲明:本文系作者原創文章,圖片資料來源于網絡,本文文字內容未經授權嚴禁非法轉載,如需轉載或引用必須征得作者同意并注明來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