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 | 妙投APP
作者 | 董必政
頭圖 | 視覺中國
儲能電池全球第3,動力電池國內前5,億緯鋰能于近日發布了2023年年報。
然而,這份成績單并不理想。
2203年公司實現營收為487.83億元,同比增長34.38%;實現歸母凈利潤40.50億元,同比增長15.42%;實現扣非凈利潤27.55億元,同比增長2.23%。
(數據來源:Choice)
相較2022年,公司的業績增速有了明顯的下滑。在鋰電池產能過剩的背景下,億緯鋰能也扛不住了。
#01卷不過頭部廠商
3月17日,在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2024)上,億緯鋰能董事長劉金成表示,寧德、比亞迪的兩強格局已經形成,二線電池企業沒有資格去“卷”,也卷不過寧德時代、比亞迪。
投降輸一半,事實也的確如此。
(圖片來源:電影賭俠)
鋰電池處于產能過剩的局面,鋰電池跌價,各鋰電池企業均受到波及。
不少鋰電企業陷入增速放緩,甚至虧損的境地。
2023年億緯鋰能實現營收為487.83億元,同比增長34.38%。公司實現歸母凈利潤40.50億元,同比增長15.42%。
數據看上去還不錯,但公司的歸母凈利潤增速卻低于營收增速。
而,鋰電龍頭寧德時代2023年實現營業總收入4009.17億元,同比增長22.01%;實現歸母凈利潤441.21億元,同比增長43.58%。其歸母凈利潤增速高于營收增速。
這,與億緯鋰能的“增收不增利”,在盈利能力上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另外,從產品來看,億緯鋰能的動力電池、儲能電池毛利率,遠低于寧德時代。
2023年寧德時代的動力電池、儲能電池的毛利率分別為22.27%、23.79%;2023年億緯鋰能的動力電池、儲能電池的毛利率分別為14.37%、17.03%。
(數據來源:choice)
究其原因,妙投認為,億緯鋰能差在規模上。
億緯鋰能,當前已實現鋰原電池連續8年銷售額和出口額國內第1,儲能電池2023年出貨量排名位居全球第3,動力電池2023年國內出貨位居全國前5。
2023年億緯鋰能實現動力電池出貨量為28.08GWh,儲能電池出貨量為26.29GWh。
2023年寧德時代實現鋰離子電池銷量390GWh。其中,動力電池系統銷量321GWh,儲能電池系統銷量69GWh。
(數據來源:公司財報)
可見,億緯鋰能的動力電池的出貨量不足寧德時代的1/10,儲能電池的出貨量不足的寧德時代的40%。
而規模優勢能夠幫助廠商產業鏈中獲得較強的議價權,幫助其在鋰電材料、電芯價格產生的價格傳導落差中獲取優勢,并體現在毛利率上。
妙投認為,造成規模優勢的最大的區別的是,億緯鋰能保守,寧德時代敢賭。
2015~2018年電池技術進入摸索期,億緯鋰能的戰略是同時布局磷酸鐵鋰方形電池、三元小圓柱電池、三元軟包電池、三元方形電池,不押任何技術路線,通過多技術布局找尋更多的生存空間。
2018年底億緯鋰能形成11GWh產能。其中,磷酸鐵鋰方形的產能為4.5GWh,三元圓柱的產能為3.5GWh,三元軟包的產能為1.5GWh,三元方形的產能為1.5GWh。
而,當時的比亞迪和寧德時代,專注于方形電池的戰略。
由于“攤大餅”的戰略,億緯鋰能在產能擴張上也較為保守,錯過了當時行業發展最迅猛的這幾年。
而寧德時代的創始人曾毓群敢下重注,擴產、擴產、再擴產。2021年,寧德時代更是融資582億用于鋰電池產能的擴建。
(圖片來源:公開網絡)
從固定資產變化來看,億緯鋰能擴產幅度小于寧德時代,其固定資產也遠落后于寧德時代。2023年億緯鋰能的固定資產約為寧德時代的1/5。
(數據來源:choice)
這樣一來,億緯鋰能逐年被寧德時代拉開差距,且越拉越大。
果然,還是勇敢者先享受世界。
想必,億緯鋰能董事長劉金成一邊喊出“卷不過寧德時代、比亞迪”,也一邊后悔當初過于保守。
#02難有較大的增長
在國內市場,鋰電池產能過剩,已經是不爭的事實。
在需求方面,據GGII預計2024年中國的鋰電池市場出貨量將超過1100GWh,同比增長27%。其中,動力電池出貨量將超過820GWh,同比增長20%;儲能電池出貨量將超過200GWh,同比增長25%。
從規劃產能看,據高工鋰電,到2025年中國鋰電池市場規劃產能超4000GWh, 遠超市場實際出貨量預期。
因此,未來2年億緯鋰能等二線廠商在國內市場仍將面臨激烈的競爭。
當下,鋰電池出海被視為產能過剩下的破局之路。
但,從億緯鋰能2023年年報來看,億緯鋰能發力的市場仍在國內,而非出海。
從業務地區來看,億緯鋰能的境內業務占比從2022年的65.21%提升至2023年的72.73%。
從具體營收來看,2023年億緯鋰能的海外營收為113億元,同比增長5.55%。
反觀寧德時代,2023年寧德時代的境外營收為1310億,同比增長99.45%。
值得注意的是,鋰電池出海的毛利率更高。據億緯鋰能、寧德時代年報顯示,寧德時代境外業務的毛利率為25.19%,高于國內的21.80%;而億緯鋰能的境外業務的毛利率為24.72%,也高于國內的14.16%。
(數據來源:choice)
海外市場增速更快,毛利率更高,但億緯鋰能的海外戰略又“慫”了。
在海外市場方面,海外新能源汽車滲透率遠低于國內,未來市場增速將高于國內市場。尤其是,2023年美國新能源滲透率僅為9.4%。
根據億緯鋰能年報,隨著全球綠色出行理念的普及和各國政府減碳政策的推動,海外兩輪車電動化處于快速增長階段,帶動出行市場鋰電池需求快速增長。
盡管,億緯鋰能認為鋰電池需求將在海外快速增長;但,公司并沒有在海外布局太多的產能。
據GGII數據顯示,億緯鋰能在海外規劃的產能低于寧德時代、遠景動力、國軒高科等境內廠商。
這次,億緯鋰能明知海外市場機會大于國內,但海外產能規劃又慢了一拍。
不想當將軍的士兵,真的不是好士兵。可見,億緯鋰能在海外市場難有大的作為。
海外戰略保守,國內市場打不過寧德時代等頭部廠商。如此可見,億緯鋰能順利度過這次產能過剩的危機,就已經非常不錯了。
此外,管理層對當下的市場環境,也沒有太高的預期。根據投資關系記錄表,億緯鋰能今年的經營目標是精耕細作、顆粒歸倉,希望建設的每一個工廠都能實現盈利。
因此,妙投認為2024年億緯鋰能的業績,也不會有太多的驚喜。
另外,自億緯鋰能發布2023年年報后,股價仍持續低迷。行業產能過剩疊加公司戰略保守,或許成為了億緯鋰能逐步淡出資本市場的重要原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