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聞白溪印社印集即將付梓,感到十分高興。這是郯城縣前無古人的藝術盛舉,也是澤被后世的文化藝術大事。
印集既是白溪印社師生和社會篆刻界賢達的藝術展現(xiàn),更凝聚了王勝春老師數(shù)十年的心血和汗水。篆刻是中國特有的一門古老藝術,上溯遠古,流傳千年,非有深厚的訓詁、書法、文學和歷史等各種學識,是很難精通的。從事篆刻,需要耐得住寂寞,淡泊寧靜,凝心聚力才能出精品。自古以來,成名的篆刻家不僅需要學識淵博,更要有刻苦探尋的耐力。能有一眾志同道合的大家,朝夕研學,互相鼓勵,是一件幸事,所以,西泠印社獨樹一幟,流芳千古。
能有一個藝術水平高超,還熱心公益教學的老師,是渴望學習的學生們的衷心愿望,而王勝春老師恰好就是這樣的老師,這是篆刻愛好者的幸運,也是郯城文化藝術界的幸運。王勝春老師一生歷經(jīng)坎坷,但是苦學不輟,幾十年的孜孜以求,終成大家。王勝春老師是集詩、書、畫、印、賞為一身的藝術家。他的詩風雅易懂;他的書法篆、隸、楷、行、草均熟;他的畫工寫兼具,有文人畫的神韻;他的篆刻更是臻于完美,王勝春老師深諳書法、繪畫和刻印的關系,研究了書法、文字學、金石、考古、歷史、文學、繪畫、音樂等知識,學習借鑒甲骨、陶文、鐘鼎、刻石、瓦當?shù)裙盼淖仲Y料,嘗試過銅、石、木、陶瓷、鐵等印材,掌握了常用章法,對篆刻藝術了然于胸;王老師還是鑒賞家,對于古玩字畫造詣頗深。
多年來,王勝春老師和其他藝術家熱心于公益培訓,為郯城縣培養(yǎng)了千余名書法、繪畫、篆刻、鑒賞等人才,為很多單位和個人在書法、繪畫、收藏等方面提供幫助,是名副其實的文化事業(yè)的開拓者。這次印集的出版,對于傳播篆刻知識,帶動后學非常重要,其影響將是極其深遠的,白溪印社的社員或者受該書熏陶的愛好者將來成為篆刻大家或者成為國家級篆刻團體的一員都是很有可能的。無論如何,這本印集的出版,既圓了篆刻愛好者的星月之盼,又完成了王勝春老師的一份心愿。愿這本書成為一個引子,帶動郯城縣的文化事業(yè)更加蓬勃發(fā)展,開創(chuàng)郯城縣文化藝術的新時代。
宋玉智二0二三年十一月
郯城篆刻教育奠基人:王勝春先生作品
郯城篆刻教育奠基人:王勝春先生作品
上官秀峰作品
上官淑慧作品
王興強作品
王麗娜作品
王昌偉作品
王道明作品
仇衛(wèi)軍作品
尹超作品
田文峰作品
權云燕作品
朱曉燕作品
毛英姝作品
任金柱作品
劉琳琳作品
策展:徐建一
攝影:田暉
支持:臨沂晉墨坊 張?zhí)m波
編輯:孔明百科網(wǎng) 張新杰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