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開眼界!滿載而歸!”
是怎樣的校園經歷
讓走進廣工的孩子們
感嘆不斷,直呼過癮?
近日
廣州市少年宮隊長學校130余名中小學生
走進廣東工業大學
深度體驗非遺傳統藝術文化
創新科技實踐、集成電路認知等科普活動
在實踐中收獲知識與樂趣
“真是讓我大開眼界!
今天的廣工之旅
不僅體驗了傳統文化的魅力
還動手參與科技實驗
接觸到了前沿知識!”
你是否也好奇呢?
那就跟隨工仔一起看看吧!
非遺文化實力“圈粉”青少年
在嶺南灰塑工作坊里
孩子們聚精會神地傾聽嶺南灰塑藝術
與傳統文化相結合的故事
欣賞非遺大師作品
動手體驗、開啟技藝之旅
構圖、打骨架
草筋灰打底塑形、上色勾線......
感受嶺南瑰麗的建筑裝飾藝術之美
圖 | 同學們在體驗灰塑
在古琴工作坊里
錚錚弦音正帶領孩子們領略千年古韻
在學習和體驗彈奏古琴后
林盈希同學說:
“古琴能夠彈奏出特別的音色和韻味
老師說這是獨屬于我們東方的聲音
讓我們感到驕傲和自豪
中國傳統音樂的魅力也讓我們著迷。”
圖 | 同學們體驗古琴
在皮影工作坊里
當一張張皮影通過
“借燈、傳影、配聲以演故事”的方式呈現
這些生動形象引得孩子們陣陣呼聲
大家紛紛上手體驗
看完皮影課本劇《驛路梨花》
馮晞揚同學說:
“我很驚訝古人是如何運用這些材料
講出這么生動的故事
這讓我對中華傳統文化更感興趣了。”
圖 | 同學們欣賞皮影戲
在書畫工作坊課堂上
敦煌壁畫臨摹
讓傳統的書畫課程
多了一層神秘的色彩
老師手把手指導孩子們
學習敦煌壁畫臨摹技法
感受“行五十步穿越百年,
行百步穿越千年”的璀璨文化
圖 | 同學們臨摹敦煌壁畫
科創實踐助力科學夢“啟航”
“3D打印機從底部開始一圈一圈上升,老師給我們打印了一只可愛的小兔子!”“激光能夠把電腦上的圖案雕刻出來,甚至可以在不穿透卡片的情況下雕刻。”邱文昊同學在參加完激光切割和3D打印的制作課程后感嘆。創新科技實踐課程讓同學們親身體驗了把創意變成現實,感受科技與藝術的融合,看到了現代科技帶給我們的無限可能。
在文化活動中心前,無人機的飛行體驗也讓同學們興奮不已。在廣工創新創業學院無人機團隊的哥哥姐姐們指導下,孩子們親手操控無人機,時而攀升高空,時而低飛掠過,現場陣陣驚呼。陳芷萱說:“我們學習了無人機操控的基本技巧,也了解到無人機并不僅僅是應用于日常攝影攝像,例如,在自然災害發生時無人機可以迅速抵達險區,提供實時的高清圖像,協助救援人員更好地進行救援工作等。”
圖 | 同學們體驗各種科技設備
集成電路認知播種創“芯”種子
在集成電路認知體驗館,講解員用通俗易懂的科普為同學們講解“高精尖”技術,帶領大家了解了芯片的基本知識和應用,學習了集成電路在技術實現、技術創新方面的呈現,以及集成電路產業的發展歷程。
“芯片分布在小小的圓盤上。沒想到,這樣的芯片藏在我們的電話手表等各類電子設備中,與我們的生活如此息息相關!”陳浩睿同學興奮地說。集成電路認知科普課堂不僅引導孩子們學習理解了芯片的相關知識,還大大激發了他們對集成電路行業的興趣,在孩子們的心中種下了創“芯”的種子。
圖 | 同學們在集成電路認知學習知識
據悉,廣工通識教育中心于2020年獲廣東省人文社會科學科普基地、廣東省高校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認定;2024年,學校工程實踐教育科普基地、集成電路專業認知體驗館獲得廣東省科普教育基地認定。
自學校開放科普活動以來,共接待學生團體人數超14750人次,為培養“未來藝術家”“未來科學家”和“未來工程師”提供科普服務助力。在宣傳優秀傳統文化、普及科學知識的同時,弘揚文化自信、倡導科學精神、傳播科學思想,讓更多的青少年滋養傳統文化精髓、心懷科學夢想,向著未來進發。
同學們在這次“廣工之旅”中
摘得了“豐收成果”
不僅加深了對知識的領悟
更錘煉了實踐能力
希望這次經歷能夠開闊他們的視野
成為他們成長道路上寶貴的財富~
來源| 通識教育中心
編輯| 羅盈 袁立群
運營團隊|學生新聞中心
責編|王宇涵
初審|李成瑤
復審|杜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