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畢亞軍
中國化工集團原黨委書記、董事長任建新涉嫌嚴重違紀違法被查的消息,引起廣泛關注。
任建新已退休快6年,而且是帶著等身的榮譽與赫赫功勞退休,網上至今還廣泛流傳著他的輝煌和傳奇,如今被查,多少有些意外。
1、他這個央企掌門很不一般。
任建新1958年生于甘肅蘭州,1984年,已是化工部蘭州化學機械研究院團委書記的他,發現我國鍋爐等工業設備污垢清洗的市場需求,而他所在的研究院卻有相關技術被束之高閣,于是用研究院的1萬元再加自行籌資1萬元,帶著6個人創辦了藍星清洗公司,從一個防空洞里開始了創業傳奇。
此后的任建新,不但快速將藍星做成中國工業清洗龍頭,而且持續收購其他國有化工企業,只用10來年就讓藍星成為上市公司,并將總部搬到北京,掛靠在化工部下屬企業昊華之下。
進入北京后,任建新繼續帶領藍星擴張發展,并于2004年再打一個漂亮的翻身仗,當年,藍星與昊華合并繼而有了中國化工集團,任建新出任集團總經理,20年時間完成了從無名之輩到央企掌門的躍升。
有了中國化工的平臺后,任建新繼續買買,先后收購了法國安迪蘇、澳大利亞凱諾斯、以色列安道麥、挪威??弦约耙獯罄喬S商倍耐力等化工企業,并在退休前完成了一筆震驚世界的交易:
2015年,帶領中國化工集團以430億美元收購了全球領先的農化、種業與植保企業瑞士先正達。
其中,非常值得一提,也是媒體經常津津樂道的是,任建新同時期的很多類似創業者,都是利用后來的國企改制等機會,將集體企業變成民營企業,而任建新卻是個例外,他沒有利用藍星創辦初期本來就有個人出資的條件將其民營化,而是讓藍星百分百歸國有,最終以此為基礎組建出一家央企。
2、先正達收購功與過
中國化工對先正達的收購,任建新是絕對主導者,有消息還稱,他不但為確保收購成功,報出大大超過其他競購者的價格,還曾私下向先正達前控制人開出過高達30億美元的天價違約金。
但這筆收購卻從一開始就不乏爭議。
支持者認為收購雖然付出了巨大代價,但得到了核心技術、資源和市場網絡,對中國補齊農業尤其種業的短板具有重要作用,而且是收購了放在今天環境可能花更多錢也買不到的核心資源。
甚至有人稱贊任建新是“為國收購”。
反對者則認為付出的代價太大,最終得不償失,甚至導致了國有資產流失。公開信息顯示,先正達被收購時公允價值也就200億美元左右,中國化工的報價幾乎是高了一倍,也因此形成巨大的商譽。
同樣冒進的也包括,中國化工只有50億美元自有資金的實力,卻撬動近500億美元來完成收購,并因此留下巨額債務壓力。到任建新退休的2018年,中國化工的總資產7988.49億元,負債卻高達6058.82億元,負債率高達75%。
為了募集資金減輕債務壓力,先正達一直在努力沖刺A股上市,先是計劃在科創板上市,后又計劃在主板上市,但都未能如愿。
比上市不成更不妙的是,先正達2023年營收高達2268億,歸母凈利潤卻是虧損近20億,而導致其業績如此不堪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巨大債務所導致的資金利息等財務成本。
據公開消息,中國化工和先正達曾于2020年對收購時的債務進行了重組和部分償還,將約60%債務轉給了母公司,但到2023年6月的招股書上,先正達依然承擔了收購存續債務高達159.5 億美元。
這么大的債務和商譽,先正達即便上市,恐怕也難有好的表現。
值得補充的是,2015年任建新收購先正達時,也正是中國企業集體金錢沸騰的時代。期間,萬達、海航、安邦等等瘋狂海外并購‘恒大、碧桂園等猛踩油門,爭奪宇宙第一房企;紫光集團豪言砸鍋賣鐵,也要收購西部數據,甚至放話只要臺積電很愿意賣,也都能買下來……
而今不到10年,當初的這些紛紛如夢如幻如了泡影。任建新的被查,也可算是一個時代的徹底謝幕。
歡迎關注【華商韜略】,識風云人物,讀韜略傳奇。
版權所有,禁止私自轉載
部分圖片來源于網絡
如涉及侵權,請聯系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