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佛伊泰克(1942年—1963年),是一只于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屬于波蘭流亡政府第2兵團第22炮兵運補連正式編制內的一只敘利亞棕熊。在卡西諾戰役中,佛伊泰克協助了士兵們搬運彈藥。
佛伊泰克其命名于美式英語拼法為“Wojtek” ,英式英語則拼為“Voytek”。其波蘭語名稱“Wojciech”是一個古老的斯拉夫人名字,其含意為“享受戰爭者”或“面帶微笑的戰士”。
生平
- 早期
佛伊泰克
在1942年時,一位在現今伊朗哈馬丹附近的小男孩發現了像個小毛球才剛剛學會蹣跚行走被遺棄的佛伊泰克,因此佛伊泰克就被機伶的小男孩捕獲而被轉賣給駐扎在附近的波蘭部隊,不過代價只是一些部隊里肉罐頭。
當時的佛伊泰克還不滿一歲,士兵們大方地與它分享肉罐頭,然而倒出來之后佛伊泰克卻無法享受。眼看佛伊泰克因為饑餓而哀嚎不斷觸動幾個大男人的心而暫時無計可施。不過當兵的有一句話,“當兵的除了生孩子之外沒有不行的”,不知道哪個波蘭大兵居然想出用空伏特加酒瓶裝入泡好的煉奶來喂養佛伊泰克之后,佛伊泰克就開始健康活潑地開始逐漸成長了。
由于毛茸茸的外表加上蹣跚的形態,失怙的佛伊泰克就在命運戲劇性的安排下成為了駐地官兵與附近民眾的最愛;佛伊泰克如果落單就會哭泣,挨罰的時候會用兩只前掌把眼睛遮起來;在一片溫馨歡樂的氣氛下,此時的納粹德國兵鋒之勢注定要從沛然莫能御之的階段走下坡;萬湖會議決定了600萬猶太人的生死;斯大林格勒戰役開打。
日軍在東南亞的局勢從年初的囂張氣焰也開始轉變要學著吞下戰敗的苦果;美國杜立德轟炸機編隊首次空襲東京。
1942年6月4日到6月7日,中途島戰役決定了日本帝國海軍注定要一敗涂地的結局。
遠方的烽火連天并沒有影響到佛伊泰克集寵愛于一身的環境,并且成為了部隊的吉祥物。
經過大家同意,于1944年時,由指揮官簽訂佛伊泰克正式成為第22炮運連的編制成員之一,并擁有軍階、食物官餉與兵籍號碼,并正式名為“佛伊泰克”(沃鐵)。
從此佛伊泰克跟著連隊從伊朗移防到現今的伊拉克,再遷移到敘利亞,轉進巴勒斯坦,又停留過埃及,最后到了意大利南部。
戰爭期間
隨著激烈的卡西諾戰役爆發,移防到意大利南部的波蘭部隊自然也被投入了戰場,從五月中起頂替已經精疲力竭并且傷亡慘重的英國第78步兵師。
佛伊泰克由于力氣大而負責協助搬運各種重要補給,尤其是炮彈與子彈等軍火物資。這段經歷最讓人覺得驚奇的是佛伊泰克一直很貼心謹慎沉穩地拖運或搬運軍火,走在地形惡劣崎嶇的卡西諾山上,佛伊泰克從來沒有發生過摔落軍火物資這種可怕的意外過,也沒有被德軍或者友軍的槍炮聲與爆炸情形而顯得惶惶不安表現失常,因此讓指揮總部特別感到欣慰與嘉許,特準第22炮運連更改正式徽章為一只抱著炮彈的熊,并且更名為第22運輸連。
1945年,隨著第二次世界大戰接近尾聲時,第22運輸連被調往蘇格蘭柏維克郡的哈頓村駐扎。毫無例外地佛伊泰克馬上獲得柏維克郡當地居民與媒體的寵愛,畢竟沒有人能拒絕接納一只身世凄苦但是長大以后卻是勇敢貼心的英“熊”;波蘭-蘇格蘭文化協會頒發佛伊泰克“榮譽會員”資格,以示對它的喜愛與崇敬。
戰后生活
大戰結束后1947年11月15日,隨著波蘭部隊的解編,官兵不斷地解甲歸國,乏人照顧的佛伊泰克就被送往了愛丁堡動物園,并在當地度過余生。
佛伊泰克除了食用蜂蜜、果醬、果汁、水果以外,它最喜歡的飲料是與普通士兵一樣的啤酒,甚至會與其他同袍一起抽煙。
在愛丁堡動物園時,佛伊泰克并不孤獨,仍然是觀光客的重要焦點,也有以前的同袍去探望它,而它也不忘向來看它的波蘭老兵卡洛勒斯基討煙抽。
佛伊泰克最后于1963年12月過世,享年22歲;就一只熊而言,這已經算是高壽。佛伊泰克過世時所量得的體重重達500磅(約250公斤重),體長6英尺(約183厘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