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沾染手工痕跡打磨出的琺瑯首飾,還是家里擺放的從世界各地淘來的老物件,都承載著獨特的情感和溫度,更是故事和回憶的載體。邢滋淇喜歡將靈感與創意變為首飾的過程,被世界看見那份制作時珍重的心意;也喜歡在家中被心愛之物包圍著的感覺,彼此磨合出如今令自己心安的形態來。生活中滋淇有如匠人般存在著,認真對待每一份作品,認真對待每一個與之相遇的靈魂。
家里的每一件家具都是精挑細選而來,每一幅畫也都有著各自的回憶與故事,有的出自于朋友之手,有的則有著特殊的意義, 如那幅月亮,藝術家賴巍每天都會畫一幅當晚的月亮,這幅剛好是滋淇生日那天天空的模樣,滋淇便買回來掛在墻上,成為特別的存在。
滋淇在三十歲才開始自己的首飾設計之路,在那之前,她做著一份朝九晚五的工作,雖然生活安穩,但她在內心里始終覺得這種平靜讓自己很不舒服,于是決定為人生探尋出另一種可能——去加拿?學習?飾?藝和首飾藝術,2016年滋淇回京,成為 Atelier 當代首飾工作室的合伙?兼?藝?師,同年成???的?作室 RMS(Ruddy Metal Studio),一路走來,她以首飾設計為起點,慢慢擁有了更多的身份,藝術創作者與傳播者、匠人、策展人,每一種身份都不是刻意打上的標簽,而是在她與世界觸碰的過程中自然生成。
東舍的原木文件柜,復古的設計,多層的收納,對于滋淇來講是個不可或缺的存在,這里放置著她四處淘來的飾品,同時也是靈感來源的收藏。
“剛開始的時候挺迷茫的,我曾經嘗試在上海時裝周展示作品,但發現并不適合,因為我選擇的工藝并不適合批量生產,于是決定還是專注于自己的首飾制作。在那個時期,我遇到了待入荷,他們的模式特別新穎,對我算是‘知遇之恩’吧。通過和他們的接觸,我也了解到在日本有專門的匠人致力于某一特定類別的手工制作,長期專注于一個領域,將技藝發揮到極致。
滋淇的工作間
我意識到,手工制作的物品,有人愿意等待,有人愿意為‘獨一無二’付出。他們不僅僅滿足于物件的美,而是更尊重背后創作者的心思和靈魂。”
RMStudio系列作品: 環 · 圓
從那開始,滋淇堅定了自己的方向,她想要遇到的就是這樣一群真正欣賞并尊重手工創作的人。這也是為什么她覺得自己可能算不上是藝術家,而更像是個匠人。對她來說首飾設計是一個小的開始,就像是一棵樹干生發出不同方向的枝椏,創作由此向外延伸和拓展,或許某一天會長成枝葉繁盛、亭亭如蓋的大樹來。
RMStudio 環 · 圓系列與Sdipiti的跨界作品
“我對自己沒有很明確的剖析,但我骨子里一直有對藝術的向往,而首飾可能是我實現藝術的載體,有了這個載體之后,我又想讓它去和不那么務實的東西產生聯系。我覺得只靠一個人,有意思的創作是有限的,所以就希望能跟不同的藝術家或創作形式進行碰撞,看看最后能長出什么東西來,而不論產生什么樣的效果我都能接受。”
??????
RMStudio 環 · 圓系列與Sdipiti的跨界作品
??????
最近這幾年,滋淇策劃了一些頗具意趣的展覽,在參與者的選擇上她并不加以限制,玻璃藝術家、陶瓷藝術家、建筑設計師、雕塑家都曾經和她坐在桌前進行頭腦風暴。來自不同領域和背景的創作者,將不同風格和藝術形式融合,讓展覽不僅成為藝術領域的全新探索,輕松點說,更像是大家聚在一起做一件好玩兒的事。每個人都帶著自己有意思的想法,湊在一起互相又有可以串聯起來的節點,從而織就出一張網來。對于滋淇來說,腦子里“砰砰撞”的時刻是非常寶貴的。
從美國淘來的大包像畫兒一樣被裝裱了起來,每一處都展示著滋淇不同尋常的審美,毫無違和感地搭配出獨有的藝術氛圍。
2020年末,Ruddy Metal Studio 舉辦了名為飾宴 Experiment 的展覽,這是他們頗為大膽的一次嘗試,就像名字所表達的那樣,它像是一個實驗,以行為藝術開場,打破常規靜態展覽的形式,讓觀者沉浸式地融入展覽中,有趣的地方在于,展覽中部分的作品也可以食用。當參觀者欣賞作品、享用甜品、觀看行為表演時,也同時被別人注視著。策展的那段時間,滋淇每天跟大家在一起,手邊的電子設備電量飛速流逝,而她卻感到能量在一點點補充。就像她所說,藝術會讓她覺得特別有勁,當一個新的想法突然出現時,她就會覺得無比有希望、有力量。
滋淇與她的生活空間
滋淇最初被琺瑯吸引是因為它的色彩,使得首飾設計不再局限于銀、銅、金等單一的顏色,而是可以像一張白紙一樣,任由她在上面用各種顏色進行創作。為了更深入地學習和掌握琺瑯技藝,她曾經向清華的老師學習探討,也向師從日本老師的學生們請教,間接地學習了不同國家的琺瑯技藝。一開始,她購買了不同國家的材料進行對比、研究和實驗,以尋找最適合自己的創作方式,慢慢地便發現琺瑯技藝有著無窮的探索空間。每一次嘗試新的材質或技巧,都能帶來新的發現和驚喜。
滋淇與她的生活空間
這種探索欲不止體現在琺瑯工藝上,在滋淇的家中,你會看到她從世界各地淘回來的物件,那些老舊的、有痕跡的東西總是能吸引她的目光,還有些朋友們送的珍貴禮物,也是她對人擁有好奇心的呈現。
不同時期和地方收藏而來的琺瑯容器,艷麗的色彩與造型,擱置在任意角落都是特別的存在。
每個物件,她都能講述出一個有趣的故事來。綠邊柜上的大陶罐,是從新疆背回來的,她和古董店老板從兩萬的價格砍到八百塊;角落里擺放的兩幅畫是她和朋友分別以自己形象創作的;非洲元素的包包被她裱上畫框收藏,在798的工作室時就存在的老木板也被她搬回了家,樹樁中間鑲了一顆心臟,裝飾鏡框上坐著一個外星人……這些家具與裝飾帶著時光的斑駁印記,毫無違和感地存在于她的空間之中,表達著她對生活的熱愛,以及對藝術的理解與感知。
Q:面對當下的社會環境,你覺得藝術會給現代年輕人帶來哪些影響?
A:我覺得首先讓身心愉悅心理健康是有影響的,當人很焦慮和疲憊的時候,藝術是有一種治愈力的;其次,一些激進的藝術會有自我表達的意味;而藝術片中的臺詞或旁白,可能會與你當時的心情和情緒契合,那可能就不止是賞心悅目了,還會有“我被理解了”或“被人看到了”的感覺。
Q:在當下的社會環境下,您認為藝術對于現代人來講是一個什么樣的存在?
A:其實什么可能性我都想試試,只不過不知道哪天會有一個什么樣的機會。現在我又開設了另外一個小工作室,嘗試做品牌平面設計,我覺得跨界也是很有趣的一件事,我時常想要突破一下自己。
Q:你如何看待藝術和生活的關系?
A:其實日常我和先生也會探討這個話題,當我們基礎生活得到滿足和保障時,是需要一些精神層面的東西的,比如一個漂亮的杯子,它會讓你喝水的時候感到愉悅;再比如光線在房間里穿梭時,會有種寧靜美好的感受,藝術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之中時無處不在,當然,這也取決于每一個人的感知力。
策劃執行|Vivian
文字|諾威爾卡
攝影|張之洲
圖片提供|滋淇
新媒體設計|王愈哲
*本文原載于《時尚家居》雜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