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據外媒報道,當地時間5月13日晚,加拿大短篇小說作家、2013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艾麗絲·門羅(Alice Munro)在安大略省的療養院逝世,享年92歲。
從1968年發表第一部短篇小說集《快樂影子之舞》并獲得加拿大總督文學獎起,始終不停寫作的艾麗斯·門羅幾乎獲得了所有重要的文學獎項。
2012 年,在短篇小說集《親愛的生活》出版之后,門羅宣布封筆。2013年,她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授獎詞將她譽為:當代短篇小說大師。
阿特伍德和門羅是交往多年的好友,她曾評論說:門羅虛構世界里充斥著許多這樣的配角,他們藐視藝術作品、藝術技巧以及任何矯飾或賣弄。
與這種態度及其引發的自我懷疑形成對比的是,她故事中的主角必會為了獲得足夠的自由好讓一切可能發生而努力。
她筆下的人物極盡所能地與“精神荒蕪”戰斗,反抗著令人窒息的重負,他人逐漸逝去的希望,強制性的行為規則,以及所有形式的噤聲不語和精神壓抑。女性自我的迷失,對控制的甘于臣服,以及背后的深層痼疾,這些東西始終縈繞在門羅數十年的作品中,她不厭其煩地重復著,柔韌地在這塊被宏大主題擠到角落的方寸之地上耕耘著。
1931年出生的門羅跨越20世紀向我們走來,在小說世界的落日余暉里,為我們揭示了無數“你看,這就是生活”的頓悟時刻。
而我們也終于在她的書中安下心來,原來我不是特別無辜也不是特別邪惡,我只是像所有人一樣要去途經自己的命運……
漫游家,心隨自然
1
/8
無論發生什么都欣然接受。一切都是禮物。我們給予,我們接受。
—— 艾麗絲?門羅《親愛的生活》
2
/8
我們總會被原諒,或我們永遠無法原諒自己。但我們原諒了,我們每次都原諒了。—— 艾麗絲?門羅 《親愛的生活》
3
/8
地遠勞相寄,無來又隔年。生活總是那么的忙亂。為了得到什么并用掉它,我們總是白白耗費了我們的力量。其實又何必讓自己這么忙碌,卻無法去做我們應該去做與愿意做的那些事呢?
—— 艾麗絲?門羅《逃離》
4
/8
我觀察著自己,痛苦絲毫沒有減弱;我驚異地想著這個受苦的人是我,因為根本就不是我;我是在觀看。我在觀看,我在受苦。—— 艾麗絲?門羅 《女孩和女人們的生活》
5
/8
婚姻把你從自我中拽了出來,給了你一種真實的生活。
—— 艾麗絲?門羅《公開的秘密》
6
/8
酒醒了以后,沒準又在乎起來。是個教訓,這個故事。讓傻女人們看明白自己的教訓。你看,實在沒什么新鮮的,這樣的故事每天都有!”
—— 艾麗絲?門羅 《公開的秘密》
7
/8
生育改變了你。它給了你成長的代價,你的某些部分--舊的部分--可以完全被抹去或是被拋棄。工作和婚姻并不能做到這點--它們只是讓你裝做把那些事都忘記了。
—— 艾麗絲?門羅 《公開的秘密》
8
/8
接受一切,然后悲劇就消失了。或者至少,悲劇變得不那么沉重了,而你就在那里,在這個世界無拘無束地前進。
——艾麗絲·門羅 《沙礫》
文 / 艾麗斯·門羅
作家,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
我從未把寫作視作天賦,它靠努力才勝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