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暑假了,家長們都領著孩子們出去了么?
曾經,那幾個網紅城市也是大家必經之路,什么重慶西安長沙。更夸張的是,之前,馬云也要去長沙文和友,喝茶聽相聲,玩了一把復古。
那可真是風光無限。單日排號7萬桌,估值百億,堪稱“餐飲界的迪士尼”。
然而,如今的文和友,卻淪落到了蹭“甲亢哥”網紅流量才能刷存在感的尷尬境地。這背后,究竟隱藏著怎樣的故事?
更關鍵的是,文和友不僅淪落至此,還蹭得如此難看。
究竟是什么讓它把王炸開局打成爛尾樓的?
今年4月,一場風波在餐飲界掀起了巨浪。
3800萬粉絲的美國頂流網紅“甲亢哥”的直播間里,文和友聯合創始人翁某華強行搶鏡,怒懟重慶鹵鵝哥:“I'm boss!……我去重慶堵你!”
猶如一顆重磅炸彈,瞬間引爆全網怒火。緊接著的24小時,長沙文和友的大眾點評炸開了鍋。
那一條條帶著“火藥味”的評論,如潮水般洶涌而至。
“憤怒·0.5星!創始人都這副嘴臉,難怪服務員都鼻孔朝天!”……
差評激增2487條,客服電話也遭人身攻擊式的轟炸。
然而,這看似突如其來的一場差評潮,其實早有伏筆。
文和友,這個曾經在長沙風生水起的餐飲品牌,被流量沖昏了頭。
2020年,它帶著“長沙文和友”的文化,闖入廣東,豪擲2億打造了“復古廣州”,卻塞滿了長沙臭豆腐、豬油拌飯等長沙特色美食,強推“湘菜+復古”模式。
可人字拖的“老廣”們心里門兒清,這地方既不是地道的廣州,也算不上正宗的長沙,不過是東拼西湊的“四不像”。
他們指著廣州店的假騎樓冷笑:“真騎樓拆了建太古匯,現在又修個假城中村騙錢?”
而深圳店更是離譜,強行融合賽博朋克元素,金屬管道穿透斑駁水泥墻的設計,被大眾點評上超過500條吐槽為“科幻廢墟混搭貧民窟”。
再看菜單,更是讓人哭笑不得。深圳文和友的客單價150元,58元的濕炒牛河,讓網友自嘲:“這不如蹲路邊嗦粉?!?/strong>
而價格還一路水漲船高,比如長沙巷子里3元的豬油拌飯,在這兒漲到了5元;街頭15塊的臭豆腐,端上桌就成了28塊……
誰能想得到,高價并沒有換來高品質,反而讓人覺得物非所值。
更過分的是,文和友為了營造火爆的假象,竟然雇人排隊,這一操作被前員工曝光后,更是讓人大跌眼鏡。
線上一放號瞬間秒光兩萬桌,取號前100名到店還要等3小時,這分明是把消費者當猴耍嘛?
當創始人那句“I'm boss”在直播間引爆全場時,文和友最后一塊遮羞布終于被撕得粉碎。
高價低質的飯,生搬硬套的景,玩弄顧客的套路……最終讓文和友淪為了餐飲界的“流量小丑”。
而這一切還得從2010年的長沙坡子街說起。
文和友發家于湖南本土,創始人文賓吃百家飯長大。
23歲那年,他懷揣著5000元,支起了一個“炸串攤”,就此踏上了創業之路。
憑借著超前的“品牌意識”,文賓花一千元打造了招牌,還推出了差異化的“犀利排骨”。只用了三個月,他把營業額做到了30萬。
誰承想,短暫的迷茫,讓他與好友一拍即合,決定“干票大的”。
于是,在2011年到2016年期間,文賓先后創辦了油炸社、臭豆腐、龍蝦館等多個餐飲品牌。
還實現“一店一品”的運營模式,為“超級文和友”奠定了基礎。
然而,在2013年,文賓迎來了命運的轉折點。
這一年,他被邀請至《天天向上》等熱門節目,而雛形的“文和友”也成為明星圈里的打卡勝地。
到了2018年,文和友得到了新的發展機遇。
在得到唐人神集團投資后,文賓斥資1億元,打造了20000㎡、7層高的“老長沙博物館”——超級文和友。
這里老式開水房飄著煤煙,糖油粑粑攤架在公廁旁……數十萬件舊物凝固了80年代的風貌。
這一極致場景瞬間引爆流量,一天就有7萬桌人排隊,翻臺率直接沖到12次,完全碾壓海底撈,一年接待的人數更是超過了1000萬。
一時間,馬云擠在人群中喝茶,張藝興舉著龍蝦拍MV……就這樣,文和友被推上了神壇。
然而,就在文和友站在巔峰之時,命運卻開了一個玩笑。
更可笑的是,膨脹的野心讓文賓摔了個“四腳朝天”。2020年,他豪言“5年全球開20家”,卻忘了市井文化無法流水線復制。
廣深文和友開業后,人氣在短短一年甚至幾個月內,出現了大幅度下滑,就連周末也門可羅雀。
為了挽回局面,廣深文和友不斷調整方向,入駐的商戶變更不斷,甚至多次升級改造。
比如,廣州店的一樓被改造為“華文港”,還撤掉了荔銀腸粉、永利飯店等多個商戶;深圳店摒棄了海鮮,引入了長沙網紅湘菜笨蘿卜……
不管如何“大換血”,最終廣州店的閉店率超過了80%,而深圳店的空置率飆升至70%。
更致命的是,管理失控,高管貪了百萬裝修款,2022年南京分公司一夜裁掉了60%員工。
從街邊攤到百億估值用了10年,崩塌卻像按下加速鍵。
當創始人沉迷"百億帝國"幻夢時,親手拆掉地基的正是曾經的筑夢者。
流量就像一陣風,能吹起一時的“熱鬧”,但無法成為護城河,反而還會遭到反噬。
以前的文和友,將“場景+流量”這招用得爐火純青,搖身就成了網紅打卡勝地,復古的場景在社交平臺上火得一塌糊涂。
它巧妙地綁定城市IP,上綜藝比明星還耀眼,背靠湖南衛視這棵大樹,成了長沙的招牌。
更厲害的是,資本也紛紛來湊熱鬧,紅杉中國基金等爭著給錢,文和友想不火都難。
可就在流量的狂歡里,文和友迷失了方向。它想將自己包裝成“餐飲界的迪士尼”,卻沒看懂迪士尼最核心競爭力的地方,就是持續的內容創新與IP的生命力。
那餐飲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到底是什么呢?
當文和友還在那兒苦苦思索時,很多湘菜品牌已經大步地趕了上來。
費大廚的廚師們正揮著大勺,將“辣椒炒肉”這道湘菜單品做到了極致。
誰也沒想到,“辣椒炒肉”到處都有,但費大廚靠著現炒現做、專職大廚等一系列動作,成功把它變成了“湘菜頭牌”。
他們還構建了“單品+N”商業模式,在商業模式上實現了獨特創新。
截至2024年底,費大廚的“辣椒炒肉”銷售已突破2000萬份,直營店數量超過150家。
穿過深圳繁華的CBD,農耕記的門頭樸素得格格不入。
從店內裝潢到菜品,都在努力打造“土菜”形象。墻上掛滿了食材溯源地圖,標注著“常德桃源土雞”“衡陽茶油”“瀏陽豆豉”……
創始人堅守鄉土屬性,用“90%的湖南食材+湖南廚師”這一看似笨拙的方法,在那短短七年時間里,讓自營門店數量超過100家,覆蓋了北京、上海,廣東、中國香港、新加坡等地區。
這種固執的鄉土堅持,讓文和友強推的“臭豆腐配腸粉”成了笑談。當文化被生硬地粘貼成標簽,消費者只會用腳投票。
餐飲,是一場關于長期復購的馬拉松。
它靠的不是一時的宣傳噱頭,而是實實在在的產品。是好的食材品質,更是對顧客口味的精準把握。
資本是堆不出百年老店,流量是換不來真心的回頭客。
只有回歸初心,才能在餐飲的江湖中屹立不倒。
參考資料
觀察者網·上游新聞《甲亢哥長沙直播文和友“老板”頻頻搶鏡引爭議,旗下門店兩天收到數千條差評》
三聯生活周刊《萬人排隊的文和友,離餐飲界“迪士尼”還有多遠?》
品牌觀察官《空鋪、撤場、閉店率80%!曾一天排隊3000桌的“頂流”網紅涼了?》
錢江晚報《大門緊閉!真的關了!曾一天排隊近3000桌啊》
驚蟄研究所《創始人“硬控”甲亢哥,文和友急了?》
作者:心吾
編輯: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