蓉城的暑氣里,一場千人在線的直播點燃了無數家長的神經。鏡頭前的“孫老師”,這位自詡深諳教育門道的網紅,拋出了一個令人血脈賁張的“獨家福利”:只要報上他的大名,孩子就能直通北二外成都附中的“清北班”、“強基班”這類頂級班級。熒光棒在彈幕區炸開,“老師面子真大”的贊嘆此起彼伏,仿佛無形的指揮棒,引導著焦慮的父母們點開付費鏈接,為這份通往名校捷徑的“會員專屬特權”買單。那一刻,“清北班”這三個字,不再是夢想的彼岸,仿佛被明碼標價,成了直播間里觸手可及的商品。
然而,這精心編織的幻夢,碎得比想象中更快。當疑竇叢生的網友將這把火引向問政四川平臺,7月8日,武侯區教育局的回應如同一盆冰水,澆醒了所有被蠱惑的心:北二外成都附中斬釘截鐵地否認,從未與這位“孫老師”或任何關聯方就入學、分班有過絲毫承諾。所謂“報我名進好班”,從頭到尾就是一場徹頭徹尾的虛假宣傳,是赤裸裸的不實言論。陽光招生的原則不容玷污,為了捍衛校園的純凈秩序,學校憤然向簇錦派出所報案,公安機關的介入,宣告了這場精心策劃的鬧劇走向了法律的審判臺。(源自四川日報等媒體)
這絕非孤例。在當下這個教育焦慮被無限放大的時代,“孫老師”們精準地嗅到了縫隙里的血腥味。一份份調查報告冰冷地顯示,近七成的家長深陷教育焦慮的泥潭,學區房的天價、擇校的絞盡腦汁、升學的千軍萬馬過獨木橋,每一道坎都足以壓彎脊梁。而優質高中的“清北班”、“強基計劃”這些象征著頂尖教育資源的金字招牌,天然帶著致命的誘惑力。
名校的“強基計劃”強調著85%高考成績+15%校考的硬核標準,有的強調著競賽金銀牌也需全國排序的殘酷競爭時,這樣的優質高中,其清北班招生當然是優中選優,比拼學生的硬實力,但騙子們卻輕巧地畫出了一條“內部捷徑”,利用信息差編織特權幻覺。他們深知,對于望子成龍心切的父母,“內部通道”、“專屬福利”這樣的字眼,足以擊潰理智的堤防,心甘情愿地奉上錢包。評論里一句“暗箱操作?”,道出的正是騙子賴以生存的土壤——公眾對教育公平本能的疑慮與擔憂。
這場騙局更深層的毒害,在于它像硫酸一樣腐蝕著社會信任的基石。“老師”,這個本應代表傳道授業解惑、承載著社會最高敬意的稱謂,被某些網紅肆意挪用、濫用,成了招搖撞騙的幌子。評論區里“就這智商就是侮辱‘老師’這個詞”的憤慨,以及在校學生“啊?我們學校出事了?”的錯愕與擔憂,無不揭示著信任流失的裂痕。當教育的神圣殿堂被涂抹上金錢交易的污跡,當本應陽光透明的招生被描繪成可以“操作”的暗箱,傷害的遠不止是受騙家長的錢財,更是整個教育生態的公信力,是孩子們眼中對知識殿堂的敬畏。
直播間里喧囂的“面子”,終究敵不過現實中法律冰冷的“銬子”。公安機關的介入,清晰地劃出了底線:虛構“入學關系”并以此牟利,已涉嫌詐騙犯罪,金額達到標準即可追究刑事責任。這不是簡單的虛假宣傳,而是對法律紅線的公然踐踏。
這也暴露了網絡教育生態的監管短板。從偽造學生采訪牟利,到抄襲未成年人內容賣課,再到此次的虛構入學特權,某些“教育博主”的亂象亟待更嚴厲的整肅。平臺的責任,監管的利劍,必須更快、更準地落下,斬斷這些伸向教育凈土的貪婪之手。
北二外成都附中的報案,是一次勇敢的自我正名,更是對“孫老師”們最響亮的耳光。它昭告天下:清北夢,無價!它無法被任何網紅的名號“加持”,更不該被明碼標價。通往頂尖學府的路,唯有汗水澆灌、實力鋪就。教育公平,是容不得半點沙子的底線。
當報案的回執在打印機里緩緩吐出,我們更應警醒:在驅散“孫老師”們制造的迷霧之后,如何持續加固陽光招生的堤壩,如何修復被損傷的信任,如何引導家長在焦慮中保持清醒的判斷力——這,是比抓住一個騙子更深遠、更艱難的課題。畢竟,守護每一個孩子的夢想不被標價販賣,守護教育這片凈土不被污染,是我們共同的責任。蓉城的夏天依舊悶熱,但陽光,終將刺破所有陰霾。
(圖源網絡,侵聯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