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誠羅珠堪布這樣說:“我們正在做夢的時候,在夢里面所有的東西,對做夢的人來說非常真實,跟現實生活完全一樣的。如果我們把夢里面的這些情況、這些現象拉長,拉到八十年、九十年,那這就是人生,這就叫做人生。”
圖片源自網絡
言歸正傳,聊一聊“夢”……
神奇的夜游
“這一天晚上,我和往常一樣在臥室睡覺。睡著,睡著……等我醒來的時候,發現自己居然坐在客廳的沙發上!”
這種現象叫做“夢游”,又稱“睡行癥”,發生在非快速眼動期,也就是慢波睡眠的階段。兒童“夢游”可能更多一些,俄期兒童(4-6歲)“夢游”的占比在1-6%之間。其可能的原因包括:受到應激刺激、平時缺少關愛、神經發育遲緩、遺傳因素等。
從精神動力學角度分析,睡覺時“自我”休眠,被壓抑的“本我”通過“夜游”,釋放被壓抑的能量。一般來說,“夢游”的人會在自己熟悉的場合做一些熟悉的動作,比如走到客廳,打開電視,開燈、關燈等。被壓抑的能量釋放完畢,就自行返回臥室睡覺。
“夢游”會遺傳。曾有案例記載:一家人進入夢鄉。半夜里陸續“起床”,走進餐廳,有的開冰箱,有的端盤子,一起享用了一頓牛排大餐后,各自返回繼續睡覺。
遇到“夢游”的家人,可以輕輕地喚醒他——這是有效的“厭惡療法”。
千萬別嚇著了
醒來的時候,發現身體不能動了。這是什么鬼?
“鬼壓床”,也就是通常說的“夢魘”。如果在快速眼動期直接醒來,雖然意識已經清醒,但是肌肉仍處于低張力的“睡眠”狀態,于是產生一種身體不受控制的錯覺。
“夢魘”往往會嚇著自己,“今天怎么這么不順?”其實,更多的是因為生活中的壓力有點大。研究表明,40-50%的人經歷過“夢魘”。對此不必太過緊張,也不用大師“開光解厄”。
如果說“夢魘”會嚇著自己,那么“夜驚”就容易嚇到別人。怪聲咕叫,面目猙獰……醒來以后卻什么都不知道,真是氣死“寶寶”了!這種現象在小朋友身上比較多見,可能是大腦的覺醒機制尚未發育健全。
最可怕的,應該就數“噩夢”了。在刺激最強烈的時刻驚醒,直接從床上跳了起來。現實的創傷在睡夢中,強迫性重復,巨大的能量沖破了防御機制的阻隔,直接從潛意識中涌入了意識層面。比如,車禍以后經常夢到……那種真實很難獨自面對,也許心理醫生可以幫上忙。
周公不解夢
《中庸》里面說:“國家將興,必有禎祥;國家將亡,必有妖孽。見乎著龜,動乎四體。禍福將至,善必先知之;不善必先知之。故至誠如神。”
算卦準不準,就看誠不誠——“至誠如神”。
什么叫做“誠”?誠,是言成。說了不是去做,做了未必做成。心誠則靈,大有深意。
傳說有本書叫做《周公解夢》,做夢了,是吉是兇,查一下一目了然。也許周公會解夢,但是查字典不叫解夢。
夢到考試答不出,往往成績會很好;因為怕考砸,復習得更認真了。那么,夢到答得好是不是就落榜呢?其實也未必,因為考生會覺得“考神附體”,特別有信心。
夢到的一切都在夢中,現實生活怎么過,取決于自己。
科學家來解夢
做了一個夢。什么意思?可以嘗試著分析分析……
比如,家里來客人了。是不是小時候家里經常來客人呢?還是說小時候冷冷清清,從來沒有客人?
夢到客人來了,自己的感受是怎樣的?是很期待?還是覺得很煩人?
客人來了,作為主人,在哪里招待客人呢?是客廳?還是臥室?
客人進了臥室,是同性?還是異性?臥室里有沒有床?一起做了什么事?抽煙?吐痰?這樣的“壞事”,反而說明非常期待和“客人”發生更緊密的連接。
屋子里有沒有窗?如果有窗,是想把“客人”從窗子扔出去?還是想把客人抽的煙蒂扔出去?
有沒有歪斜的東西?那些東西也許是“邪惡”的。
爬樓,在最高的地方一覽無余,有一種無比的快感。
飛翔,也許是輕盈地釋放自己,也可能是尋找安慰——“我能飛,我比你們強……”
老鼠?“除了爸爸,我還有五個哥哥。”“你家確實好多‘老鼠’……”
懸崖邊,對客體關系的失控感;剎車不靈,難以控制的感覺。
墜落,也許是希望遠離某段關系,也可能是因為集體潛意識。
水,仿佛回到母胎,被羊水環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