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阿勒泰》劇集最近大火,我沒看過劇,但讀過李娟的書,書里給我留下的印象,核心的主題是孤獨。劇集里拍的主要是在草原上,但我在李娟的書里看到的更多是戈壁,以及戈壁上無從逃避的孤獨,在這種孤獨里,我卻進一步讀出人的自主性,讀出人的自由。
不要誤會,我這所說的自由不是那種被浪漫化的,在大草原上無拘無束、自由自在,相反,我所說的自由是在一種極端艱苦、孤獨的環境里,人必須拼盡全力活下去,反倒人的主體性獲得的一種極為頑強的呈現。
所謂的自由,根本上來說在于人是否能夠自主地選擇;在戈壁那種艱苦環境下,在茫茫無人的孤獨處境中,看似無從選擇,實際上你仍然有得選擇,你可以選擇自暴自棄,也可以選擇頑強。你選擇了頑強,也就直接地觸摸到最強韌的生命質感,享有的是一種最為本真的自由。這種自由并不會讓生活不再艱難,但你卻會在艱難中被喚起激情,某種意義上,正是這種艱難才孕育那種自由。
在東部地區,我們不大容易獲得那樣的一種生命質感。原因在于東部地區有著強大的社會系統,我們是在系統中生活的,也在系統中獲得保障。我們在系統中看似可選擇的空間很多,但是那種最為根本的、在孤獨的處境中必須由自己直面生與死的選擇,實際上被系統遮蔽掉了。
我們在系統中享受著自由,但這種自由是有代價的,就是它可能顯得不夠厚重,激情不足。于是,戈壁上的孤獨所激發出的特定意義上的自由,才會深深地打動我們。
圖 | 《我的阿勒泰》劇照
當然,戈壁上的自由也是有代價的,就是它伴生于無從逃避的艱苦和孤獨,但是觸摸過這種生命質感后,你是很難愿意舍棄它的。
我有一位出身戈壁的朋友給我講,西北的特征是,沉默而又熱烈。作為出身東北的人,平生所見都是天地的豐盈,大花襖的熱鬧,我最初很難理解如何可能“沉默而又熱烈”,在我看來這是兩種矛盾的、無法兼容的屬性。
直到我去了西北,逐漸地開始感受戈壁,才意識到,這種孤獨中的自由,本質上就是一種沉默的熱烈。
出身戈壁的老大哥于星,看過我的這段文字,又給我另一精彩的視角:“戈壁的寂靜像是天然的,而孤獨是我們人想象感受的。作為戈壁灘的人,我體驗到的是她很生動。有狼,野兔,黃羊,無數的昆蟲,還有奇妙的風吹紅柳的哨音,夜晚,你若去看戈壁的星空,你會驚嘆身處另一個星球?!?/p>
「民族」#僅限20席
考察時間:6.12-6.18(墨脫站)
主理學者:孟慶延×李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